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慧敏
情感教學是指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通過激發、調動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從而促進教學活動積極健康的發展的過程. 情感作為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學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催化劑和助推劑,在學生學習生活中是不容忽視的.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合理滲透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情感教學的核心,便是控制學生教學活動中的情緒,使之處于最佳狀態. 因此,這就要求數學教師根據教材的特點,善于發現、挖掘教材中一切可利用的因素,滲透和體現情感教學,有意識地以積極的情感去教育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得到肯定的反映,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下面結合我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的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
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其主體地位,必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即學生對于自己學習主體地位、主體能力、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 而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促進師生雙方互動,分享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能真正把教師轉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為真正學習的主人. 而要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就必須用情感為教學開道. 教師的愛應是多方位的,既要有生活上關懷學生的冷暖、喜惡之愛,也要有學習上了解學習情況、填補知識缺陷、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的愛,要多鼓勵,不要輕易否定,要恰當指引,要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 只有這樣做,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老師既是他的良師,更是他的益友.
二、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挑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語言必須做到風趣、幽默,是指教學語言的表達應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促進學生智力的開發,起到調節課堂氣氛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第六章“平面圖形的認識”時,針對學生理解直線是無限長的這個難點,我在設計時除了應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外,還進行了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這條直線可調皮了,它的兩邊延長至屏幕邊,還不停下來呢,左邊穿過黑板,穿過教室的門,穿過圍墻,穿過馬路,穿過……右邊也穿過黑板,穿過窗戶,穿過……”隨著悠揚的音樂,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使得理解直線是無限長的這一難點迎刃而解. 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注重錘煉自己的語言,教師若能巧妙地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那將會有助于學生去理解,去接受新知識,也能使得課堂的氣氛更加融洽,無形之中拉近了自己與數學的情感.
三、問題情境的精心創設,誘發學生的情感需要
學生學習情感的激發是促進學生主動、積極、有效學習的重要方面,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 ”
例如:在汽車站和火車站入口處,我們常常會在墻上看到1.1米、1.4米處各標上一條紅線,在同學們進站時,只要走到這里,就要腳跟靠墻站立,看看身高有沒有超過免票線,或者半票線,這樣才可以決定這個孩子是否需要購買全票.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問題解決的依據和方法是什么,從而引入線段大小比較的學習. 這一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引入新課,學生會倍感親切,覺得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打開思維的閘門,發掘創造的源泉.
四、數學教材的靈活處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在教學探究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質疑解疑,把學習中的一些疑難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這一過程也就是使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的過程. 我們可從數學學科的應用廣泛性入手,把枯燥無味的數字、符號、公式、法則、圖形與現實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使學生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既是編劇,又是導演和演員,因此,要使表演扣人心弦,耐人尋味,就必須做到對教材的總體設計要科學合理,對每節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流程要精心選擇和策劃. 靈活處理教材,用情感感染學生,是情感教學的關鍵.
例如:在學習“圓”的相關知識時,可采用實驗觀察法. 先要求學生用紙片剪一個小圓,然后動手畫,動手疊,用眼看,動腦想, 即運用“試驗—觀察—猜想—論證—反饋”的數學教學模式. 學生被活動所吸引,被教師嚴謹科學的態度所吸引,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學氛圍良好. 同時,還可以在課前進行小調查,在課中展開小競賽,在課后參與數學實踐活動等,這些都可以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課堂情緒,全方位地駕馭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若把要學習的新知識,巧妙地設計成豐富多彩的問題,并適當地帶點幽默和調侃,就可以使學生在倦怠中振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 教師要善于抓住數學知識本身具有的形象美、抽象美、邏輯美,引導學生觀察、聯想、推理,積極參與,合作交流,使學生在情感體驗中不斷提高追求真知的動力,使學生實現從“學會”到“會學”的徹底轉變. 總之,數學教育與情感教育在教學中可以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我們若要使以后的數學教學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更加貼近新課程的標準,就要努力探索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不斷提高情感教育的效益,通過情感教育,更加有效地提高數學課的教學質量. 而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應該盡快成長起來,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難,要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讓實踐之樹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