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紅 朱團
摘 要: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環節,為適應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需要,必須對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進行改革。本文就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課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創新教育下實驗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構建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新理念。
關鍵詞: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實驗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O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c)-0158-01
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特殊作用是課堂講授所不能取代的。無機與分析化學實驗課對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科學探究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搞好該課程的教學,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認知,還能培養學生細致嚴謹的實驗態度、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事求是的價值觀。為今后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擺在大學化學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提高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本文著重介紹了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課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便不斷的提高教學質量。
1 傳統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強調對理論知識的補充、驗證和說明,缺乏系統性研究思路,側重于驗證性實驗是導致這一結果的基本原因。而且目前學生對化學實驗并不重視,總體而言,其實驗基本技能、動手能力都很差。學生通過基礎實驗操作的學習可以樹立正確的實驗態度,能為以后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掌握規范合理的基本實驗技能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另一方面,目前實驗中主要依靠教師的演示和說明來正確規范基礎操作,學生掌握規范的基礎操作只能依靠在有限的實驗課中不斷重復和課后的回憶,教材中即使有正確操作的描述,但由于缺乏圖解說明和動態演示,學生還是難以想象。這樣也容易造成學生基礎操作的不規范。
2 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傳統實驗教學對于信息社會長大的學生們有些不適應了,為適應21世紀我國高等學校化學專業創新教育的發展,根據本科教學及本科教學評估的要求,實驗課時的減少,客觀上學生接受實踐訓練的機會就相應減少,如何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如何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避免傳統實驗教學模式中機械、單調、低效的狀況,對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整合大學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內容,加強大學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基礎性、綜合性、研究性和綠色化、微型化在大學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中是非常必要的。
3 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的措施
3.1 改革實驗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優化課程結構,內容上按基礎訓練—綜合實驗—研究式實驗推進教學進程。不僅基礎實驗層次上實驗內容需要改革,后兩個階段的實驗內容更需要不斷的更新。適當的增加一些開放性、探究性實驗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對于考察操作技能的操作實驗則建議整合實驗內容變更為綜合性實驗,于大量的驗證性實驗,就保留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實驗。通過內容的調整來強化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訓練。針對化學實驗脫離生活的問題,可在教學中有意識的鼓勵學生學習所學實驗技能于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問題。這些做法對于培養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有著較好的效果。
3.2 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嘗試改變過去先講原理,后講步驟的傳統方法,而是在提問中引出實驗內容,這樣不僅可以間接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在實驗過程中,嚴格要求并監督學生,使學生努力做到規范性操作并能夠熟練準確的完成實驗項目。從而使學生樹立踏實認真的實驗態度,養成良好的實驗素養和實驗習慣。改變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將學生視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和中心,看成有個性,具備創新能力的個體。
3.3 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加課堂趣味性
實驗教學中盡可能讓學生自己準備實驗材料,使學生主動參與實驗,培養其獨立完成實驗的動手能力。采取(預習+觀看多媒體課件+網絡虛擬實驗操作)→(課堂提問+總結性講授)→(實驗探究)→(分析+歸納+啟發式講解)的實驗教學模式可以妥善解決學生化學實驗基礎較薄弱的這一問題。觀看多媒體課件可以規范學生實驗操作、節省課堂時間、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4 開放實驗室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利用課外活動和晚自習開放實驗室,讓學生選做一些應用性實驗。這樣可以徹底改變過去“按部就班”的實驗舊做法,培養學生動腦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實驗可安排在接近期末進行,項目和具體要求由教師提出,并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資料,通常3~4人一組,互相討論,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獨立完成實驗,實驗室為其提供藥品、儀器,實驗結束后以小論文形式寫出實驗報告。這樣可彌補課上學時少,學生動手少的不足,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使學生的實驗技能受到全方位的訓練。
3.5 在實驗中進行綠色教育增強學生環保意識
化學實驗室綠色化是新世紀化學實驗課改革的重點方向和嶄新課題。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運用化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驗室中的一些污染問題,對實驗產生的尾氣、廢液、廢渣進行處理。作為一名教師在交給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也是義不容辭的。實驗教學中通過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能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自覺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3.6 采用微常實驗結合的方式節省實驗經費
微型實驗試劑消耗比對應的常規實驗少90%左右,在大大減少實驗經費開支,緩解隨學生人數的增加經費不足的矛盾的同時也可以減少環境的污染。但是由于試劑用量的減少,可能導致現象不明顯,誤差較大等后果。因此微型實驗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成熟的常規實驗。我們可以嘗試在性質實驗中采用微型實驗,而其他實驗則采取微常結合的方式。
3.7 完善實驗考核方法科學評價學生成績
對學生的考核內容涉及到:預習報告、平時課堂問答、實驗操作、實驗結果、實驗態度、紀律和衛生、實驗報告等諸多方面內容。考核手段采用筆試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法。對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考察采用筆試這種方式,對于學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考察可采用實際操作的方式。通過這兩種方式的考核可以對學生實驗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并對學生的成績給予科學的評價。
4 結語
通過實驗教學實踐,我們認識到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必須不斷改革。改革需從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方法和實驗教學手段以及實驗教學條件等多方面進行深刻的探索,通過調整實驗內容、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完善實驗考核方式才能培養出具有較強的實驗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性的學生,這也是本文的宗旨。
參考文獻
[1] 劉浩文,唐定國.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教學和改革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6):24~24.
[2] 彭雪蓉,江蘭,何曉利.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課程開放性實驗的改革與探究[J].現代農業科學,2008(15):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