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揚 周志剛
所謂高鹽廢水主要是指含鹽工業廢水、含鹽生活污水和其他含鹽廢水。根據含鹽度來劃分,總含鹽量(以NaCl含量計)至少為1%的廢水才能給稱為高鹽廢水[1]。高含鹽廢水的排放給生態環境和生物系統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首先高鹽度對微生物系統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常規的活性污泥系統對于離子強度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這也給成功處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2~3];其次,高含鹽廢水滲流入土壤系統中,使土壤生物、植物因脫水而死亡,將造成土壤生態系統的瓦解;再次,高鹽廢水中通常含其他高濃度有機物或營養物,如COD、N、P等,且大多不具備回收價值,若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將給水體環境帶來更大的壓力,將加速江河湖泊的富營養化進程。
目前對含鹽廢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耐鹽菌在不同條件下耐鹽負荷沖擊以及馴化活性污泥COD去除規律。利用嗜鹽微生物處理高鹽廢水是種快速有效的方法,國內外已有關于這方面的報導,而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4~7]。
醬菜生產廢水是高鹽廢水的一種,醬菜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食,1998年僅揚州三和四美醬菜廠就生產近24000噸各類醬菜[8],根據根據用水定額推算,年用水量達到近70萬立方米。醬菜(咸菜)生產企業排放的廢水水量大,處理難度大,采用傳統的生物處理方法效果不理想,因此進行醬菜廢水的嗜鹽菌強化生物處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