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課堂教學呈現出了嶄新的面貌. 鄞州區開展了以中央教科所為領導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高效課堂”以導學案為載體,以自主學習為目標,以小組合作為方式,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模式,徹底改變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理論完善,理念先進,但我們面對的是小學生,而且小學數學又有其特殊性,因此我們想到了用“題組”方式來編寫導學案,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均圍繞“題組”展開. 我校數學教研組開展了《小學高年級數與代數題組導學的實踐研究》的課題研究. 以題組為導向的題組導學將是對“高效課堂”理念下的導學案及教學模式的一種有效補充.
一、題組導學案的設計
數學教師對習題的設計都非常熟悉,以前的習題設計主要在新知鞏固這一環節,講究練習設計要有層次性. 但題組導學案中的題組設計卻不一樣,主要有兩個題組設計:導學題組和檢測題組. 在導學題組設計中,既要對舊知有復習鞏固的作用,又要聯系新知識,便于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在新知識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既要有教學的重點體現,又要體現難點,便于留給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既要體現一般性,又要考慮不同的差異性,讓不同的學生獲得不同的知識. 檢測題組是對新學知識的一種鞏固與評價,梯度不易太大,否則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檢測題組要促使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方法進行比較達成數學學習的“內化”,要幫助學生繼續形成數學知識的序列,進行數學學習的再建構.
二、題組導學模式的應用
題組導學是一種以“題組”為導向,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引導相結合,達到一節課知、能、情方面教學要求的教學方法. 題組導學模式是一種以題組作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材料,以小組合作交流作為主要學習方式,教師根據學生需要適時引導的實踐性課堂教學模式. 我們探索設計了題組導學教學模式的一般流程:題組自學→合作交流→疑難引導→題組檢測. 以小學四年級“減法的簡便計算”為例,課堂教學過程如下.
(一)題組自學
片段一 出示自學題組:許老師買了一本書,一共234頁,第一天老師看了66頁,第二天又看了34頁,你知道這本書還剩多少頁沒看?
學生獨立完成以下三個問題:
1. 讀題后想想應該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能列出幾種不同的算式?(用遞等式計算)
2. 比較上面的算式,我發現了:_________
3. 我能用字母來表示我的發現:_________
(二)合作交流
片段二 8分鐘后,4人小組開始交流,組長負責統籌安排.
1. 交流算式,并各自說說每題的意思.
2. 說說你最喜歡哪種算式,為什么.
3. 說說你的發現.
4. 說說如何用字母來表示你的發現.
(三)疑難引導
片段三 10分鐘后,匯報展示交流. 教師在疑難點處有效介入點撥.
1. 小組展示三種算式.
生:234 - 34 - 66 234 - (66 + 34)234 - 66 - 34
= 200 - 66= 234 - 100 = 168 - 34
= 134(頁)= 134(頁) = 134(頁)
2. 算式選擇,說理由.
生1:喜歡第一種算式,因為234 - 34答案是整百數,200再去減66比較簡便.
生2:喜歡第二種算式,因為66 + 34湊成整數,這樣計算比較簡便.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至于哪一種方法更簡便,要看具體的數據特點,不能一概而論.
3. 數組比較,說發現.
生:a - b - c = a - (b + c),a - b - c = a - c - b.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寫成這個數減去后兩個數的和.
(四)題組檢測
片段四 出示檢測題組.
① 運用所學的規律來填空:
436 - 236 - 150 = 436 - (+)
480 - (268 + 132) = 480○268○132
-(217 + 443) = 895 - -
1000 - 158 - = 1000○(+ 441)
② 判斷:
901 - 109 - 91 = 901 - (109 + 91) ()
586 - 78 - 186 = 586 - 186 - 78 ()
638 - (438 + 57) = 638 - 438 + 57 ()
3456 - (481 + 519) = 3456 - 481 - 519 ()
三、題組導學實施體會
我校實施題組導學教學模式已近半學期. 我們欣喜地看到數學教學課堂上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孩子們在課堂上心情愉悅,思考時聚精會神,展示時神采飛揚. 每個孩子都是課堂的主角,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展示的空間,每個孩子都真正融入到學習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同時,這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題組設計僅僅是我們開展數學教學的一個載體,過分地依賴題組會把學習內容練習化,我們需要更多地提供感性學習材料,提供小學生在題組學習中的情景創設,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需要對學生自主評價的可持續激勵性. 雖然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去實踐,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一定會探索出高效課堂新途徑,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平臺上有興趣地學習,有策略地學習,有信心地學習,有成就感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