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花
作為《源流》雜志的特約記者,我深深地感到,做好老區宣傳工作,對于促進革命老區建設至關重要。而要做好新時期老區宣傳工作,首先要知老區、懂老區、愛老區。回顧近年來自己探索與實踐老區宣傳工作的經歷,我深深體會到“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滿情真情是做好老區宣傳工作的前提
南雄是原中央蘇區縣。我生于南雄老區這片熱土,從小就聽長輩講南雄老區的故事。其中有毛澤東同志曾四次到南雄,并親自指揮了著名的“水口戰役”等,傳頌于南雄鄉間的陳毅領導的三年游擊戰并寫下了著名的詩篇《梅嶺三章》也發生在南雄。正是較多地了解南雄老區的革命歷史,和通過閱讀中國現代革命史,讓我更加全面地了解土地革命、抗日戰爭的血與火的歷史,特別是近幾年來我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南雄老區工作,使我對革命老區在中國革命斗爭史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認識更加深刻,對革命老區更加熱愛,對老區人民的感情也越來越深。正是這種發自內心的對革命老區和老區人民的深厚感情,激勵著我積極參與到老區宣傳工作中。
認真履職是做好老區宣傳工作的基礎
南雄有208個行政村,90%以上是革命老區。老區工作要做好,更要宣傳得好,讓更多的人了解老區、認識老區,支持老區的發展。2010年,擔任新聞秘書以來,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寫作等方面的特長,為宣傳老區多做一些工作,不辜負組織的安排和期望。正是“為老區建設鼓與呼”這份責任的驅動,使我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老區宣傳工作中。與此同時,我也為我市老促會會長朱雄、常務副會長林樹雄等領導情系老區、敬業奉獻、創新開拓的精神所感染,感受到做好老區宣傳工作,對于促進老區經濟發展、老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以及老區和諧穩定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我深刻體會到,只有帶著感情走基層,加大老區民生報道分量,增強采寫老區群眾故事力度,才能更好地服務老區人民,才能出精品。
領導重視是做好老區宣傳工作的保障
今年四月,謝總帶領《源流》雜志社的記者們走進南雄老區,為我們推出了主題為“中央蘇區縣南雄”的系列報道,對南雄老區的革命歷史、老區建設和發展作了全面報道,不僅有效地宣傳了南雄老區和老區工作,而且激發了老區人民建設老區的熱情和干勁,也引起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對南雄老區工作的關注與支持。這也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做好老區宣傳工作,營造“老區優先”的輿論氛圍,對于促進革命老區建設,作用確實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我市也非常重視老區宣傳工作,朱雄、林樹雄兩位會長把南雄的“筆桿子”集中起來組建了通訊員隊伍,并經常召開老區宣傳工作座談會,交流經驗,對年度優秀通訊員進行表彰獎勵。我感到,老區宣傳工作,絕不是一種“虛功”,而是一項實打實的工作,它對于弘揚老區光榮革命傳統,展示老區良好精神風貌,激發老區人民建設老區的熱情,喚起社會各界關心和支持老區建設的責任感,都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的。
常言道,有付出,就有所得;有耕耘,就有收獲。通過近幾年來在老區宣傳工作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我不僅得到了鍛煉,而且參與老區宣傳工作的熱情也越來越高。今年,我被《源流》雜志評為優秀特約記者。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源流》雜志領導的熱情指導,也得益于南雄老區工作卓有成效的開展。作為一名黨的新聞宣傳工作者,我為自己能給老區宣傳工作干點事,為促進老區建設出點力而感到欣慰和自豪。我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和參與老區宣傳工作,更加熱情地為促進老區建設與發展鼓與呼,在老區宣傳工作中力爭有新作為,為促進老區建設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