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鋒 邢向達 陳春梅
公里的基本概念就是用來連接城市、鄉村和不能夠達到的地方的工具,公路的得名是以其為“公共交通之路”。公路已經將全世界都連接到了一起,只要有公路的地方就會有人,就會有交流。公路是一個國家整體建設中的重點,它的不斷拓展與延伸,使信息與物資都能夠得到很好的交換與交易。
對于我國來講,根據現實的情況來看,在公路的建設上還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特別是對環境的保護不夠全面。伴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我國的公路建設逐漸的形成全新的理念,并且在我國的公路建設上得到有效的推廣。
1 公路建設不足之處
公路建設的基本目標就是能夠將預計的地域與當前地域想通,但是由于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各種經濟上的因素影響,在進行公路建設中較多偏向于對公路建設的等級與通行的能力,然而對于公路建設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的保護重視程度卻不夠。
(1)公路建設中設計不夠規范,對于公路的建設對環境的保護,相繼的出臺了《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建筑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范》等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用來保護在公路建設中周圍的環境。對于我國的這些法律法規,主要是從生態環境、社會環境、景觀綠化和污染防治這幾個方面進行的規范制定,這種規范都是具有原則性較強的理論論述,沒有具體的實際內容和配套的設計方案與設計指南。因此,導致了在進行公路建設中雖然有規定記性規范,但是由于內容缺乏實際性,最終還是按照原計劃進行,這種法規政策并沒有起到真正的實質性作用。
(2)公路建設中法規執行較差,在2006年我國又對《公路工程施工監理規范》進行了修訂,并且增加了“施工環境保護監理”的內容。在進行實際的公路建設過程中,有各式各樣的監理,但是就沒有環境監理,使的施工環境保護監理沒有確實的落實到位。在公路建設施工中,環境部門往往是只負責給予環境影響報告的批復,并沒有進行公路建設的跟蹤指導和有效監督,使環境影響報告與實際不符。在公路建設結束以后,周邊原有的生態環境已經被公路建設所破壞,在一定的時間內還無法進行恢復,相關部門并沒有及時的進行環境保護評定。
(3)公路建設中重視程度不夠,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與發展,在進行公路建設的投資上,逐漸的呈現出了多樣化的趨勢,在對公路建設的投資之前,都在考慮是否能夠將資金收回,能夠得到多少相應的經濟效益。然而公路建設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卻沒有實施以有效的措施進行環境保護,因為,環境的保護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還不能帶來經濟效益。所以,在公路建設投資上會出現不予考慮環境保護的現象,造成了能夠避免卻沒有保護的不良環境影響。
2 公路建設新理念的提出
科學發展觀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在2003年7月28日的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三中全會的講話中所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公路建設就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進行城鄉連接的同時,必然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和一定區域內環境的破壞,所以就要用過科學發展觀中所貫徹的思想“要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理念。
3 公路建設新理念的探索與實踐
3.1 公路建設中對路線進行選擇,保護自然環境
公路建設的主體就是路線,路線的選擇就能夠決定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情況。在當前科技迅速發展的條件下,許多都是采用的以各種先進科技手段將破壞的環境用人為的手段進行恢復與改造,但是,這些終究都是人工的,是無法同自然演替而形成的天然環境相比的。因此,在進行公路建設中,對路線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在線路的布置上要最大限度的保護環境,避開一些河道、耕地、園林等等環境的敏感部位。
3.2 公路建設中實現公路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進行公路建設的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種影響的程度卻有大有小。對公路建設后所影響到的環境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修復,從而實現公路與自然和諧相處。對于自然環境的修復,不同的部分所要求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傳統的園林綠化隊伍,主要以草皮的恢復為主;水利部門,主要以土地的恢復為主;環保部門,主要以綠化的恢復為主。對于這些不同部門的不同手段,會導致公路建設后環境恢復的隨機性較大,完全是以各部門的偏好而進行的。所以,要根據公路建設的程序,進行先保護,然后再恢復。避免在公路建設中大填大挖,真正在公路建設中實現公路與自然和諧相處。
3.3 公路建設中實現人與路的和諧相處
公路是國家的基礎設施之一,它能夠服務于世界存在的所有生物與物質。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變化,人們對公路的服務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公路建設中,以道路使用者的雪球作為建設的需求,并加強公路服務設計的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人與路的和諧相處的水平。
4 結語
總的來講,公路建設已經成為人與自然、自然與公路、公路與人的有機結合,在進行建設過程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導向,堅持“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的宗旨,將環境的有效保護作為一切工作的重點,在全新的理念下,使公路能夠與環境和人形成統一的整體。
參考文獻
[1] 施有志.公路建設新理念的探索與實踐[J].中外公路,2011(1).
[2] 袁永順.淺談公路設計新理念在我省的應用[J].青海交通科技,2009(4).
[3] 錢兵,潘峰.構建安全和諧的公路交通工程[A].2007中國科協年會專題論壇暨第四屆湖北科技論壇“湖北交通建設可持續發展論壇”論文集[C],2007.
[4] 張巖松.公路建設新理念在省道常州金壇段的探索和應用[J].交通科技,2009(S2).
[5] 李曉彤,張常明,張怡.淺談公路建設的和諧發展[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