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裝備制造業作為現代工業的核心產業,不僅是經濟增長中最強勁的“發動機”,而且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四川省裝備制造業具備的優勢、劣勢與面臨的機會和威脅,構建SWOT矩陣,為制定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裝備制造業SWOT分析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世界各國都在思考如何尋找下一輪經濟增長的動力。作為現代工業的核心產業,裝備制造業是經濟增長中最強勁的“發動機”,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在當前新形勢下,裝備制造業正進入關鍵的發展時期。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1,通過對四川省裝備制造產業內外部的條件進行綜合和概括,分析產業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遇(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為產業提供四種可供選擇的戰略。
一、四川省裝備制造產業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S)
1.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四川裝備制造業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重點投入和發展,已基本形成產業規模較大、技術裝備較先進、研制水平較領先的,具有特色和優勢的裝備制造基地。目前,四川省裝備制造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763個,分布在裝備制造業8大門類、44個中類、1272個小類之中。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四川省裝備制造業的核心和代表,與上海、東北(遼寧省、黑龍江省)并稱為國內三大重裝制造業基地。
2011年1~9月,四川省裝備制造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727.37億元,同比增長33.05%,銷售產值2618.93億元,同比增長31.89%,出口交貨值693.38億元,同比增長74.62%3,各項經濟指標均為西部各省(區、市)裝備制造業之最。
2.形成一定的產業集聚效應。目前,裝備制造業的產業集群效應正在形成。德陽已形成了以中國二重集團、東方汽輪機、東方電機、四川宏華等為龍頭、帶動周邊350多家配套企業的產業集群,成為國內重裝制造業集中度最高的區域。從產業的區域分布上看,以汽車、工程機械、民用航空和新能源裝備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在成都形成了集聚區。2010年,成都市裝備制造業規上企業達1374戶,完成工業總產值1932億元,規模為全省最大。以節能環保裝備為主的裝備制造業在自貢形成了集聚區。2010年,自貢市裝備制造業規上企業208戶,完成工業總產值485億元,規模為全省第三。目前自貢市正在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節能環保產業),并有望在最近獲批。瀘州在液壓元件制造和工程機械,資陽在機車車輛和石化通用機械方面都有較強發展和配套能力。
3.科技基礎條件得到加強。一是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笆晃濉逼陂g,全省全社會R&D投入年均增幅超過20%,2010年預計達到251億元,是2005年的2.6倍;地方政府科技投入34.1億元,是“十五”末的2.7倍。二是科技創新平臺服務能力增強。“十一五”期間,新增5個國家級、4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共簽訂技術合同694項,涉及資金近1.2億元。全省現有110家國家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4個省市縣級生產力促進中心,25個國家級、省級專業孵化器,4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56個農業科技園。三是科技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通過科技攻關、應用基礎等科技計劃重點支持,形成了優秀人才的團隊效應。全省現有各類科技活動機構1461家、普通高校93所,專業技術人員228.8萬人,科技活動人員28萬人4。
(二)劣勢分析
1.高端價值鏈缺失,產業鏈短,制造服務業發展滯后。在產業資源上,四川裝備制造業還未實現充分有效的產業整合,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程度不夠。長期以來存在產業鏈短,生產成套設備的能力不強,產品鏈延伸度不夠。更多的是從事簡單重復的一般加工配套,專業化技術水平較低。此外,制造服務業發展滯后。與之相關的工程承包、系統集成、設備租賃、提供解決方案、再制造及售后維修、咨詢等增值業務未能得到開展。絕大多數制造企業的服務收入所占比重低于10%,而發達國家的服務收入已經超過50%。
2.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配套能力較弱。在其他條件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運輸是影響四川省裝備制造企業(尤其是重型機械、成套設備等需要大宗運輸的生產企業)布點的重要因素。相對于沿海地區、東部地區,物流不暢、物流成本偏高是四川省裝備制造業發展的一個瓶頸。一般而言,發達國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8%左右,我國約16.7%,四川省約20%。尤其是大件和管道運輸的通道建設明顯滯后于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同時,產業的基礎配套能力較弱。基礎元器件,通用件的自主化程度較低,關鍵零部件、原材料還需要依賴進口。
3.發展后勁不足,缺乏創新能力。鼓勵技術創新,努力掌握核心技術。技術創新是伴隨著高風險的。圍繞產業的科技創新活動目標導向不明,投入產出率較低,成果轉化通道不暢。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不足2%。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設計集成能力較弱,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夠突出,大部分產品核心技術仍受制于國外。產業優勢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加工制造環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且具競爭力的高附加值產品匱乏。
(三)機遇分析
1.全球正在孕育新的技術和產業革命。后危機時期是全球將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調整振興時代。誰抓住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先機,誰就掌握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許多國家出現了再歸工業化和重拾實體經濟的趨勢,經濟發展模式和理念發生轉變,世界產業格局出現新的調整,產業發展重心向新興產業轉移。這為我國裝備制造業承接國際轉移提供了可能性和現實條件,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2.政府給予高度重視,紛紛出臺政策。我國目前處在擴大內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對先進裝備有著巨大市場需求。“十一五”時期,先后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和《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這個行業快速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2010年,國務院通過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四川省頒布了《四川省 “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務院、四川省頒布的政策對振興裝備制造業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下一步從國家到省層面,都將制定政策,出臺專項扶持資金,對裝備制造業來說是個難得的機遇。
3.成渝經濟區或將成為中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四川省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發展階段。特別是“十二五”期間,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經濟區規劃獲批實施、“天府新區”的積極推進、地震災區發展振興規劃的實施,這有利于裝備制造產業抓住有利的政策條件和市場需求,繼續擴量提質,推動產業持續快速增長。2011年,國務院正式批復《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規劃重點支持發展八大支柱產業,建成全國重要的重大裝備制造業基地,這為成渝經濟區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到2015年,成渝經濟區實力顯著增強,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
(四)挑戰分析
1.外部經濟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美國經濟疲弱不堪,歐債危機疑云密布,前途未卜。傳統工業國家正努力擺脫較低的經濟增長率,而增長率較高的新興國家卻不同程度地面臨通貨膨脹、經濟泡沫等問題。外部經濟的不確定性給我國裝備制造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裝備制造產業的生產和銷售增幅大幅下滑,后續訂單急劇下降,企業的資金鏈趨于緊張,使行業整體受到沖擊,其中技術水平低的子行業受到的沖擊程度更大,企業運行難度加大。世界的供給和需求結構都面臨調整的壓力。
2.與其他省市的競爭激烈。面臨著外需持續疲軟、物價上漲壓力較大、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等突出矛盾和困難,各省為了爭取未來發展的先機,都積極扶持本省的裝備制造業。在裝備制造業的建設上,如果各自為政很容易在短期內形成布局雷同、重復建設、產能過剩和低層次的競爭。
3.高端裝備制造業核心關鍵技術及知識產權不足。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我們面臨的貿易摩擦可能會增多。這些不僅會加劇國際競爭,而且可能延緩高端產品向我國的轉移,加大控制一些關鍵領域對我國的技術輸出。近年來,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利用技術優勢,從研發和市場兩端牢牢控制產業發展,我國裝備制造業產業發展仍然面臨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知識產權不足且分散的艱巨任務。如中國風電的發動機和葉片專利、大規模儲電專利和混合發動機專利等,大多掌握在美、日、歐等發達國家手中。
二、運用SWOT矩陣制定策略
根據以上SWOT分析法的定性分析,可得出關于四川省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戰略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四川省裝備制造業的SWOT分析矩陣表
四川省裝備制造業正處于盤旋上升期。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產業技術的不斷創新,裝備制造產業正在歷經重大變革,“高、大、精、尖、套、集”的趨勢化態勢越來越明顯。在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優勢,克服劣勢,抓住機遇,避免威脅。緊緊抓住產業承接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機遇,夯實基礎,培養產業競爭新優勢,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一是大力推進產業布局調整,引導優勢資源向“3+9”工程5集中。既抓規模擴張、做大總量,又抓結構調整、提升質量,實現“量質齊升”。突破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一批大企業大集團。培育一批能夠帶動產品鏈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形成一批產業旗艦。
二是積極引導配套發展,推動大中小企業和重點產品鏈協作配套。要建立健全裝備制造產業省內配套體系,積極推動專業化生產和社會化協作,指導和推動裝備制造企業尤其是主機廠和零部件生產企業開展合作。鼓勵主機企業向基礎零部件企業投入資金和技術支持,重點培育發展快、市場前景好、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的專業化零部件生產骨干企業。要積極搭建多形式的供需對接平臺,發展完善省內配套市場。
三是承接產業轉移,引進一批關鍵環節重點項目。要以國內外裝備市場需求為基礎,集中力量引進一批彌補重點產品鏈關鍵缺失環節的大型合作項目,提升重裝產業制造能力和制造規模。同時,以技術合作為主要手段,集中力量引進一批實力雄厚、帶動能力強的國內外知名裝備制造企業到四川建設研發中心、制造基地、管理營運中心和地區總部,為四川裝備工業注入新的活力。
注釋
{1}SWOT分析法是一種在戰略管理領域中被廣泛運用的戰略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表現為構造SWOT結構矩陣,為戰略決策提供依據.
{2}本文數據如無特別說明,均來源于四川省統計年鑒2010.
{3}來源于四川科技信息網http://www.scsti.org.cn.
{4}《四川省“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1.
{5}“3”即指德陽、成都、自貢三大裝備制造基地;“9”是指清潔高效發電設備、重型機械及容器、石油天然氣鉆采輸送裝備、軌道交通裝備、工程施工機械、節能環保裝備、航空航天裝備、智能制造裝備、民生用機械設備等9大重點產品鏈.
參考文獻
[1]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四川省“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Z].http://www.sc.gov.cn.
[2]李曉鋒、王雙雙,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競爭力的識別與培育——以天津市新能源產業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6.
[3]陳曉永、張會平,河北省戰略性新興出于SWOT態勢分析,[J].經濟論壇,2011.10.
[4]包山連,金融危機下遼寧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的機遇與威脅,[J].商品與質量,2010.7.
[5]趙勇,對南京新興產業發展的SWOT 分析及對策研究,[J].產業研究,2011.1.
基金項目:本文是四川省教育廳2011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1SB111。
作者簡介:南楠(1978-),女,四川成都人,講師,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