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數學教育的普及與傳播提供了發展的土壤,也對數學教育的內容及教學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數學教育的教與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提供了新的機會. 一、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教師轉變教學理念
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是以講授為主. 目前,社會正處于信息爆炸的時代,新舊知識更替速度加快,教師要想不落伍,緊跟時代發展,就應該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轉變教育方式與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多媒體的教學環境中,教師可以通過提供學習資料,組織學生親自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有助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使學生實現從“聽數學”到“做數學”的轉變,比如,利用幾何畫板,幫助學生在動態中去觀察、探索和發現對象之間的數量變化與結構關系. 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新的學習方式需要學生充分利用資料進行學習,學會在數字化情境中進行學習,利用信息加工工具. 這種學習方式,是充分建立在學生自主基礎之上的,是學生探索與合作精神的結果,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在方式與方法上進行積累.
(三)有助于學生拓展思維空間
傳統教學中,教師占用了課堂大量時間,學生沒有更多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提高了課堂信息傳遞的速度,增大了課堂的信息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并且減少了教師在教學環節上時間的浪費,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與練習的時間,增加了學生的參與度.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材料,增強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去思考問題,主動探索,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四)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研究表明,興趣對于一個人的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了興趣,才樂于接觸某一事物,才具有自發參與某項活動的傾向,這對于進行自主學習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它可以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解說、鮮艷的圖片、動感的影像資料等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可以有效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興奮起來,從而產生主動研究的愿望,對課程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存在的問題
(一)過度依靠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主要依靠多媒體課件進行的活動. 多媒體課件是集聲音、文字、圖片、視頻等為一體,它的引入極大地改變了數學教學的傳統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率. 然而在教學過程中,過度的依賴多媒體教學,容易忽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在課堂教學中更多地使用多媒體,容易把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課件的畫面上,反而忽視了教學內容,起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應該要把握好度,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教學作用.
(二)多媒體課件制作實用性差
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更多的考慮課件的精美,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課件的內容會有大量的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影像資料,看起來課件做的確實很美觀,但是卻一點都不實用,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因此,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所添加的內容要盡可能貼近教學的實際內容,選擇簡潔的畫面,進行優秀的講解,根據教學的特點,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點針對不同的教學思路,靈活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表現自己的教學風格.
(三)沒能做到“以人為本”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和使用電腦的水平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就算具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每名學生也存在著掌握程度的差異. 這些差異,給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整合帶來一定的困難. 面對學生的差異,教師必須要具有“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為出發點,充分尊重每名學生,鼓勵和幫助他們主動學習,使每名學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與擴展.
三、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的對策
(一)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
數學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思考、描述、理解,目的是發現現實世界中所蘊藏的一些數與形的規律,為社會的進步與人類的發展服務. 為使學生具有更廣闊的數學基礎知識,應該與教學內容之間進行有效的整合,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目前,學生使用的數學教材雖然已經經過了多次修訂,但是其中還是有些內容明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不能滿足學生的認知習慣. 因此,作為教師,雖然我們不能憑借自己的力量去改變教材中存在的問題,但卻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更好的辦法去彌補其不足. 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貼近生活和現代技術.
(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處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種能力. 基于網絡的中學數學課程教學,所選擇的直接學習素材可以是數學問題,而且這些學習素材都附帶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學生通過網絡收集、提取有關素材,對相關素材進行分析、研究和比對,通過實驗、觀察、類比、聯想、交流和討論,最后歸納、綜合,實現意義建構. 教師的角色和行為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教師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而是教學活動中的導航者、設計者和幫助者. 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是知識的探索者. 自主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法.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組織、學會協作、學會思考和交流.
(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的同時,要與傳統的教學活動進行整合. 使用信息技術,并不是要否定傳統媒體,而是要與傳統的教學媒體進行有機結合,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優化教學結構,通過信息技術讓學生愿意學習,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 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其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和信息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