石瓊等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308nm準分子激光與308nm準分子光治療白癜風的臨床療效差異,評估其安全性。方法:選擇尋常型白癜風、左右皮損對稱的患者,對稱的左右兩側皮損隨機分組,一側皮損給予 308nm準分子激光治療,另外一側給予308nm準分子光治療,1次/隔日,連續照射20次。結果:入組112例患者,完成98例,脫落14例,每組接受治療白斑共384片。308nm準分子激光治療總有效率為97.14%,顯效率為45.83%,308nm準分子光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顯效率為47.40%。復色率無顯著性差異(χ2=0.960,P>0.05)。308nm準分子激光治療后87.8%的患者出現了一過性紅斑,8.2%的患者發生局部水皰和疼痛;308nm準分子光治療后90.8%的患者出現了一過性紅斑,9.2%的患者發生局部水皰和疼痛,一般均可耐受。結論:308nm準分子激光與308nm準分子光在治療白癜風的療效及安全性方面并無顯著性差異。
[關鍵詞]白癜風;治療;308nm準分子激光;308nm準分子光
[中圖分類號]R758.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8-1355-03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色素脫失性疾病,發病率為1%~2%。其發病率與患者年齡、性別均無顯著相關[1],其發病可導致患者巨大的精神負擔及生活質量的下降。到目前為止,白癜風的確切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現行的治療方法中光療法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自2002年以來,308nm準分子激光及308nm準分子光等光療設備以其高效、安全及可選擇性作用于病變皮損,降低皮損區紫外線的累積量等特點,成為白癜風光療的最佳選擇。
308nm準分子激光及308nm準分子光屬不同性質的光物質,目前缺乏對這兩種治療方法療效直接對比的臨床試驗。因此,我們進行了這項旨在對比308nm準分子激光和308nm準分子光治療白癜風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的隨機自身對照試驗。
1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2011年6月~12月本科門診112例尋常型白癜風患者,診斷標準均符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2010年版白癜風診斷標準[2]。選取沿身體中線呈對稱分布,病程超過3個月,面積小于10cm2皮損進行治療。排除標準為皮膚光過敏,皮膚腫瘤,紫外線照射禁忌癥,嚴重的系統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納入試驗的患者治療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選取每例患者軀體上對稱的一組皮損進行治療。由隨機數字表決定308nm準分子光的治療側,對側即由308nm準分子激光進行治療。1次/隔日,共計治療20次。
初始計量為200mJ(女性及小于16歲男性為150mJ),此后治療的劑量為:第1次~第10次為每次追加劑量20%,第11次至第20次為每次追加劑量10%,如果有紅斑或水皰發生,治療暫時中止1~2次,直到紅斑水皰消失。治療過程中,遮蓋皮損周圍的皮膚,防止其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治療對象如果前期接受過其它方法的治療,需要在本次治療前接受藥物洗脫,中醫中藥及補骨脂治療的洗脫期為4周,免疫調節治療的洗脫期為8周。
1.2.2 光源:準分子激光光療儀器為美國PhotoMedex公司生產的Xtrac(巔峰)準分子激光系統,方形光斑面積為2cm×2cm,脈沖重復頻率可達200Hz,脈寬30ns,單脈沖能量為(2~3mJ)/cm2。準分子光儀器為日本牛尾公司生產的希蘭UV308準分子紫外光。最大照射范圍為120cm2,平均能量密度為50 mW/cm2。
1.2.3 療效評價方法:記錄所有患者的治療方案和治療后的反應,在治療前及治療過程中每月一次對患者進行臨床查體并留取影像資料。判定標準如下:由兩名不參與治療并對實驗設計實行盲法的專科醫生,通過對影像資料進行評估來完成復色的評分。判定標準如下:療效按照色素恢復百分比分5級 :0級為0%,l級為 l%~25%,2級為 26%~50%,3級為5l%~75%,4級為76%~100%。顯效為4級,有效為2級 +3級,好轉為 1級,無效為0級。顯效率 =顯效例數/總例數 ×100%,總有效率=(有效例數 +顯效例數)/總例數 ×100%。
1.2.4 統計學方法:采用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資料:實驗入組112例尋常型白癜風患者,98例患者(男56例,女42例)完成了實驗,14例脫落,就診年齡2到39歲(平均22.2歲),病程4月至240月(平均41.6月)。所有的患者均為III 型Fitzpatrick皮膚類型, 56名患者處在疾病的穩定期,其余患者處在疾病的進展期,77名患者之前接受過治療,包括傳統的光療、口服中藥和外用糖皮質激素等,療效均不滿意。在所有得到治療的皮損中,有27對皮損位于治療較為困難的區域(肢端),35對皮損位于面部,屬治療較為容易的區域,即可能自然復色的區域。
色素恢復隨療程延而增加。治療5次后,準分子激光治療總有效率為19.01%,顯效率為4.17%;準分子光治療總有效率為16.67%,顯效率為3.65%。治療10次后,準分子激光治療總有效率為65.10%,顯效率為25.00%;準分子光治療總有效率為66.67%,顯效率為23.18%。治療15次后,準分子激光治療總有效率為94.53%,顯效率為33.33%;準分子光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顯效率為31.25%。治療20次后,準分子激光治療總有效率為97.14%,顯效率為45.83%;準分子光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顯效率為47.40%。
2.3不良反應:98例白癜風患者經308nm準分子激光光照射后,87.8%的患者出現了一過性紅斑,32.5%的患者出現局部瘙癢,12.2%的患者出現局部灼痛,8.2%的患者發生局部水皰,13.3%的患者出現脫屑,一般均可耐受。經308nm準分子光照射后,90.8%的患者出現了一過性紅斑,42.9%的患者出現局部瘙癢,19.4%的患者出現局部灼痛,9.2%的患者發生局部水皰,12.8%的患者出現脫屑,一般均可耐受。
3討論
近年來,白癜風發病機制中的自身免疫學說越來越受到重視,有研究表明,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在白癜風的發病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08nm準分子激光和308nm準分子光等在炎癥性皮膚病的治療作用的主要機制是促進T淋巴細胞的凋亡。Novak等人[3]發現與NB-UVB相比,激光可以使局部皮損中浸潤的T淋巴細胞發生更為顯著的凋亡。Bianchi 等人[4]用免疫組化的方法研究發現,在銀屑病增生活躍的皮損區經過308nm準分子光治療之后皮損區發生明顯的T淋巴細胞的凋亡,凋亡相關細胞因子表達的變化,細胞增殖水平的下降及臨床癥狀的緩解。此外,308nm準分子激光和308nm準分子光可以通過刺激黑素細胞的增殖和黑素細胞從毛囊向表皮的遷移[5]及降低表皮中H2O2 的水平[6],加速皮損的復色。
Leone等人[9]發現接受308nm準分子光的治療3個月后,有89%的患者出現大于50%的復色率,這個結果與我們實驗結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Casacci等人[10]在對308nm 單波長光及NB-UVB對白癜風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的中發現,在接受308nm 單波長光治療的患者中,有62.5%的患者復色率大于50%。
2010年,Le Duff等人[11]對308nm準分子激光及308nm準分子光在白癜風的治療中的療效進行了對比。他們發現這兩種治療在15%的患者中達到50%以上的復色率。其實驗結果顯示,兩種治療方法取得的復色率沒有顯著差別。該實驗中較低的復色率可能是由研究樣本較小,治療時間較短,在相對難以治療的部位皮損所占的比例較大,以及患者前期進行過別的方法的治療并失敗等因素導致。
本實驗結果顯示,在接受激光治療的皮損中有79%達到至少50%的膚色率,45.83%的皮損達到至少75%的膚色率;接受準分子光的皮損中有87.5 %的皮損達到了至少50%的膚色率,47.4%的皮損達到至少75%的膚色率。在治療20次后,準分子激光和準分子光的治療總有效率和顯效率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該結果強烈的提示308nm準分子激光和308nm準分子光在治療白癜風方面表現出較為一致的治療效果,靶向光療的治療方法展現出其在治療白癜風中的優勢。即:復色較快,較少的治療次數就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等。
在臨床實際應用中,308nm準分子光在白癜風的治療中體現出一定的優勢,如照射面積更大,療程相對縮短,治療費用較低等,這些優勢將使其在臨床應用中更為廣泛的推廣開來。
[參考文獻]
[1]Ta?eb A, Picardo M; VETF Members. The de?nition and assessment of vitiligo: a consensus report of the Vitiligo European Task Force[J].Pigment Cell Res,2007,20:27-35.
[2]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 黃褐斑和白癜風的診療標準(2010年版)[J]. 中華皮膚科雜志,2010,43(6):373-373.
[3]Novák Z,Bónis B,Baltás E,et al.Xenon chloride ultraviolet B laser is more effective in treating psoriasis and in inducing T cell apoptosis than narrow band ultraviolet B[J].J Photochem Photobiol B,2002,67: 32-38.
[4]Bianchi B,Campolmi P,Mavilia L,et al. Monochromatic excimer light (308 nm): 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cutaneous T cells and apoptosis-related molecules in psoriasis[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3,17:408-413.
[5]Cui J,Shen LY, Wang GC. Role of hair follicles in the repigmentation of vitiligo[J].J Invest Dermatol,1991,97:410-416.
[6]Schallreuter KU, Moore J, Wood JM, et al. In vivo and in vitro evidence for hydrogen peroxide (H2O2) accumulation in the epidermis of patients with vitiligo and its successful removal by a UVB-activated pseudocatalase[J]. J Investig Dermatol Symp Proc, 1999, 4:91-96.
[7]Baltás E,Csoma Z,Ignácz F,et al.Treatment of vitiligo with the 308nm xenon chloride excimer laser[J]. Arch Dermatol, 2002, 138:1619-1620.
[8]Taneja A, Trehan M, Taylor CR. 308nm excimer laser for the treatment of localized vitiligo[J]. Int J Dermatol,2003,42:658-662.
[9]Leone G, Iacovelli P, Paro Vidolin A, et al. Monochromatic excimer light 308 nm in the treatment of vitiligo: a pilot study[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3,17:531-537.
[10]Casacci M, Thomas P, Paci?co A,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308nm monochromatic excimer light and narrowband UVB phototherapy (311-313 nm) in the treatment of vitiligo - a multicentre controlled study[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7,21:956-963.
[11]Le Duff F, Fontas E, Giacchero D, et al. 308nm excimer lamp vs. 308nm excimer laser for treating vitiligo: a randomized study[J]. Br J Dermatol,2010, 163:188-192.
[收稿日期]2012-05-16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