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國務院28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會議確定了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的十二項主要任務。此決議一出,引發市場熱議,有媒體的財經名嘴說,好則好,只擔心會不會像國36條一樣,落個有名無實。我看法向左,溫州本來在金融領域已經展開各式各樣的創新嘗試,運行模式,甚至監管智慧早已成熟,如今不過是地下轉地上罷了。此舉意義在于,溫州模式一旦得到承認,等于間接默許全國其他地方向其學習,從而為以后全面推廣奠定基礎,這符合我國漸進式的改革習慣。
這是個大事,但我作為個二級市場的小人物,最關心的還是這件事對股票有什么影響。我立即聯想到了另外兩件看似無關的事情。一是在晨星頒獎的現場,有位同樣得獎的基金經理提出,我們以前經常使用的一個衡量流動性寬松程度的指標——M1、M2,在2011年以前10年中和股市的相關性是非常強的,但在2012年1月份和2月份發生了很強的背離趨勢。這點我非常認同,其實我們在去年就發現了端倪,自從央行提出用“社會融資總額”來作為新的調控目標后,這個趨勢在去年下半年就日漸明顯。
二是我在深圳做投資策略報告時,發現銀行對于如何留住高端客戶很焦灼,自從去年鋪天蓋地的高收益、高流動性的銀行理財產品占據客戶的心之后,銀行就很難把客戶重新引導回性價比比較差的存款上去了。而競爭壓力比較大的私人銀行不得不現在就開始思考開發更多的新產品,用產品而非存款來留住資金。
這幾件事聯系起來看,股市的經驗性數據的有效性當然需要重新思考。由于以往我國主要以銀行體系的間接融資為主,所以M1、M2當然對市場流動性的指標意義很強。但隨著最近一兩年,金融領域的各項改革推進,今后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并重的大趨勢不可擋。股市經驗性數據當然也需要“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