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平
摘 要:當前計算機網絡技術迅速發展,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入,多媒體教學已被廣泛采用。中學歷史教學也不例外,這種現代教育技術可以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吸收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重要作用。但是,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歷史課,也不是盡善盡美的。因此,我們在歷史教學中也要注意多媒體手段的弊端。
關鍵詞:多媒體歷史教學利弊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c)-0171-01
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把歷史教學中用傳統教學模式不能達到的效果,通過直觀、活躍的畫面、特定的聲音效果,把學生的多種器官調動起來,把知識深入淺出地傳遞給學生。我認為其積極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提高興趣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又是比較困難的。學生只有對本學科知識產生了興趣,才能有探求這門學科的欲望,多媒體教學能使學生感到與傳統教學的不同,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步驟,這一點不能輕視。而怎樣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是歷來教師們研究的內容。在當前的網絡時代,多媒體教學的運用正是順應了學生對于興趣的需求,是一種有效的手段。運用多媒體可以展現一些圖片,剪輯一些短片來激發學生探究歷史的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使他們產生對歷史學習的動力,這樣課堂效果會有很大改觀。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教師自然也會興致盎然地上好每節課。比如在導入新課時,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圖片或影片剪輯,學生們都會興致勃勃地看屏幕,教師再加上引導性的解說,一下子就能抓住學生的求知欲。通過這種途徑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興趣。
2 是情境教學的重要手段
中學歷史課很多內容都是久遠年代的事情,要讓學生更深地感受過去,尤其是古代的場景,運用傳統教學手段是很難做到的,多媒體教學正是解決了這一難題。心理學家認為,人體各種感官配合思維都具有吸收知識的功能,其中視聽并用的學習效率最高,所以教師教學時,運用多媒體再現歷史,通過多種信息作用于學生,使學生能夠從多方面感受歷史,這樣要比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效果好很多。多媒體能夠直觀地再現歷史,使學生充滿想象和感受,一下子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這樣可以省去教師的大量講解,使歷史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種情境教學是傳統的教學手段達不到的。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引入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可以創設歷史情境,可以彌補傳統的教學模式的不足,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教材內容。這種直觀性的教學尤其是運用到歷史教學中更加適合,如講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很多戰役及盟軍的重大軍事行動光靠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記憶效果不好。如果放一段關于二戰的片段既能增強學生的興趣,又能創設一中情境使學生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體會戰爭給人類造成的重大影響。比如講到五四運動,給學生放一段關于五四運動的短片,讓學生們感受當時的場景和氣氛,這對于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3 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的板書內容能夠大量減少,這樣就可以增加課容量,更多地對知識進行拓展,使學生的知識面擴大的同時又鍛煉了他們的能力。尤其是新課標的高考對于學生配套知識的考查力度加大,對于歷史問題,學生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識儲備才能得高分。由于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絕大多數板書內容都顯示在了大屏幕上,而且可以設計更加形象的動態板書,能使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更加合理,又使學生信息量大大增加。比如在講新航路的開辟時,在大屏幕上顯示航海家的動態航行路線,可以使學生對航行路線一目了然,而省去了學生的大量時間去單獨記憶航行路線,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更是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效率。
4 在實踐中多媒體的運用也有一些弊端
4.1 多媒體手段不是運用越多越好
多媒體教學比傳統的教學手段的確有很多優越性,但它也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完全代替傳統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等因素恰當地運用。如果不顧教學內容和目標,盲目使用圖形、音頻、視頻等手段,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還會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再多的刺激也無濟于事。所以這樣也不一定會達到預期的效果。視頻、圖片選取不當的話,有可能會使課堂失控,使學生的的思維走偏,學生只注意了精彩之處而忘記了重要的知識點。心理學研究表明,過多的刺激到一定程度就會使人麻木,就需要尋求更大的刺激來調動思維。所以過多的使用多媒體,使用的不當導致對學生的過分刺激,長此以往反而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很難使他們靜心思考問題。有的教學內容不一定非要用多媒體來展現,比如一些討論,它可以通過教師的課堂即興發揮更容易與學生溝通,和學生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多媒體的使用要根據教學內容展開,而不必什么課都使用多媒體。
4.2 師生情感的交流可能會減弱
多媒體的應用使板書相對減少,師生所共同面對的就是大屏幕上的課件,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就會減少,這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師生情感的交流。課堂由原來的學生面對教師,到完全被課件內容控制著,可能會削弱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的效果,對于師生之間的情感培養是一個障礙。教師不應該只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是師生情感交流的調控者。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教育教學非常必要的一個環節。使用多媒體后,教學活動有可能成了教師操作課件運作、學生只是面對屏幕的現象,多媒體的積極作用難以發揮,難以起到讓師生進行情感交流的作用。因此,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有可能會引起教師角色的轉變,可能會削弱教師的作用,對師生情感的培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能會有消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漢國等主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1.
[2] 何克抗.多媒體教育應用的重大意義.人教網,2006,8.
[3] 邵立武.也談多媒體教學利與弊.創奇網,2008,5.
[4] 新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