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玲
摘 要:我國教育體制由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美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可能成為整個教育的基礎和整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地理教學不僅要傳授地理知識,同時在教學中創設美的意境,充分運用審美的因素去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地理教學審美教育地理美育功能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c)-0169-01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由應試教育逐漸轉變為素質教育,美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美育是培養和提高人們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樹立和發展人們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的審美情緒和高尚的審美理想的一項教育活動。美是無處不在的,各門學科都有美育的因素,我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凡是學校所有的課程都沒有與美育無關的”。地理學科具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雙重性特點,蘊涵著非常豐富的美育素材,地理課中審美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 地理教學中滲透美育的途徑
1.1 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美育素材
中學地理課進行美育教育具有豐富的內容,無論是高中地理,還是初中地理,無論是中國地理,還是世界地理,我們都可以從中挖掘出向中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因素,根據教材所反映的不同內容,可將教材中的美育內容歸納為以下幾類。
(1)山、海、原野反映的自然美。教材中有大量的描繪名山秀水的文字和圖片,在學習過程中,能喚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如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樹木蔥郁的亞馬遜平原,無不使學生感到大自然的魅力。
(2)祖國大好河山體現的壯麗美。泰山氣勢之磅礴;華山之陡峭;黃山之奇;峨眉之秀;劍門之險等無不叫天下人稱奇叫絕。桂林山水之媚麗;內蒙古大草原之廣闊;三峽奇景之雄偉等,都是地理美育難得的好素材,通過對祖國壯麗河山的了解,發展地理學科的美學價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
(3)勞動人民智慧勾畫的現實美。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如雄偉的萬里長城,古老的都江堰等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勤勞和智慧。同樣,世界上其他民族也用他們辛勤的勞動創造了輝煌的歷史。這些打下了勞動創造印記的事物,成為人間最具有美學價值的地理事物,學生由此也產生了對勞動和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4)社會建設偉大成就襯托的壯觀美。鋼鐵巨龍跨越雪域高原,座座攔河高壩聳立大江南北,沙漠腹地油流滾滾,只只火龍飛向藍天等,這些最新最美的畫圖,成為舉世矚目的審美對象。學生在目睹了這些深刻的變化后,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會油然而生。
1.2 在地理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
(1)以語言美打動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曾深刻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識不變成僵死、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個最重要的工具”。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的腦力勞動效率。優美的語言,不僅是傳遞信息的良好載體,而且是塑造美、體現美的源泉。另外,在教學語言中融入一些優美的語言,可以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心理狀態下學習知識,感受地理事物的美,使自身完全融入到美麗的地理情景中,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2)以行為美感染學生
教學過程中很大一部分知識不單是依靠語言和教具傳授,也是依靠教師的行為傳授的。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教師以自身美的素質、美的教學藝術來感染學生,使學生在美的環境和氣氛中愉快地學習,同時學會審美,提高美的鑒賞能力。
(3)以過程美引導學生
新課程理念強調對學習過程的感受。一個完整、新穎的教學過程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成就感。因此,教師在課前應該充分了解學生,根據學生情況精心設計出新穎的、行之有效的教學過程,通過環環相扣的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輕松掌握新知識并激起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欲望。
(4)以形式美啟發學生
知識的展示方式很多,特別是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得知識的展示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等來體現地理課堂的美,增加了真實性、新穎性和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設計時尤其要注意各種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通過最恰當的形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2 地理學科美育的功能
(1)地理美育能培養學生愛自然、愛祖國的情感。地理學科中涉及自然美、人文環境美的內容十分豐富,是其它學科所不能比擬的。通過學習,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愛自然、愛祖國的情感,其效果遠遠超過單純的說教。
(2)地理美育能使學生受到藝術教育。人類生產生活離不開環境,身邊的美好事物常被我們忽略,當我們仔細觀察時,就會發現這些地理事物是那么美好。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結合身邊的地理事物,讓學生親身去感受平常中的美,學生就能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3)地理美育能激發追求美的良好愿望。自然環境美、人文環境美、教師的形象美、舉止美、語言美、板書美、繪圖美和心靈美等等,都能夠激發學生向往和追求美的良好愿望。久而久之,就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總之,美育和地理教學不是獨立的兩個分支,美育滲透在地理教學中,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的興趣;使學生在習得知識與技能,體驗過程與方法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是21世紀地理教學的需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因為地理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是聯結地理智育和德育的中介和橋梁。
參考文獻
[1] 黃京鴻.中學地理教育中的美育[M].西南師大出版社,2001.
[2] 蘇玉田.地理教學中的美育教育[J].教育文稿網.
[3] 朱紅.美育[M].人民衛生出版,2005.
[4]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地理教學中滲透美育的作用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