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征地應與國有土地收益平等
中國能不能實現小康,關鍵要看農村農民能不能實現小康,所以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是一篇大文章。嚴格建立工業性和經營性建設用地,逐步縮小征地的范圍,完善征地補償機制,對依法征收農村集體土地的要按照土地同地同價原則,及時足額地給農村集體組織和農民合理補償。同時要解決征地的農民就業、住房和社會保障,逐步建立城鄉一體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與國有土地享有平等的收益。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 高尚全
給小微農業企業更好待遇
現在農民致富過程中辦家庭菜園、家庭果園、家庭養殖場的很多,這些都是小微企業,直接為市場的,就是小微的農業企業,應該給他更好的待遇,就是享受到小微企業的貸款,這個問題要解決。我們在別的地方考察,一個小農如果有三萬塊錢貸款,一個家庭養殖場就辦起來了,他就致富了,所以這就是增加地方的活力,也是地方財政有可靠基礎的需要。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厲以寧
要建立蔬菜國家、地方兩級收儲制度
要積極發揮市場的調控作用,要建立蔬菜國家、地方兩級收儲制度。在價格偏低情況下,為了保護菜農的利益,國家可以儲備一些。當價格暴漲的時候,國家又可以投放一些來抑制菜價。這種辦法在生豬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我們希望政府在這方面出臺一些措施。目前,一些地方也開始實施蔬菜收儲制度,但國家級的收儲制度還沒有建立,這導致調控力度的偏弱。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 戴中久
保持糧食供求基本平衡將面臨較大的壓力
今后5年至10年,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關鍵時期。人口增長、經濟高速發展和城市化率不斷提高,將進一步促進糧油食品消費總量增長,消費結構升級,特別是動物性蛋白、植物油等消費增加。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耕地仍將繼續減少,我國糧油食品供給還面臨水資源不足、農業勞動力素質下降、科技貢獻率不高、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制約因素,我國保持糧食供求基本平衡將面臨較大的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程國強
減少了流通環節未必能降低零售價格
流通連接生產和消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來說,市場經濟越是發達,流通環節越有效率,增值也越大。在美國,1美元的食物支出中,流通費用占了81%,而初級農產品僅占19%(其中還包括12%的農業生產投入)。流通環節的存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即使取消了一些流通環節或者經銷商(形式),流通環節的功能和作用(本質)也不能被消除。在正常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流通環節的存在具有必然性,或者說流通環節具有市場效率,經銷商做了更加專業和有效的市場活動;把這些活動交給生產者(農民)或者消費者(居民)都會降低效率和福利,盡管農場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會縮小。正是因為農民和居民都不善于做這些流通環節的市場活動,這樣才有了流通中介存在的機會和價值。
發育良好的市場流通體系也會產生價格波動,也不是政府干預了就可以穩定農產品價格,簡單地減少中間環節是盲目的,甚至是錯誤的。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于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