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隨著中國旅游行業的蓬勃發展,旅游專業和在校生數量上也呈上升趨勢。但是目前我國旅游教育,尤其是中職學校的旅游專業教育卻存在著學校對專業重視認識度不夠,教師存在知識與技能的脫節等問題。學生畢業后由于專業知識不扎實、技能功底差在就業競爭中優勢并不明顯。這些問題說明,旅游教育的現狀難以滿足發展日益加快的旅游行業的需求,旅游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方法亟待改進。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旅游人才,具體來講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整合教材,實施項目化教學
目前我校選用的是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配套教學用書,這些教材內容較為全面,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不同的教材中就出現了相同知識點的不同方面的內容、或者同一本教材對同一個概念有著不同的解釋,這都容易讓學生的困惑。另外,教材的部分內容跟不上行業的發展變化,使得學生所學在實際工作中利用率不高,讓學生覺得所學無用,這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旅游專業教師應積極合作、研討,對不同科目的專業教材進行整合,實施項目化教學,明確教學的目標、任務和具體的流程。對于一些相同或相關但出現在不同章節甚至不同教材的知識點可以合并到同一項目下,那些落后、錯誤的知識或技能則用新的、正確的教學內容取代。
在教學項目設置時,還應注意與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相結合。目前,中職學校的學生就業方向仍以本地企業為主,結合本地旅游發展,有針性地設置各個教學項目,才能培養適合本地旅游行業需求的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教學中,要更多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則充當引導和點評者的角色。通過資料的查找、過程的探索、成果的展示不但能擴充其知識,還能給學生帶來成就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 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人們常說,旅游行業的門檻不高,不同專業的人都能從事旅游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凸顯旅游專業學生的優勢呢?這就需要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2.1 外在素質
旅游行業是一個人與人密切接觸的行業,良好的外表和出眾的氣質往往能給人帶來良好的第一印象,也能拉近從業人員與客人的距離,使客人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因此,在外在素質方面應注重學生禮儀的教育,如進行化妝方面的培訓,開設禮儀、形體等有關課程,讓學生能做到彬彬有禮、舉止得體、風度優雅,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2.2 內在素質
“用精彩的講解內容來吸引游客。”這是《導游服務技能》一書中避免游客走失的技巧之一。“精彩的講解內容”反映了一名優秀的旅游從業人員應具備豐富的知識,包括專業知識、美學知識、語言知識、營銷知識、心理學知識、個人才藝等等。
其中,如何正確的審美,是需要尤其關注的一個方面。美學家葉朗說過:“旅游,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審美活動,離開了審美,還談什么旅游?旅游涉及審美的一切領域,又涉及審美的一切形態,旅游活動就是審美活動。”因此了旅游從業人員的工作實質都可以視為引導客人審美的過程。而目前旅游專業在課程設置中對旅游美學鮮有要求,或者只作為選修課處理。為此,要改變以前課程設置中的誤區,提高美學教育在旅游管理專業學習中的重要性。把美學中的美的要素、美的理念、美的思維、美的表現等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專業中發現美、創造美,通過美育,培養學生自覺運用審美的眼光、審美的情趣、審美的手法去指導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1只有掌握正確的審美手段,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內在素養。
旅游行業涉及的知識內容廣泛,可能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學不完,干脆不學”的情緒,因此在培養學生內在素質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有這樣的認識: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時間的積累的過程。知識的不斷積淀、升華方能造就出色的內在素質。
3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
目前社會、家庭對于“服務”尤其是“旅游服務”偏見不少,認為是“伺候人的工作”。這一則導致在校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也不理想;二則使得一些學生畢業后不愿從事旅游相關行業。面對這樣的現狀,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顯得尤為重要。
在新形勢和新局面下,服務意識的教育和培養應當在充分發揮傳統教育方法的特點與優勢的前提下,積極探求新的渠道,構建多元化的服務意識教育和培養的途徑。
3.1 強調服務的技巧性
在教學中強調服務尤其是旅游服務是一項技巧性靈活性很強的活動,并不是人們慣常所認為的“沒有技術含量”的。對服務的認識度和認同度提高,就能增加學生的服務意識繼而提高其學習和工作的熱情。
對于技巧的教授不能盲目的灌輸,案例教學法能讓學生盡可能的思考、充分發揮他們的主管能動性。教師在點評的時候也不要把答案框死,要永遠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
3.2 進行模擬教學
針對專業特點舉辦模擬導游、模擬前廳、模擬客房、模擬餐飲等比賽活動,讓學生切身體驗服務他人和被他人服務的感受,加強對“旅游服務”的正確認識,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服務意識的目的。
3.3 參與社會實踐
只有真正的參與實際工作,學生才能對服務有最真實最深刻的了解。認識到所謂服務,其內涵是深刻而廣泛的,涉及到的知識也是方方面面復雜多變的,進而對今后從事的職業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實踐后再回到學習中,學生也能更有針對性的去獲取知識和技能。
3.4 考取相關技能證書
現在很多學校都安排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相關技能認定的考試,如導游證、餐廳服務高級工、茶藝師、調酒師、插花員考試等等。技能證書的取得是對學生學業的肯定,能讓學生提高自信心,對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
4 提升師資隊伍建設
在師資建設上,要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既要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鼓勵、要求專業教師到優秀旅游單位鍛煉,系統地獲取實踐經驗和最新的行業信息,又要輸送部分優秀教師去深造和進修,提高其教育教學能力。
此外,聘請行業上的專家、優秀從業人員來學校指導教學也是強化資隊伍的好辦法。從部分已經引進專家開設講座的學校得知,學生對這類與專業息息相關的講座表現了較大的熱情,各類專家也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置講座的內容。學生的知識面擴展了,掌握的也更為牢固。另外還可以讓專家們開設自己研究領域有關的課程,以選修課的形式出現,讓學生根據需要自行選學。
綜上,培養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的旅游人才之路還需要不斷的探索。要多角度多元化的改革教育教學思路,力爭為社會創造更多優秀的旅游人才。
參考文獻
[1] 馬東躍,試論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審美教[J],經濟研究導刊,2010,(3).
[2] 李曉東,談高等職業教育中旅游服務意識的培養[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19).
[3] 趙利敏,淺談旅游管理教育的發展[J],大眾商務,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