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鵬飛
從她手中接過攝影包,就能感受到一個攝影同行,一個同齡人,一個女孩兒身上的壓力。20多斤重的攝影器材,她需要獨自背在肩上,坐著出租車穿越這座海濱城市最美麗的風景,去捕捉屬于別人的幸福瞬間,同時也構筑自己的價值幾何。
“你要知道什么是美的,才能做出美的東西。”說這話的人,就是攝影師張賽。
年輕為什么不經歷
要采訪張賽,時間只能被安排在平時的工作日,因為今年的夏和秋,張賽已經沒有任何空閑的周末。她的時間全被客戶搶走了。
“現在的我每周只接兩單婚紗寫真,每個周末還有兩場婚禮的跟拍。”張賽說,其他的時間她都在工作室里忙著修照片。
雖然在采訪前,與張賽素未謀面,但她的“火”,我是深有感觸。“她片子你看過嗎?”“很喜歡那種風格的照片。”“但她的檔期很滿,估計排不上了。”身邊的80后、90后的“適婚人群”里,許多人都曾向我提起過張賽。
打開張賽在社交網站“人人網”上的頁面,2400位好友,超過8.5萬次的訪問量,讓她的人氣可以略見一斑。許多年輕人在網上討論著張賽的照片,“分享”著她的作品相冊。
看過她的作品之后,再與張賽面對面坐下交談,依舊覺得這個攝影師平凡無奇。她和我用一款相機,同樣的幾只鏡頭,就連那只笨重的攝影包都是一樣的。
但不同的是,過去的三年,張賽從學校畢業就一直在自己給自己打工。“從學校出來,我一年內換了四份工作,直到拿起相機做攝影。”張賽說,上大學時,她玩滑板,在樂隊任鍵盤手,攝影也只不過是一個愛好,直到對攝影的熱愛漸漸升溫,她開始考慮將這個愛好發展成職業。因為張賽說,“年輕為什么不經歷”。
張賽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某個購物中心的奢侈品牌做銷售,每天的“內訓”和企業文化讓她非常不自在。“天天唱《感恩的心》,要我去刻意地奉承客戶,說很多言不由衷的話,這不是我的性格。”張賽說她反對各種形式化的東西。
“那時數碼相機還是挺貴的,攝影研究班也太貴,上不起。”倔強的張賽決定,等錢賺夠了,能買臺數碼相機,她就辭職。“不向家里要錢。”她說。
工作就是要讓自己開心
其實在我看來,張賽的照片與其他優秀的攝影師的照片別無二致,只是從張賽的片子中能感覺到她總是從幾個角度認真地跟隨著幸福的新人,如影隨形。
那些對于細節的表現,恰恰構成了圖片的靈魂——情感。無論是青春還是性感,羞澀還是奔放,歡笑還是哭泣,張賽都透過鏡頭用自己的視角用心記錄下來。
有段時間,沒有工作的張賽失去了方向。父母也反對她做攝影,覺得一個女孩子干這活太累。“我回家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哭,覺得我恐怕就要這么放下攝影了。”她說。
直到2009年國慶節,張賽嘗試給自己的朋友拍寫真,或許是天賦使然,她拍出的照片讓自己和朋友都覺得不錯。“第二年我就開始找專業的模特來拍,那是第一次拍人像。”很快,張賽也發現了自己在人像攝影方面的天賦,開始大張旗鼓地做起人像、婚紗攝影。沒有影棚,她就向朋友借場地。
“三年來,大多數時間都是我一個人在奮斗。”張賽說,她自己一個人接單,拍攝,修圖,出片,除了化妝其他一切都是她一個人背著大包獨自完成。“不是不想找個助理,但是我追求的風格,我怕換一個人來做,做不好。”
“我給別人拍的風格,都是我自己喜歡的”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個追求完美的張賽,使她不用刻意地去拓展市場,不用做任何廣告宣傳,僅口碑營銷就能源源不斷地招來客戶。
“工作不就是要讓自己開心嘛!”張賽說。
“對我來說,攝影是一輩子的事。”張賽的父母也看到了女兒的忍耐與執著,不再阻止她從事攝影,全新的工作室現在在父母的幫助下正在裝修,不久即將開業。“每個月我都回家給我媽‘發工資,這也是令我很開心的事。”張賽說,她從沒有想過自己會有一天放棄這個事業。因為她始終堅信,想要能做出美的東西,就得知道什么是美的。攝影就是一種認識美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