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英 管學妹
傷口引流是骨科中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傷口引流是否徹底、有效,常常對疾病的治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1992年德國Ulm大學創傷外科Fleischman博士首創[1]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acum sealing drainage,VSD),用于四肢軟組織創面的治療,它能夠徹底去除死腔、創面的分泌物或壞死組織,促進愈合,能減少換藥次數及創傷后并發癥,并具有病程短、創面修復快、功能影響小,住院時間短、費用低,療效好等優點,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法,尤其適用于各類傳統外科方法無效的難愈型傷口及不能立即施行確定性外科創面關閉的傷口[2]。我科2010年3月~2011年9月共收治創傷后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51例,評價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創傷后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中的療效及護理體會。
1對象和方法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抗生素及常規換藥治療后植皮或創面縫合,治療組在給予抗生素及常規換藥的基礎上加用封閉式負壓吸引后經植皮術或創面縫合術,比較兩組在皮膚壞死、骨髓炎的發生及住院時間方面的差異。
2結果及分析
對照組中除16例住院35天左右出院外,其中6例出現皮膚壞死,2例引發骨髓炎等并發癥,予二次手術后住院時間長達60~90天出院。治療組27例患者中,26例在5~7天引流后,創面縮小,肉芽新鮮,經植皮或Ⅱ期縫合后切口均為Ⅰ期愈合出院。其中1例因20cm×15cm前臂脫套傷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的85歲老年女性患者,且健側上肢靜脈條件不良,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持續負壓引流至9天后,分次行游離皮片及帶蒂皮瓣移植修復,皮瓣均存活,修復良好后出院。
3VSD的護理體會
3.1術前護理
3.1.1 心理護理:劇烈的疼痛,擔心預后、家庭瑣事等復雜心理患者表現為情緒低落、急躁、易怒,應及時有針對性地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耐心細致地向其介紹VSD治療的方法、優點,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止痛劑,緩解疼痛。
3.1.2 用物準備:應在患者回病房前常規鋪麻醉床、備好中心吸引裝置,防止醫用泡沫敷料或引流管內血液凝固而堵塞。
3.2 術后護理
3.2.1體位護理:患肢抬高20°~30°,高于心臟水平利于患肢血液和淋巴回流,改善循環減輕患肢腫脹,同時確保引流管出口處于低位。
3.2.2 引流管的護理:①將負壓引流管連接到負壓引流瓶上,確保負壓吸引的壓力持續恒定在-125~-450mmHg,若壓力過小,吸引力不足,不能達到充分引流的目的;而壓力過大,則易引起泡沫敷料與創面貼附過緊,空隙縮小或無空隙,達不到虹吸作用,影響滲出物引流及肉芽組織的正常生長;②做好管道標識:經常擠捏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防止管道扭曲、壓迫、堵塞、滑脫,防止引流液逆流。如遇血凝塊、引流物堵塞管道,可遵醫囑用生理鹽水或雙氧水逆行沖洗;③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性質、顏色、量,引流液呈淡紅或暗紅均屬正常,若引流管中出現黃綠色、綠色等顏色,說明壞死組織和污物在被引流中,無需特殊處理,可給患者做出解釋;④每天傾倒引流瓶,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預防醫源性感染。
3.2.3 敷料的觀察:VSD創面可以保持有效引流5~7天,不需每天換藥。透明薄膜與創面周圍皮膚嚴密緊貼,泡沫敷料皺縮癟陷。如癟陷的泡沫敷料恢復原狀,薄膜下出現氣體或滲出物積聚,則提示負壓失效。此時可加大負壓,仍無效需通知醫生更換泡沫敷料。若發現有大量新鮮血液,立即停止負壓吸引,馬上通知醫師,仔細檢查創面內是否有活動性出血,必要時壓迫敷料止血處理。
3.2.4 疼痛的護理:術后視情況應用止痛藥,緩解患者疼痛。疼痛的刺激對患者的睡眠影響較大,可短時間應用鎮靜藥物,保證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如感到劇烈疼痛,可適當降低負壓值,待患者能耐受時,逐漸增加負壓值,直至維持正常恒定值為止。
3.2.5 健康宣教:①飲食方面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飲食,利于創面組織的修復和再生,補充機體丟失的血漿蛋白和營養物質;②患者肢體的功能鍛煉,以主動活動、按摩和理療為主。防止患肢長時間制動造成的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③加強對患者活動時保護引流管措施的指導,勿牽拉、受壓并始終保持低位,必要時通知護士協助鉗夾后再活動。
3.3.異常情況的觀察處理
3.3.1發現有新鮮血液被吸出時,應馬上通知值班醫師,仔細檢查創面內是否有活動性出血,并做相應處理。
3.3.2 VSD敷料干結變硬:由于密封不嚴,漏氣所造成的VSD材料脫醇變硬,也可能是因為創面滲液被引流干凈。若48h內變硬,可以從引流管中緩慢逆行注入生理鹽水或雙氧水,浸泡VSD敷料使其重新變軟。可通過貼近材料時,聽到的漏氣聲來查找漏氣的位置,這時需要重新用S&N半透明膜密閉漏氣處。若48h后變硬,引流管中已無引流物持續流動,此時可以不做處理,一般也不影響VSD的最終效果。
3.3.3 VSD敷料堵塞、鼓起:常見原因為引流管堵塞,有時可見引流管中有一段變干的引流物堵塞管腔,從而截斷了VSD敷料的負壓源,甚至使敷料鼓起。此時,可逆行緩慢注入生理鹽水或雙氧水浸泡,堵塞的引流物變軟后,重新接通負壓源,如有必要可反復操作,甚至更換VSD敷料。除了引流管堵塞外,還應考慮負壓源異常,如吸引機損壞所致負壓壓力不夠、中心負壓裝置損壞、引流通道接頭處漏氣、停電、電源斷路、中心負壓停止、引流管被患者壓迫、折疊等,此時需要根據具體原因具體處理。
4結論
負壓引流的目的是以達到減輕壓力、緩解疼痛、減輕炎癥、防止炎癥擴散、有利于炎癥消退,減少液體對周圍組織的損害為目的,減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傷口的愈合。VSD的高分子聚合材料一聚乙醇制成的醫用泡沫敷料無免疫活性,耐腐蝕,有極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對機體無任何副作用,能與創面充分接觸又不受體位限制。創面用半透膜覆蓋,干燥,無滲出,可以連續使用7~15天[3],避免換藥的痛苦、換藥次數和護理困難。負壓可以促進感染創面細菌清除[4],同時不利于細菌的生長[5]。封閉式負壓引流可明顯促進表皮細胞生長因子(EGF)表達[6],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新的毛細血管生成及肉芽組織生長,微循環得到改善,提高了創面的血流量,提高撕脫皮膚的成活比例[7]。目前VSD作為一種高效引流系統,在高負壓下引流徹底,使被引流區內的滲液、膿液和壞死組織能被及時引出體外,使引流區內達“零聚積”[8];醫用泡沫材料包裹引流管,保證了引流管的通暢,由此保證了引流效果;能夠顯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閉合和感染創面的愈合,有效的預防了手術野積液;大幅度減少了抗生素的應用,有效防止了院內交叉感染的發生[9],縮短了住院時間;減少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減輕患者痛苦,已廣泛在臨床中應用及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Fleisehmann W,Strecker W,Bombelli M,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Unfallchirurg,1993,96(3):488-492.
[2]Tse JK,Richard M,Carkton MR, et al.周長青譯.美國負壓創面治療技術[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857.
[3]Liu P,He G,Wu LH.Fabrication of sintered steel wire mesh and its compressive properties.Materials scince and Engineering A,2008,289:21-28.
[4]許龍順,喬騁,陳紹宗,等.負壓對感染創面細菌清除率的影響[J].陜西醫學雜志,2007,36(12):1591-1605.
[5]李望舟,李金清,李學擁.VAC對豬爆炸傷感染創面細菌數和G+/ G-比例的影響[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7,28(4):321-323.
[6]湯蘇陽,李春玲,董繼紅,等.封閉式負壓引流對創面愈合中周圍神經末梢分泌的P物質及表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4,8(32):7171-7173.
[7]阿瑪德,余國榮,陶圣祥,等.封閉式負壓引流治療下肢大面積軟組織缺損的臨床觀察[J].醫學新知雜志,2005,15(2):45-46.
[8]劉三鳳,劉志豪,戴志波.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對各種復雜創面修復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雜志,2009,15(6):66-67.
[9]劉丹平,向友華,朱通伯.5例Ⅲ度開放性骨折創口醫院感染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999,9(4):234-235.
[收稿日期]2012-03-12 [修回日期]2012-05-23
編輯/賀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