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如
摘 要:本篇根據(jù)初中英語課,詞匯教學,聽力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結(jié)合實際教學反思,總結(jié)了一些心得,希望在不斷的探索中,讓教學環(huán)節(jié)更高效,更具有科學性。
關鍵詞:詞匯教學心得聽力教學心得閱讀教學心得寫作教學心得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a)-0177-01
1 詞匯教學
1.1 根據(jù)詞頻分類教學
由于工作在外國語學校,使用的教材是‘Look Ahead——《展望未來》學生用書。詞匯教學一直是《展望未來》教材中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由于詞匯量大、詞匯難,面對大量的內(nèi)容和緊迫的時間該如何取舍一直困擾著我。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能根據(jù)大綱給出的——三會詞和四會詞合理分配講授時間。如《展望》P73失物招領那一課,書上圖片中手銬、骨骼等詞匯,只要達到會認讀的水平即可,教學目的是幫助下面的聽力環(huán)節(jié)掃清障礙。所以在講解詞匯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清醒每個詞要講到什么程度,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白白的浪費了課堂的時間。
1.2 根據(jù)中心詞利用思維導圖記憶相關詞匯
思維導圖是盛行于國外特別是歐美國家的一種教學形式。依據(jù)大腦思維放射性特點,英國大腦基金會主席、著名教育家東尼·博贊(Tony·Buzan)發(fā)明了“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大腦放射性思維的外部表現(xiàn),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思維工具。它利用色彩、圖畫、代碼和多維度等圖文并茂的形式來增強記憶效果,使人們關注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形上。思維導圖允許學習者產(chǎn)生無限制的聯(lián)想,這使思維過程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通過這樣的導圖既可以讓學生在練習到教學目標要求的詞匯的同時,還能練習他們背過的積極詞匯甚至會練到部分消極詞匯。如《展望》P96講災難這一課,handout中的一個單詞flood,但是根據(jù)話題可以給學生填充關于災難的詞匯,而且這些詞匯是經(jīng)常在閱讀理解中出現(xiàn)的。這樣通過一個中心詞,學生可以記住許多相關詞匯。
1.3 詞不離句,用句子記憶單詞,落實對詞匯的理解
詞匯教學在具體落實的時候體現(xiàn)在詞語的運用上。讓學生造句子的時候要充分體現(xiàn)句子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有時可以寫出帶有新詞的半句話,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造出新奇的,創(chuàng)意十足的句子。再如教授appreciate的時候,讓學生寫出帶有這個新詞的定語從句,學生寫出了,I appreciate every help you give me. I appreciate every smile you make.等。這種句子的練習不僅練習了語法知識,還能讓學生體會到英語的美,英語帶給我們的震撼。另外,讓學生用新詞編故事,唱帶有新詞的英文歌曲等,都是在課堂上練習新詞匯比較好的方法。
但是始終要注意一點,就是教學過程中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這是初中詞匯教學的法寶,當學生喜歡上這個詞,感到這個詞有用的時候,他會記住很長時間,有時甚至終生不忘。
2 聽力教學
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我總結(jié)出了一套步驟:先練說→然后放聽力找出答案→最后根據(jù)需要做一個小總結(jié)。
我認為聽力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效率最高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在聽聽力的過程中,有大量的地道的語言的輸入,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以前在做聽力題的時候,拿過來之后只是給學生簡單說說背景,然后就開始聽,開始做題。這種做法效果非常不好,因為學生的預存信息量不足。所以我現(xiàn)在在聽聽力之前都會有一個“說”的過程,就是根據(jù)所聽內(nèi)容讓學生有一個預測——你認為答案會是什么,為什么;或者根據(jù)聽力內(nèi)容讓學生先討論一下。這樣既可以引起學生聽的興趣又可以有一個信息鋪墊。如在 baggage enquiry 這一課,可以讓學生先描述一下其中的幾個箱子,然后再聽。又如accident這一課,聽力練習可以讓學生說說如果有小孩到你家你會有什么安全方面的準備。再如牧師舉行婚禮的一小段兒,學生對marry一詞已經(jīng)很熟悉了,但是對“marry:為…舉行婚禮儀式”這一層意思知道的不多,所以我就在做題之前有一個問答方式的小提示,讓學生猜是什么意思。這樣讓學生在第一遍聽的過程中就會根據(jù)背景理解這個單詞,從而比較準確地做出答案。聽完文章后的小結(jié)是很開放的,可以根據(jù)需要,把聽力的小文章升華加以利用,這樣既鞏固了聽力中出現(xiàn)的內(nèi)容,又讓學生有一個類似拓展的小訓練,鍛煉了語言的綜合能力。
3 閱讀教學
3.1 重視閱讀前的導入
英語教學中的導入猶如歌劇的序曲。歌劇序曲必須起著暗示劇情和引導聽眾進入戲劇的作用,精彩的序曲決定了歌劇的成功。目前,我國的英語閱讀教學多采用整體閱讀教學法,即閱讀教學的開展包括“讀前活動”(before-reading)、“閱讀活動”(while-reading)和“讀后活動”(after-reading)。“讀前活動”為閱讀的導入階段。英語閱讀課的導入階段也是同樣道理,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前,教師要通過導入,運用各種活動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從而在閱讀時獲得最大的信息量。大量的研究表明,閱讀者的背景知識會影響他的閱讀理解能力,激活閱讀者的背景知識會大大提高閱讀理解與閱讀技巧。
3.2 利用“合作”提高閱讀的實效性
七十年代初,歐美國家的教育專家們將合作學習的理論應用于課堂,并發(fā)現(xiàn)了合作學習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實踐證明,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合理運用“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比如,分小組討論文章中人物的性格,討論文章的結(jié)構(gòu)等。雖然閱讀是要求學生靜靜的用心去讀,但是,想要充分的理解文章,充分的利用閱讀資料就要讓學生有思想的碰撞,這樣才能真正讀懂文章的精髓,讀懂作者的真正意圖,從而提高答題的正確率。
3.3 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在讀一篇文章的時候,讓學生熟練交替運用skimming和scanning的閱讀技巧。重要的是要養(yǎng)成學生遇到生詞時猜詞的習慣。一旦學生養(yǎng)成了這種思維慣性,閱讀難的文章會變得像解決數(shù)學題一樣充滿著未知與挑戰(zhàn),更充滿著邏輯與思維。
4 寫作教學
寫作教學和聽力、閱讀教學有相似之處,都可以讓學生就某一話題進行討論,甚至可以先進行5至10分鐘的課堂小辯論作為熱身進而打開學生的思路。如《展望》寫作課上,寫出自己最喜歡的交通方式一課,學生通過辯論,思維變得十分活躍。然后再根據(jù)要求進行作文。寫作要常練習才能穩(wěn)步提高,所以除了平時的作文練習之外,我還讓學生寫隨筆,例如:根據(jù)一些好的閱讀題材,讓學生仿寫,這種整體輸入——整體輸出的寫作方法是很值得一試的。
總之,對于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的討論還在進行中,無論是哪種模式,我認為只要是能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與潛能,有助于英語教學的,都是值得一試的。相信只要教師有熱情,熱愛生活,不斷創(chuàng)新,教與學都會有無盡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李紅.可理解輸出假設的理論基礎.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 Richard,J.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