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愛民
摘 要:通過對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防火的特點分析,落實森林防火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森林防火特點措施
中圖分類號:S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c)-0238-01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林業生態主體功能區面積大,與俄羅斯、蒙古邊境線長達440公里,區內林草、林木相連,林農交錯,火源管理難度大,北部尚有近100萬公頃未開發的原始林區,受特殊地理條件和極端不利的氣候因素影響,森林防火任務十分繁重,是國家一類重點火險區。
1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防火特點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高寒干燥,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而且降水集中在夏季的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春秋兩季最為干旱,且春風大、次數多,林內雜草叢生,地被物厚,遇有火源極易發生森林火災。
依據林業部1992年發布的《全國森林火險區劃等級》和1996年公布實施的《全國森林火險縣級單位等級名錄》,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所屬19個林業局及北部未開發原始林區都是國家一類火險區,同時也是內蒙古自治區一類火險區。其中北部有94.7萬公頃尚未開發、集中連片的原始林區,是森林防火的重中之重;大楊樹、畢拉河林區農林交錯,矛盾突出,是森林防火的重災區;阿爾山林區年年受到外蒙火的侵襲,是森林防火的重點地區;溫河施業區溝塘寬闊,可燃物載量大,防火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撲火力量不足,是森林防火的薄弱區域。
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內部,火險區劃分為三類。火險區的劃分主要是根據自然條件及氣象、社會經濟狀況、居民點的分布、森林類型及森林利用情況,并根據歷年的火災資料及植被類型、地形、地勢等資料劃定的。
一類火險區:為火災危險性大的地區,包括大楊樹、畢拉河林業局及北部未開發原始林區。
二類火險區:為火災危險性中等的地區,包括阿爾山、庫都爾、阿里河、根河、金河、烏爾旗漢、莫爾道嘎等林業局和汗馬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三類火險區:為森林火災危險性小的地區,包括綽爾、綽源、圖里河、伊圖里河、克一河、甘河、吉文、阿龍山、滿歸、得耳布爾等林業局。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火的類型根據森林燃燒部位、蔓延的速度和火強度及火焰高度、蔓延的連續性和非連續性等,分地下火、地表火、林冠火。
地下火:在泥炭和腐殖質層燃燒、蔓延的火。在泥炭中燃燒的火為泥炭火,在腐殖質中燃燒的火為腐殖質火。
地表火:火沿著地表蔓延,燒毀地被物,危害幼林、灌木、下木,燒傷大樹干基和下部枝葉以及露出地面的樹根,次類火為地表火。按其蔓延速度可分為急進地表火和穩進地表火。地表火按火焰高度分為輕度地表火、低度地表火、中度地表火、高度地表火和強度地表火。
林冠火:是能引起林冠層燃燒的火。林冠火較其他火型燃燒溫度高,火強度大,蔓延速度快,破壞性大、不易撲救。同時,林冠火多發生在長期干旱針葉幼齡林、中齡林或針葉異齡林。林冠火可分為典型林冠火、沖冠火、連續性林冠火或間歇性林冠火等。
2 森林火災撲救的具體措施
實踐證明,在森林火災撲救中必須貫徹“打早、打小、打了”的“三打”原則。打早是前提,指撲火行動快;打小是核心,抓住初發火易撲救的有利時機;而打了是目的,也就是迅速將火撲滅,并徹底清除余火。關鍵是打早,只有打早才能打小,才能打了。在撲救森林火災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貫徹“三打”原則,還應做到“三早”、“兩快”和“一做到”。
“三早”。(1)早準備。首先要做好撲救森林火災的思想準備,組織好撲火隊伍,同時還要做好各類撲火工具、通訊工具、運輸車輛等準備工作。(2)早發現。嘹望臺、值勤點、巡邏哨等必須做到嚴密監視火情。在防火戒嚴期,要增加巡邏密度,一旦發現火情,立即報告。(3)早上人。發現火情,撲火隊伍應立即出動,迅速趕到火場撲救。在防火期間,各林區白天應準備一定數量的撲火隊伍和運輸工具,發現火情,馬上出發,不延誤打火時機。
“兩快”。(1)領導上的快。接到火情報告,不管是小火、大火,遠火或近火,當地主要領導應迅速帶領撲火隊奔赴火場,親臨火場第一線指揮撲火。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堅持護林防火執班制度、值宿制度。(2)撲火行動快。撲火隊伍到達火場后,要迅速明確任務,分片包干,把撲火力量充分調動起來,集中力量撲打重點地段,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火撲滅。
“一做到”。力爭做到小火不過夜,即小火、初發火在不超過第二天早8時前打滅。
撲救森林火災,由林區森林防火指揮部統一組織指揮,參加撲火的所有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前指的指揮,隨著火情趨于嚴重,撲火前線指揮部級別隨之提高,人員組相應調整,但堅持由上到下逐級指揮。各級領導靠前指揮到位,根據火場情況劃分戰區,各項工作分指揮部按照總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可以全權負責本戰區的組織指揮。現場指揮員必須認真分析氣象、自然地理環境和火場態勢,在撲火隊行進、駐地選擇和撲火作戰時要時刻注意觀察天氣和火勢的變化,確保撲火人員的安全。
森林火災發生后,發生火災林場及就近單位在全力組織人員奔赴火場撲救的同時,立即上報烏爾旗漢林區森林防火指揮部,森防指迅速派出專業森林消防隊和后續撲火隊伍趕赴火場全力撲救。并將森林火災發生情況上報林管局森防指。
明火撲滅、火場基本控制后,撲火隊伍和看管隊伍要辦理交接手續,看管3天以后,達到無煙、無火、無氣的標準,確保不會復燃,看管隊伍才能下令撤離火場。
火災后,森林公安局要查明火因、查處有關人員;防火辦、資源科、森調隊和發生火災的林場、所,要在火災撲滅3日內,及時將火災過火面積、森林受害面積、森林資源損失等情況進行上報。森防指還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提出防火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