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
摘 要:追求完美是設計永不停止的恒定規律,我們從現代設計現狀中看到了在人性化方向上擴充和延伸內容的必然性,這是實現現代產品良好使用效果的前提保證,也是現代生產領域的客觀要求,它將會為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質量提供更加舒適、便捷和安全的環境,對未來設計產生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人性化設計籠具設計人性化延伸設計
中圖分類號:TS6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c)-0250-01
以人為本作為設計合理性的重要衡量標準,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各行各業的設計中都得到了長足的推廣和應用, 人性化設計也隨之成為了衡量現代產品使用好壞的代名詞。那么“人性化設計”的概念延伸現狀又如何呢,我們想就寵物籠具設計這樣一個點來分析和探討一下其發展狀況和趨勢。
1 從人性化走向人性延伸化設計的趨勢
先來對比一下現代室內裝修設計和20世紀80年代的房屋裝修,姑且不論審美,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很多人性化元素的發展,比如凸出的墻轉角,我們會用圓潤的裝飾木線來包裹,一方面是美化,更重要的目的是防止人為的觸碰,傷人損角;復合地板、瓷磚取代地板膠、地板格,對人體的環保指數大大提高;人機工學在整體櫥柜上的應用等等,這些都是人性化設計的具體體現。而現階段我們圈養動物和寵物的生存環境卻不容樂觀,這里不是呼吁人們加強愛心和社會責任感,本人也不是動物保護協會的,僅從設計角度來探討我們幸福生活中提高動物飼養效果的方式以及通過具體設計來改善我們周圍動物或寵物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是動物飼養的目的和樂趣所在。
從具體設計方式來講我們應當從人性化一條線擴充到以人性化和寵物性化兩條線上來。比如鳥籠設計,一方面我們要滿足人在使用鳥籠時的使用功能和舒適程度,另一方面還需改善鳥的生活品質。鳥籠的提手設計符不符合人機原理,鳥籠的底盤設計方不方便清洗,這是對使用人而言的人性化設計,而另一方面鳥籠制作材料的選擇,長時間會不會生銹,絲隔的距離設計會不會傷鳥,鳥食罐的選擇和固定位置、籠鳥休息的裝置合不合理等等,這些則應該是“以鳥為本”的內容設計。在面對一種將要滿足的需要時,用戶實際上是在購買一種環境——一種能允準一種與產品的滿意的關系的環境①。這也是人性化設計中擴大和延伸化的“以它為本”的設計內容。
對于這一點在很多方面其實人們已經有了認識和一定的實踐,只是在許多領域還不夠系統化,還沒有把其作為整體設計的一個部分來做關聯設計。比如,從前動物園鐵籠里郁郁寡歡的動物們很多都來到了縮小版的自然環境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態動物園,活動空間的擴充對于動物本身來講在生活品質上應該是有了質的飛躍,但是為什么會出現動物雜居降低繁殖系數,提升飼養和清潔難度,甚至是動物傷人的事故呢,這證明我們在系統工程設計的一些環節上出現了不完善,不夠人性化,還未能完全滿足使用需求的設計因素,因此擴大和延伸人性化設計勢在必行。
2 人性化概念延伸后設計實施的可行性
以設計使用對象為中心為本,是人性化設計提出的要求也是最終目的,現代產品中很多都是人在操作使用,因此以人為本也就自然的成為了諸多產品制造行業的設計標準,而與此同時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對于產品使用的相應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這里一方面需要技術的支撐,另一方面也有通過設計來協調的可能,技術的解決往往需要整個社會的科技和產業發展水平作為背景和前提基礎,大多數內容非個人能夠掌控,而設計方式和應用則更多的依賴于設計團隊甚至是設計師個人。從一個角度來說這也讓人性化概念的延伸變得沒有那么復雜了,設計師的作用也凸顯出來。
我們來看一下寵物貓狗的籠具設計,傳統的方式一般都是采用鐵柵欄或木材的包裹形式來制造籠具,優點是環保耐用,但是很不方便動物的自由出入,攜帶和收理,而如果我們以延伸概念的一個角度來作一些設計的話也許效果就不一樣了,比如運用一些現代高韌性的軟質材料通過挖孔,配合連接裝置設計,也許就可以達到折疊,便攜乃至方便清洗的人性化設計目的;另外通過對軟質材料表面的處理或疊加其它材料的手法,合理的配合具體寵物的起居習慣來安排裝置位置,又能夠更好的提高寵物生活質量。
每次來到魚米之鄉我們總能看到蠶農在辛勞的采桑育蠶,而當前蠶盆的清理也是一件工作量較大的作業,我們是否可以在不改變蠶盆制作原材料的基礎上對盆底編織結構進行改良,一方面降低人的清潔工作量,另一方面改善蠶的生活環境。
以上都是本人對人性化延伸設計的一些具體思考,相信這些內容對于一個工業設計師而言其實是非常樂于去做,而且有能力完成的事情,見效周期不長,效果也明顯。
3 現代人性化設計概念延伸后的應用
人性化延伸概念并不是產品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唯一環節,它必須被整體地加以對待,將它作為改進整個供應鏈的推動器②。同時我們從一個點來看待和分析整個設計的發展和延伸趨勢可能也是不科學和片面的,甚至在很多方面會形成許多障礙,但至少有了供應鏈式的系統設計推動器和產品開發延伸化概念,我們可以解決許多不一定通過技術解決的問題,同時為我們提供一些設計方法和思考方式。設計方法存在價值一方面在于解決具體設計問題,更重要的目的還在于這種方法能不能推廣和發展應用。
我們來印證一下這種設計觀的發展應用合理性。人工智能是未來發展的必然,大量的作業都需要機械手臂和智能機器人來完成,而這些高科技擬人化裝置設備都需要相應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這些工作環境和條件的設計也正就是我們所倡導的人性化延伸概念設計,一個既便于我們人來操作也適合“他們”進行作業的環境是保證未來產品生產的前提基礎。
記得有句俗話,想要馬跑得好就讓馬吃得飽,要想這些未來設備更好的為我們服務,就必須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更好地實施人性化延伸設計概念。
設計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設計的內容是解決問題,而設計的目的是提高生產效率和生活品質,成熟的現代設計理論、方法及條件為現代人性化延伸設計提供了完美的平臺,相信在未來的設計領域里人性化延伸設計也必將成為一支重要的力量。
參考文獻
① 非物質社會.馬克·第亞尼.
② 什么是產品設計.勞拉·斯萊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