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要】金融會計風險主要是指因會計人員錯報、漏報會計信息,使得會計信息失實導致信息使用者出現決策性錯誤,最終給信息使用者帶來損失的風險。它的存在嚴重影響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就如何識別和防范金融會計風險進行一些分析。
【關鍵詞】金融會計風險識別與防范
金融行業在現代經濟中居于核心地位,金融行業的繁榮對促進國民經濟騰飛起著積極作用。而金融會計則是金融企業對自身資金運動進行控制的一種手段,是金融企業開展一切金融活動的基礎。因此防范和識別金融會計風險,無論是對金融企業自身還是對整個國民經濟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金融會計風險的概論
在金融機構正常的運營管理活動中,由于會計人員錯報、漏報會計信息,使得財務報告反映失實并導致信息使用者出現決策性失誤,最終讓金融機構遭受到了損失。這就是金融會計風險。
二、金融會計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
金融會計風險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核算中存在風險
金融企業的運作與會計核算之間關聯十分緊密。一旦發生金融風險,都會跟會計核算聯系到一起。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空白憑證管理混亂;領發、使用、保管環節存在問題;“三分管三分用”的制度未能被嚴格執行;財務處理較為混亂;會計科目被濫用;一些重要會計事項在沒有得到會計主管審批就開始執行;會計核算時,出現“一手清”的現象等。這些現象對金融會計來說,都存在在一定的威脅和風險。
(二)會計制度存在風險
目前,部分會計核算的標準和規定,存在著與現實工作情況不適應的情況。例如,我國部分巨額貸款中存在著嚴重的呆賬現象,為金融行業帶來了極高的風險?,F今,我國部分國有銀行已經出現了很多的呆賬。銀行如果還是按年底貸款余額比例來提取呆賬準備金,那么相對于銀行因貸款而遭受的巨額損失來說,其根本不具備任何意義,完全無法挽回損失。從國外一些銀行倒閉的實例來看,不良貸款應該得到及時的處理。否則,銀行以及其他類似的金融借貸機構將會蒙受巨額損失。
(三)會計人員存在風險
所有的會計活動,都需要會計人員來完成。如果會計人員自身業務素質有所欠缺或者職業道德修養不高,那么其在會計活動中,很可能出現人為的數據信息偏差或者違規的操作行為,并由此損害金融企業的資金財產。為金融企業帶來風險。
(四)會計的監督職能存在風險
風險監督是會計的工作中另一項重要的職能。然而,在我國很多金融機構中,會計的監督職能已經被大幅弱化了。例如,有部分商業銀行,在運營過程中只是一味地追求存款規模的不斷擴大,卻忽視了信貸的監督管理。這種做法無疑是弱化了會計的風險監督職能。為了金融機構帶來了金融會計風險。
(五)支付結算時存在風險
隨著我國經濟活動的日益活躍,支付活動也在日益頻繁。而支票等各類票據也慢慢成為了支付的主要手段。一方面,票據使用人可能對票據缺乏一定了解,使用方式不當;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的進步,票據犯罪也在日益增長。由于這兩方面的原因,使得金融會計在支付結算時面臨各種風險。
三、金融會計風險的成因
(一)來自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原有的市場經濟體制開始暴露出種種的弊端和缺陷。從賬面上看,金融機構的投資回報率相當的高。因此,很多社會資源開始介入金融機構,各地的金融機構正在迅猛增長。然而目前,我國的市場準入機制還不夠完善,社會平均利潤率低于統一標準,部分地區的地方政府還在推行地方保護主義。因此,各地金融機構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違法違規的行為。金融會計風險因此而增大。
(二)會計的監督職能未能有效發揮
會計的監督職能,實質上就是對企業內部資金運動的監督。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能夠為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并最終實現盈利提供有效保障。同時,它更能夠在根本上保證是企業一切經濟行為的合理性和和合法性。
(三)金融管理模式還亟待完善
一方面,我國的市場目前仍缺乏一系列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市場的公平性得不到保證;另一方面,金融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并不完善,監管力度不夠。在會計崗位的設置上,崗位之間制約力度不夠,違規違法操作現象屢禁不止。無論是從宏觀上來看,即整體市場環境,還是從微觀上來看,即企業內部控制和會計崗位的設置,我國的金融管理模式都存在著亟待完善的地方。
四、應對金融會計風險的措施
(一)健全金融企業會計的規章制度
我國目前還處于金融會計基礎比較薄弱的階段。因此,我們要注意健全會計法規體系,通過制度方式降低金融會計風險。在實踐中,不斷研究和討論會計理論,然后就歸納、總結、引入我國的金融會計法規。讓其適應我國的金融環境,降低金融會計風險。通過對金融會計法規體系的研究和完善,逐步制定出與《會計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提升相關法律法規的實用性和預見性,從而降低因理論或法規而出現的會計風險。通過健全金融企業會計的規章制度,規范會計人員的業務行為,可以有效地防范因會計人員個人違規行為而產生的金融會計風險。
(二)建立健全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制度
第一,會計內控觀念需要重新認識。會計的內部控制應該由以前防人為偏差為主的舊觀念轉換到以現在的預防防金融風險為主的新觀念上。會計的內部控制體系,應在全局觀的指導下,逐步轉變成一個項目制度與措施有機聯結的整體。第二、財務人員應樹立起信息安全觀念,對因信息變化而導致的實質內容的變化作出密切關注。這樣做對實現會計內部控制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第三、構建內控體系。管理層和操作層是會計內部控制體系的兩個組成部分。通過兩者之間的制約和平衡,可以逐步實現會計的內部控制職能。
(三)完善會計監督機制
會計的監督職能就是對會計的基本職能,進行內部和外部的監督。內部監督就是要金融機構建立健全其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內部控制,減少金融會計風險。而外部監督,則是要求建立一個嚴格的會計懲罰機制,例如使用新聞曝光,信用等級評定的方式,加強對違法違規機構的處罰力度。最大化懲罰機制的威懾力,可以有效遏制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顯著降低金融會計風險。實際工作中,遇到重要的經濟事項時,無論是決策還是執行都應該嚴格實行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對于會計資料,金融機構內部應定期進行內部審計。通過不斷實踐,金融機構要形成一套可行的有效的內控方法和措施,并通過規章制度使其規范化、系統化。完善會計監督機制,需要內部與外部共同努力,一方面企業內部要建立、規范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和方法,一方面要加強外部監督、實行嚴格的處罰機制。兩方面共同下手,才能夠有效減低金融會計風險。
五、結語
金融會計風險對金融行業健康穩定的發展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而金融行業的穩定與否又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所以對于金融會計風險,我們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不斷完善我國關于金融企業會計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金融企業的內控制度,完善會計的監督職能,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是金融企業降低和規避金融會計風險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韓忠祥.金融會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中國科技財富,2011,(16):210-210.
[2]袁登榮.淺談金融會計風險防范[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7):63-64.
[3]由鴻雁.金融會計風險問題的幾點思考[J].民營科技,2011,(6):34.
[4]劉慧麗.如何防范與化解金融會計風險[J].會計之友,2009,(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