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毅

美國從來自詡為一個倡導自由貿易的國家,美國總統奧巴馬上月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高峰會議前夕,警告中國大陸,必須在國際貿易和保護財產權方面“按照游戲規則”。國際貿易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是公平貿易,這個原則當然為中國政府所接受,但是此刻到了考驗美國政府的時候,不知道美國是否言行一致,先不忙下結論,畢竟還要察其言觀其行。
SolarWorld公司采取雙重標準
今年10月19日,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 公司(以下簡稱“SolarWorld”)聯合其余6家隱匿身份的美國光伏電池廠商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對來源于中國的晶硅光伏電池產品提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分別于10月19日和11月8日予以立案。SolarWorld作為原告,理直氣壯地提出多項指控,然而這個“受氣”的原告真實情況如何呢?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采集歐美政府公文、媒體報道得到的數據表明,這個堂堂原告竟是比中國光伏企業接受的補貼還多。
2007年,SolarWorld在俄勒岡州新廠項目中接受了總額約為4300萬美元的稅收優惠和公共補貼,具體包括:俄勒岡州戰略儲備基金對員工培訓的補貼100萬美元,公司所得稅抵扣1100美元,因在俄勒岡州Hillsboro市現有廠房邊建立新物流、分銷和生產中心而接受的稅收抵扣1945萬美元,因在指定“企業區”設廠而對新裝設備享受最高至5年的財產稅豁免1150萬美元。不完全統計表明,SolarWorld及其德國子公司在歐盟也接受了多種形式的政府資助,其金額不少于1億3690萬歐元。2011年3月,歐盟委員會依據歐盟國家資助法規,批準對Solar Factory GmbH(SolarWorld AG的子公司)支付1875萬歐元的地區投資資助,以用于在德國弗萊堡市生產太陽能組件。2011年7月,歐盟委員會批準對Deutsche Solar AG(SolarWorld AG的子公司)支付4500萬歐元的地區投資資助,以用于在德國弗萊堡市生產太陽能硅片。2003年5月,歐盟委員會批準對SolarWorld AG支付7315萬歐元的合作研發贈款,以用于一個整合型太陽能組件生產工廠的建設。
中國光伏企業受到政府補貼的情況不明顯,但“我們行業協會提出來的,SolarWorld在歐美受到的補貼這都是板上釘釘的,每一款都是有歐盟的政府文件作出支持的,所以我們說話是不打誑語的”。事實上,長期以來美歐各國均客觀上存在著對本國綠色能源產業給予各種形式的支持。而與美歐各國相比,中國政府對光伏產業的支持要少得多。據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介紹,阿特斯在中國購買土地使用權是要支付市價的,它獲得銀行貸款的話,也要支付市場價格的利率,即6%~7%,如果考慮人民幣升值的話,中國企業支付的利率可能高達10%,這遠遠高于歐洲、美國的銀行利率。面對SolarWorld公司在歐洲和美國接受過大量的援助事實,瞿曉鏵表示,“我們中國企業并不反對政府對太陽能企業的補助和支持,我們是歡迎和支持的,但是我們非常遺憾地看到,SolarWorld公司在這個問題上在對人和對己上采取了雙重標準。”
中國光伏競爭優勢≠成本優勢?
近年來,中國光伏產品對美出口不斷擴大,因其性價比高、技術先進、優質可靠,得到美國大型用戶及普通消費者的歡迎。面對這令人啼笑皆非的倒打一耙,中國光伏企業團結一致共同面對。“中國光伏企業對該“雙反”調查申請表示強烈反對,認為該申請是對中國光伏產業及光伏產品對美出口現狀的歪曲,而且任何最終可能實施的貿易限制措施必將對中美兩國綠色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及消費者利益造成嚴重損害。”11月29日下午,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牽頭,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中國光伏企業聯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就美國對中國太陽能產品進行“雙反”調查澄清事實、表明立場。
“中國領先的光伏企業都是清一色的民營企業,根本沒有政府的‘小灶可吃。”英利董事長苗連生說,“我們之所以能在美國獲得商業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在市場競爭中取得的優勢,而不是所謂的低價傾銷或政府補貼。”他認為,中國光伏產品的競爭優勢,來自近年來光伏產業鏈在中國的集聚發展、中國光伏企業較高的管理水平、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規模優勢及具有前瞻性的商業策略。“就拿英利來說,我們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具有明顯的質量控制與成本控制優勢,非硅成本、單瓦耗硅兩項指標全球最低。通過持續創新,我們的多晶電池轉換效率從2007年的15%提升至16.5%,多晶電池成品率從2007年的92.9%提高至97.3%,電池價格和發電成本大幅降低。”
與會的中國光伏企業均持這樣的看法,尚德董事長施正榮表示,“中國的光伏企業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長的,之所以能夠成功,得益于中國政府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政策的一致性、透明性和持續性,很多人提出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得這么快是不是中國光伏產業享受了特殊的額外的輔助,這種問題不存在。”和苗連生觀點相似,他也認為中國光伏產業之所以發展的快速,只是由于中國企業家對市場的敏感性和中國企業家10年來對光伏市場的把握,在光伏產業鏈的建設,技術的開發進步,規模的發展速度上搶先了一步,加上優秀的管理使得中國光伏企業在成本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
正視全球光伏市場變化
據了解,當數年前中國光伏企業對美出口量很小、競爭力很弱的時候,美國光伏企業并沒有提起“雙反”申請。近年來,中國光伏企業的競爭力迅速攀升,部分美國本土和歐洲在美光伏企業無法適應這種新的市場競爭形勢,才求助于“雙反”調查。對此機電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貴清樂觀看待,“中國光伏企業以積極的心態應對此次調查,認為這客觀而言是對中國光伏企業在美日益增強的市場競爭力的認可與反映。”
顯然SolarWorld公司并不愿意這樣看,然而僅憑自身實力卻又無可奈何,根據美國光伏工業咨詢機構PHOTON CONSULTING的數據,SolarWorld的光伏面板生產成本一直大大高于中國的主要三家制造商(尚德、英利和天合),而且中國廠商也沒有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進行銷售,因此“傾銷”指控是根本站不住腳的。作為一家去美國投資的德國光伏企業,拿了美國政府的財政補貼可是卻沒有做到當初的承諾,這一點著實令其尷尬。病急亂投醫胡說中國光伏企業搞傾銷也就可以理解了。
王貴清表示,中國光伏產品產業的發展推動了全球光伏產業供應鏈的發展。作為光伏產品生產的關鍵原料,全球多晶硅產量從2004年的不足2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16萬噸。中國光伏生產企業所使用的原材料和設備大部分由美國和歐洲等地進口。為生產光伏產品,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20多億美元的多晶硅、EVA、漿料等原材料。中國生產企業在2010年從美國進口的設備及支付的技術轉讓費不少于30億美元。
面對“雙反”調查,英利董事長苗連生形象地做了一個比喻,SolarWorld公司提出“雙反”調查的情況就像兩個人在練長跑,本來速度都差不多,但是跑著跑著其中一個因為懶不鍛煉,讓另一個超過他去了,結果他非說跑得快的人吃了激素。這實在是有些滑稽。
“部分歐美企業在某些方面業績不佳,其根本原因在于對市場發展機會作出了誤判,不能把中國同行當替罪羊。”天合董事長高紀凡說,2009至2011年全球光伏產能大幅增長,超過了市場現實需求。部分歐美光伏企業因政府激勵減少、投資決策不合理及缺乏產業規模而陷入競爭劣勢。
這本是市場競爭中的正常現象。無法正視中國光伏企業在全球光伏市場中的崛起,又高傲地不去探究自己的問題,這就是部分歐美光伏企業的真實寫照。
SolarWorld公司失道寡助
美國光伏產業從中國光伏電池和組件對美出口中受益很大,因此對SolarWorld公司的申訴表示了強烈反對。美國光伏產業已組建了名為“平價太陽能電力聯盟”(CASE)的組織,其成員包括101家美國企業,涵蓋美國光伏產業鏈的各個環節。CASE成員公司指責SolarWorld的行為將破壞全球光伏產業幾十年來取得的進步,威脅美國的數萬就業機會,并強烈要求SolarWorld撤回申請。
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表示,美國的太陽能行業組織在這方面做過調查,從現在公布的數據來看,美國了解這個行業或者身處這個行業的企業絕大多數是支持自由貿易的,并反對SolarWorld這樣的做法。
王貴清認為,此次“雙反”調查的領頭申訴方SolarWorld是一家德國公司在美子公司,并非美國本土企業,而其他6家申訴企業甚至從未公布其身份。“因此,此次‘雙反調查的申訴企業只占美國光伏企業的極少一部分,并不能代表美國主流光伏企業的立場。”
實際上,“申訴方SolarWorld公司并未受到損害,相反一直處于盈利狀態,并不斷擴大產能、產量和出貨量。”據盛德國際律師事務所李磊律師介紹,2010年SolarWorld公司取得“全面盈利”,而2011年上半年也增長強勁。其減少加利福尼亞工廠雇工是為響應俄勒岡州優惠條件,將生產移至希爾斯伯勒。SolarWorld公司2011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2011年其在美國雇工增加了11%。
瞿曉鏵特意提到,SolarWorld公司指控中國光伏企業有一項是中國國開銀行為中國光伏企業提供大量貸款,真實情況是中國有些企業,喜歡和銀行簽一些意向書,而把簽訂這個意向書的意義描述的很大,實際上并不是這樣,所謂“提兵十萬,號稱百萬”,這實在是中國國情所在,這樣的國情,SolarWorld很清楚知道中國企業沒有拿到這么多貸款,它是故意把國開銀行提供貸款意向這個數字提出來,混淆視聽,僅此而已。
現場其他中國光伏企業代表表示,光伏是造福全人類的產業,中國企業不遺余力的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在這個層面上,中美企業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現在以SolarWorld為首的一小撮沒有競爭力的企業為了保護他們自己的沒有競爭力的利益,來傷害全人類的利用清潔能源、建設美好地球這樣偉大的事業,的的確確違反了社會發展的前進潮流。
可見中國光伏企業堅信其在美商業成功來源于公平競爭,而非不公平貿易做法。因此,有信心積極應對“雙反”調查,并將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中國光伏企業表示將繼續致力于維持并提高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向美國市場提供性價比高、技術先進、優質可靠的光伏產品,并為促進美國和全球光伏能源市場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現在球在美國政府的腳下,是選擇堅持他們一貫倡導的自由貿易,還是采取雙重標準,對事實置若罔聞樹立貿易壁壘,這也許是一個艱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