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怡娜
摘要在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理念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與過程參與得到倡導和鼓勵。但是,現實表明,職校英語教學存在諸多困境,如方法困境、學生參與困境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抑制了學生參與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了職校英語的教學質量。為此,我們應轉換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式,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輔材料,有效探索符合職校學生語言基礎和學習特點的教學體系,使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和知識的探索者,促進職校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英語教學困境對策
1 職校英語教學困境分析
(1)教學方法困境。首先,教學方法單一而傳統,且難以做到因材施教,無法適應職校學生英語知識基礎薄弱的現實。一方面,能讀高中的同學假定是相對在初中學習中上水平的學生,那么進入職校學習的大部分學生,他們的文化基礎知識一般不如專科生,更比不過本科生。并且,職校學生的共同特點是英語基礎知識薄弱,要想學好英語,對他們而言可謂困難重重。另一方面,就職校學生本身而言,他們的英語基礎不但薄弱,而且英語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參差不齊。一般而言,職校英語老師缺乏對學生差異性的深入了解,即對其學習心理、認知規律、學習中的薄弱環節等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不能給學生提供自我評價、學習策略訓練等方面的有效指導,因而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能有效帶動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不能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所以,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性需求。其次,缺乏有效的教學引導手段和學習技巧指導。一般而言,職校學生英語學習容易形成兩個極端:一部分學生英語水平高些,產生盲目樂觀情緒,熱衷考級;而另一部分學生則因為自己英語水平低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對他們而言,學習英語純粹是為了應付考試和按時拿到畢業證而已。這就說明,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對自身缺乏清晰而完整的自我認識,老師也缺乏有效引導。所以,老師在這方面應負有責任,老師們習慣于講解課文,沒有以培養優秀人才作為教學出發點。同時,職校英語教學中缺乏有效的學習技巧指導。對于學習英語來說,學習方法非常重要。眾所周知,英語學習的基礎是單詞量,許多學生都是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單詞,其結果記得快忘得也快,學習效率低下。這樣,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興趣被逐步消磨。由于英語詞匯量不足或太少,造成英語口語、閱讀、聽力和寫作都受到嚴重影響,水平無法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忽視對學生學習技巧和方法的指導,最終導致學生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2)學生參與困境。由于教學方法單一、傳統,在一般教學進程安排中,以“教師中心”的安排在教學理念、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學生缺乏參與課程設計、課程教學和課程評估的科學途徑和方式。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的學習主體感和參與積極性被消磨殆盡,最終導致學生失去了英語學習興趣。
(3)師資困境。主要表現在師資力量不足和師資進修培養不足兩方面。近年來,職校的招生規模在不斷擴大,學生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在這種背景下,職校存在師資不足問題,為進行靈活快速補充師資,兼職教師和合同制教師成為許多學校的重要教學力量,但是,這些老師流動性較大,隨機性強,影響師資隊伍穩定和英語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同時,調查顯示,職校給年輕教師提供的提升教學能力的進修機會太少。由于師資不足,每個教師的工作任務非常飽滿,即使有進修機會,也很難擠出進修時間。
(4)硬件建設困境。首先,適宜有效的教材編寫不足。教學方法的困境一定意義上而言也是受教材編寫水平不足所累。當前,職校英語教材多種多樣,但都是按照傳統方式或方法匯編而成,內容設計缺乏趣味性和知識性的統一,難以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激發學習興趣。有些教材的特色在于題材經典,用詞地道,文化背景充實。但教材版本修訂跟不上,內容缺乏與時俱進的東西,這就讓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與動力。所以,要找到或編寫和學生水平相匹配的教材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其次,教學設備建設不足。現實中,許多職校缺乏多媒體教學設施,英語教學硬件設備支撐不足,使得需要借助設備來進行教學的內容無法呈現。目前,雖然國家非常強調職業技術教育,但由于許多配套制度建設滯后,體現在資金上就是投入不足,使得許多職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徘徊不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2 消解職校英語教學困境的對策
(1)轉換理念,調整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我們應該踐行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程教學體系再造,改變“填鴨式”式的灌輸教育模式,真正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創造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的有效渠道。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應該重新定位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使學生處于教學環節的中心點,形成教師和學生間真正的教學相長。
(2)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職校英語的教學水平。首先,應該構建與學生規模和教學規模相適應的師資隊伍,通過招聘引進和委托培養等方式擴大師資,提高水平。其次,加強在職教師的進修提高,使師資隊伍成為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擁有較高實踐能力的高素質隊伍。相對于專科英語教師和本科英語教師而言,職校英語教師必須具備很強的教學能力、導引能力和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需求。同時,應該多組織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研討會,分享彼此的教學體驗和心得,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更好地優化提高教學水平和綜合教學能力。
(3)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輔資料。對于英語基礎較弱的職校學生,老師必須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流程。此外,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應根據學生英語基礎和能力水平選擇難度適中、適宜的教輔材料,并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反饋在教學內容和方法環節上做出相應的使用或調整。此外,由于英語是一門承載了數千年西方文化發展歷史的語言,需要我們從語言表達的內在規律、知識的內部聯系、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的角度進行更新,通過挑選、組織、重構,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存量,培養職校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教學參與積極性。同時,根據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差異性,嘗試構建多層次教學模式。總之,必須創造有效渠道使得學生可以進行選擇性自主學習,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慢慢恢復和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