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巖
摘 要:引入游戲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創新,游戲這種生活化的活動形式被移植、固著于體育教學之中,并作為其中的主要元素被充分放大和應用,從而表現出諸多的特征,對于促進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解決體育教學中的矛盾問題,完善和發展學生主體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主要探討了體育游戲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教學改革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b)-0160-01
體育游戲的身體操作性、競爭性、自主自足性、趣味性、規則性、變通性、虛擬性等功能,能全面滿足人的身心和諧發展。由于它的簡單易行,趣味無窮,能使參加者感到輕松、歡快。將體育游戲應用于體育教學之中,構建游戲化體育教學模式,將是體育教學理論的有益嘗試和創新。
1 游戲化教學的意義
1.1 體育教學效益
提高教學效益是每一種教學模式所追求的目標,在體育教學中更應合理地配置教學資源,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最大限度地尋找最優化的教學方案。但長期以來,體育教學效益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無論是快樂體育教學還是成功體育教學,都沒有將體育教學效益充分體現出來,而是追求師生的喜樂和隨和,缺乏體育教學應有的嚴謹和穩重。游戲化體育教學模式能夠解決教學效益和松散隨和的矛盾,它是游戲情境的再創造,這種再創造具有科學的結構聯系,更具有全方位的影響和更顯著的教育功能。
1.2 健康第一
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是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進人新世紀以來,健康概念逐漸從單維的體質健康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道德健康等多維健康目標發展。體育教學不僅要滿足學生的身體健康的要求,還要滿足學生心理的正常發育,社會適應能力的鍛煉和增強;不僅要滿足學生當前的學習和生活,更要促成學生終身體育和終身健康的形成。游戲化體育教學模式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導下,面向每一位學生多維健康發展,以游戲化的、潛移默化的方式,滿足學生的需求,使每一位學生受益。
1.3 游戲情境
體育教育和教學也同樣表現出對學生日常生活的疏離,并且至今還在所謂的現代體育的引導下糾纏不清。游戲化體育教學采用游戲情境模式,把體育還原于學生的生活過程,通過體育游戲去實現人的完滿生活。游戲情境的開發和利用,可以幫助學生天性的回歸,也是體育教育的生活回歸。體育教學內容一旦融人游戲的成分,就會增加許多游戲的性質和特征。貼近學生生活的體育游戲在塑造身體、心理以及社會生活適應性等方面往往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體育游戲的開放性和主體性,給予學生更多的鍛煉機會,可以讓他們得到多方面的體驗。從另一個角度講,多維指向還指教學模式的橫行結構和縱向程序的連接。
2 體育游戲化教學的實施
游戲化體育教學的基本過程是針對體育教學目標,按照體育教學規律實施教學內容的過程。在游戲化體育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主要將教學內容按照游戲形式串聯起來,在整合多個游戲活動進程的基礎上,一般將教學過程分為導入階段和實施階段。
2.1 導入
將學生引入教學的情境之中,為教學內容的實施做好準備。在一般的體育教學中,導人階段主要由教師帶領學生做一些體育運動的熱身操,或引導學生自由活動,學生對接下去的教學內容全然不知。這種傳統教學的準備階段或導人形式,具有明顯的嚴肅性,在操作上顯得十分呆板,往往效果不盡理想,即體育課還沒有開始,學生就已經失去了參與的熱情。游戲化體育教學致力于學生興趣的開發,喚起學生對運動的熱情。在游戲化體育教學的導人階段,一般采用啟發性的體育游戲活動,從實現多元體育教學目標的需要出發,將學生引入積極參與的境界,自然地打開學生體育練習的渴望之門,以這樣一種活潑而理性的方式去準備體育技能的人格化學習。作為導人的啟發性體育游戲活動,時間一般為2~3分鐘,在負荷的安排上應注意游戲活動的適宜強度,可以聯系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力爭照顧到每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熱身,在歡愉中提高他們的參與動機水平。同時,游戲的內容必須與下面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密切相連,使學生的熱身具有針對性;而游戲的過程和結果要具有啟發性,體育教師應該在游戲結束后,及時詢問學生的感受和愿望,運用語言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2.2 實施
在相對開放的游戲化體育教學的基本目標下實施體育教學內容,達成體育教學目標的主要階段。游戲化體育教學在游戲情境中展開對學生體育與健康的知識、技能的傳授,并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情感的教育。在具體的實踐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一個互動的整體,在某一水平上共同完成體育課程的某一個和幾個領域的目標,也是師生共同的創造性活動。具體來說,在這個實施階段中,教師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即師本概念,由此轉化為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即生本概念,是學生不斷豐富經驗的自主的再創造活動。這種再創造活動的關鍵是教師的啟發和引導、學生的主動和遷移。對教師而言,啟發和指導是游戲化體育教學的原動力。
啟發學生,正確地指導學生,真正做到“教為不教”,達到“傳道、授業、解惑”的效果。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控制能力是達到教學效果的又一個重要因素。教師的創造性往往體現在控制教學的過程之中,創造性地控制游戲活動以及游戲化教學步驟,是對游戲實踐的再創造,也是對課程與教學理念的創造和升華。因此,對教師來說,游戲化體育教學的實施階段是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整合,更是教師成長的切實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也是游戲化體育教學的一個主體。對學生而言,主動和遷移是游戲化體育教學的加工器,體現游戲化體育教學生產性的一面。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體育游戲的開展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游戲的娛樂性和挑戰性將所有學生的參與熱情迅速提高。
3 結語
游戲化體育教學程序設計,是游戲化體育教學能夠順利實施的一種保障性設想,是對教學思路的具體描述。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可以更清晰地實踐游戲化體育教學的理念,安排和控制好體育教學的進程,甚至可以對體育教學的效果有一個預先的設想,以調整和改進教學思路,使教學過程沿著教學目標規定的方向進行。與傳統體育教學相比,游戲化體育教學程序的設計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師必須在充分理解游戲化教學思想的基礎上,對游戲資源和教學任務、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整合和把握。
參考文獻
[1] 高凱.談體育游戲化教學[J].丹東師專學報,2003(3).
[2] 扈大威.體育游戲化教學例談[J].體育教學,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