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教學對于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具有重要作用。網絡教學模式可以有多種分類。局域網和因特網這兩種教學模式在高校中較為常用,它們有助于教師與學生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實現互動,具有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性、資源共享性、較強的交互性和大量的資源需求等特點。因此,探討網絡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的過程及效果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網絡教學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學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b)-0180-01
所謂網絡教學是指教師通過計算機網絡這種媒體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獲取學習的知識。在網絡教學的過程中,參與者能更容易的拓展思維,能更便捷快速的實現溝通。對教師來講,提升了駕馭課堂的能力;對學生來講,提升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能有針對性的滿足自己對知識的渴求。[1]
1 國外網絡教學現狀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計算機網絡不斷發展,局域網、校園網、互聯網用于網絡對于改善教學效果,提供更適應學生的個性化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國際潮流。
1.1 WebQuest
WebQuest(網絡探究學習法),是由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教育技術系兩位教授伯尼·道奇(Bernie Dodge)和湯姆·馬奇(Tom Marcli)首創。其主要方法是在網絡環境下,有教師引導,以一定任務驅動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其主要作用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習合作處理不很明確的信息。這種學習方式提倡學生通過網絡,直接訪問專家、搜索數據庫、了解最新報道然后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2]
1.2 RONSUB
RONSUB(問題解決網絡系統),是澳大利亞的艾迪斯·卡溫大學(Edith Cowan University)開發的一套教學系統,這是專門針對協調和管理基于問題的網絡學習環境。該教學系統的亮點在于把學習某門課程的學生分成討論小組,各小組通過計算機網絡搜索資源并加以整理,然后自行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并把解決方案在信息公報欄貼出,供教師和其他小組閱評。RONSUB教學系統在協調基于問題的網絡學習環境和教學、學生管理方面有著很突出的效果。
WebQuest和RONSUB能夠有效地發揮網絡的互動特性,激發學生參與網絡教學的動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
2 基于局域網的教學模式
2.1 多媒體網絡教學的教學模式
多媒體共用網絡教學是將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相結合,通過計算機網絡作為媒介,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新知識轉換成主動的構建知識體系,從而更系統的掌握學習內容,使教學管理變得更為簡單化的一種新型教育技術。多媒體網絡教學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結合體在現代教育學中的突破性應用。
2.2 多媒體網絡教學的教學模式的特點
(1)互動式教學的實現
(2)擴大課堂范圍
隨著在校學生人數的增加,集中教學更加必要。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為教師上好學生眾多的集中教學課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式。
3 基于Internet的教學模式
3.1 Internet教學模式
(1)個別學習模式:
個別學習者可以通過萬維網查詢和閱讀在線數據庫中成型的信息,調用在網絡上教學軟件,通過教學軟件模擬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種模式的特點可以在接入互聯網時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者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隨時在網上查找、下載學習內容或向教師請教。自主發現的學習方法正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從問題的不同時間、角度來學習的方式。為了克服其自身存在的弊端——“缺乏實時的交互性”,學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向教師提問,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從而實現師生交互。
(2)一對一學習模式:
遠程教學過程中的“一對一”關系定義是指師生或學生之間一對一的關系。
師生之間一對一的學習模式指師生之間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實時的多媒體交互。教師可以一對一的對學生從教學大綱的角度進行具體指導,使學習過程的針對性將更加凸顯,效果更好。
學生之間一對一的學習主要是實現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的相互協助,即兩個學生對一些共同感興趣的難題通過公用網絡設備和一些相關的應用程序交互討論,共同進行學習過程。通過學生的角色轉換,加入了學習伙伴,使學生更容易的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是學生能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識,更全面的吸取別人的經驗。學生相互之間可以進行總結和自述,從而進一步鞏固新知識,培養了的學生互助精神。
(3)多對多學習模式:
在多對多的學習模式中,模式創建者的主要目的是以構建全方位的虛擬學習空間為主。在這種學習模式中,除了實現一對多模式中教師與多個學生之間的交互外,還可以實現學生之間的一對一、多對多交互。學生可通過同步模式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同步協作,展開更加廣泛的合作,學生的自學能力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還有利于學生之間團隊意識的增強。
在多對多學習模式中,也包含著學生自主的個別學習模式、教師對學生的一對一模式、教師對學生的一對多模式,是以上幾種模式的有機結合體。
3.2 Internet教學模式的特點
①教師的網上教學能力強,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凸顯。
②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師生雙方可以在時間、空間上靈活度有所提升。
③學生的自學能力、自主學習意識增強,真正的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
④教學雙方擁有一個多媒體化的、全方位的虛擬學習環境。
⑤教育教學過程的投入相對較低,效益較高。
網絡教學現在已經在很多的高校中盛行,大家對網絡教學的優點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參與者在網絡教學的過程中,能用到更開闊的思維模式進行更簡單的實時溝通。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提升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不僅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更能有針對性的滿足自己對知識的渴求。
參考文獻
[1] 魏立榮.WebQuest_網絡環境下的探究性教學模式研究軟件導刊,2010,9.
[2] 劉達明.高職院校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1(5)。
[3] 袁一達.我國高等學校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教育信息化,2006(21).
注釋
[1] 劉達明.高職院校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1(5).
[2] 李新亞.運用WebQuest促進網絡教學互動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0(12)(下半月).
[3] 袁一達.我國高等學校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教育信息化,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