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湖南扶貧調查組長魏琦帶領全組成員現場考察了解永順縣吊井鄉某村民自辦的蚯蚓和石蛙繁育基地,圖為該村民展示蚯蚓繁育成果。
2月11日至13日,赴湖南扶貧調查組到湘西州永順縣松柏鎮湖坪村進村入戶調查,三條標語引人注目。
第一條標語:“煙葉標準化記心頭,增收致富不用愁。”村會計劉祥發是1981年出生的“80后”,“煙齡”卻有5年多,屬于村里的技術能手,給我們詳細介紹了煙葉標準化種植流程。2006年煙草公司在村里建了大棚,每年過了正月十五都會派技術員來搞集中育秧。大約75天后,技術員通知村民集體領苗,同時講解栽培、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要求。從4月底移栽到8月底收獲,只要一個電話,技術員就會及時到位進行指導,農民“種起來心里踏實”,收成“穩定得多”。
第二條標語:“在家種煙能致富,父母子女可照顧。”村民劉昌明家有7口人,老母親雙眼失明,老父親體弱多病,還有3個孩子,最大的才上初中,兩口子無法外出打工。2011年,劉昌明種了5畝優質稻、3畝苞谷、10畝烤煙,種田收入3.3萬元;種田成本1萬元,父母治病花去2000元,兩個娃娃學費(包括伙食、住宿或校車)7000元,買農機等其他支出5000元,剩下9000元勉強維持7口人的家用,還借了點債。劉昌明說,如果不是種煙葉,“家里過不下去”,他表示今年要再種幾畝煙葉,到那時“日子就平衡些嘍”。
據劉昌明介紹,湖坪村有100多青壯年每年9月至次年3月到浙江編藤藝品,3月回到村里種一季煙葉,收入比打工低不了太多,還能和父母孩子團聚半年時間,比常年在外打工的要好得多。
第三條標語:“2012年煙葉收購價比去年增加20%。”調查組了解到,去年煙葉收購價達到10—11元/斤。全村在穩定水稻面積的同時,煙葉種植面積已達到1400畝,人均純收入超過了6000元。向水蘭大媽給我們算了一筆賬:每畝煙葉的苗錢是35元,機械整地是60元,地膜和肥料的套餐374元,熏烤用煤300元,打藥50—100元,如果自家投勞,一畝地的直接成本是800—900元,去年每畝地產煙葉400斤、每斤平均10元,凈掙3000多元。
快要離開湖坪村時,村長彭善平信心十足地談起村“兩委”班子確定的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村將形成“123”產業,即人均1畝稻、2畝煙、3畝桃,年人均純收入由6000元增加到1.5萬元,實現脫貧致富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