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重點老區要重點扶持
■ 徐斯池 (汕頭市老促會)
汪洋書記關于扶持老區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我省今后老區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我們從事老區工作的同志,要更加奮發地去開創工作新局面。
從1993年以來,汕頭市先后召開了六次全市老區工作會議,舉全市之力先后共投入資金20多億元,加快了老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最近,汕頭老促會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了新一輪扶持老區發展的規劃,初定了列入全市老區“十二五”規劃重點扶持的項目34個,投入資金5.8億元,要再一次掀起汕頭市老區建設新高潮。
為此,我們建議:一是在重點扶持中央老蘇區縣、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和其他老區縣的同時,對于像汕頭市潮陽區金灶鎮,潮南區紅場、雷嶺鎮等大南山片屬于“二戰”時期的老區鎮,也應列為重點扶持。二是要求省委、省政府制定若干有實質性內容的扶持條款,如提高重點老區公路、村道、水利、水改等建設項目的補助標準。三是實施老區較貧困行政村扶貧開發“雙到”工作責任制。汕頭市在三年扶貧開發“雙到”工件中幫扶59個貧困村,其中39個屬于老區村,占總數66%,都取得了明顯成效。然而,目前仍有不少較貧困的老區村未定為貧困村而列入幫扶。建議在扶貧“雙到”結束后,啟動新一輪對口幫扶時,將這批老區村安排為幫扶對象。
扶持老區發展經濟規劃,應向重點老區傾斜
■ 陳恩強 (惠州市老促會)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等因素的不同,各地老區的經濟狀況、發展方式等方面千差萬別,各具特色。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制定發展老區經濟的規劃時,做好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工作,充分發揮扶助對象的優勢,做到有的放矢,準確定位。
惠州市在開展扶貧“雙到”的工作中,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村村有物業,戶戶有就業,年年有收入”的工作思路,根據各個老區村的不同特點,采取分類幫扶。如對交通方便但缺乏資金的老區村,則重點幫助他們興蓋標準廠房,招商引資,發展實業;對地處邊遠的老區村,則集中資金在縣城或經濟較發達的地方蓋好商貿鋪位,交由貧困村經營管理,收取租金;對水利資源豐富的老區村,則重點幫助他們修建水電站,等等。至于貧困農戶,也因地制宜,發揮特長,宜“種”則“種”,宜“養”則“養”。惠東縣新庵、多祝等山區,采取“公司+農戶”的形式,種植耐寒、耐旱甜金針達6000多畝,解決富余勞動力就業500多人;博羅縣則利用山坡地多的特點,大量種植茶葉和柑橘,效果明顯;龍門縣龍華馬嘶村不僅種植2000多畝淮山,而且還建起了淮山加工廠,形成淮山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實現穩定、長效收益,帶動全村脫貧致富。
由于老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存在發達、一般和落后的差距,因此,我們不能采用“撒胡椒面”平均分配的做法,在制訂扶持老區發展經濟規劃時,應適當向為革命做過較大貢獻、目前經濟相對落后的地方傾斜。貫徹落實“區別對待,分類指導,扶持重點,帶動全局”的精神和原則。
盡快出臺進一步扶持老區發展的政策和法規
■ 劉炳增 (河源市老促會)
從2008年以來,汪洋書記先后幾次聽取省老促會工作匯報,并做了重要講話,每次講話對老區建設都有新的舉措,新的促進,新的發展。最近,他又提出 “區別對待,分類指導,扶持重點,帶動全局”和“縮短戰線,集中力量打殲滅戰”等指示。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汪洋書記講話,對搞好老促會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東源縣有207個老區行政村,2003年經過排查,落后的村有82個,占40%。在省委、省政府“雙到”扶貧工作方針的指導下,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集中人力、物力對落后村進行重點幫扶。經過近9年的努力,已有63個村摘掉了落后帽子。該縣樟溪鎮的鵲田村是集“老、邊、窮”于一體的典型的落后村,全村538戶2100人,2003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經過老促會不斷反映、呼吁,政府和有關部門幫助該村辦了很多實事、好事,老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善,去年人均收入已達4000元,有484戶已建了新房,村容村貌大為改觀,群眾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像鵲田村一樣,經過重點扶持,生活大變化的村莊還有上莞鎮的仙湖村、船塘鎮的李田村等。實踐證明,汪洋書記關于對重點扶持地區要集中力量打殲滅戰的指導思想是正確的。
通過學習和總結,為了貫徹落實汪洋書記講話精神,促進老區建設工作上一個新臺階,我們有如下建議:一是要加大汪洋書記關于老區講話的宣傳力度;二是盡快出臺進一步扶持老區發展的政策、法規;三是建議加大資金扶持;四是直接由鎮政府和所在村委會負責老區建設項目的實施。
實行制度化的幫扶加快老區脫貧奔康
■ 植標志 (湛江市老促會)
省委、省政府為加速革命老區社會經濟發展采取了不少措施,特別是汪洋書記聽取省老促會工作匯報后的三次講話,在充分肯定老促會工作的同時,提出把加速革命老區社會經濟發展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城鄉協調發展放在“大盆子”統籌考慮,采取扶貧“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硬措施,明確了政府部門的責任,并準備制定一個“區別對待,分類指導,扶持重點,帶動全局”發展老區的指導意見,實行制度化的幫扶措施,這必將加快老區的脫貧奔康步伐。
根據湛江市老區的現狀,要實現2020年全面奔康,建議“雙到”工作在三個方面再下功夫:
扶貧“雙到”必須堅持到底。扶貧“雙到”很見效,老區人民異口同聲叫好。湛江市經省政府核定首批扶持的287條老區貧困村莊,通過深圳市和本市、縣派出單位進行三年的綜合扶持,絕大部分脫了貧。目前,全市尚待列入的288條貧困村莊都迫切要求幫扶,應繼續幫扶到底。
加強老區的“造血”能力是脫貧奔康的長效措施。汪洋書記在第二次講話中強調要增強老區自身發展能力,從實際出發,選準當地有競爭力的產業,加大扶持力度,培養造血能力。在扶貧“雙到”中,湛江市幫助老區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籌集資金發展經濟,初步走出一條“造血”的路子。十多年來,湛江市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幫助老區“造血”,實現全面奔康的好路子,我們認為,應把它當成扶貧的突出任務抓緊、抓好。
選好干部是加快老區脫貧奔康的關鍵。我們到老區貧困村調研時,發現有三種類型的村干部:一是有改變落后面貌的想法,干勁足,決心大;二是有改變落后面貌的想法,但辦法不多,工作欠主動;三是等、靠、要思想嚴重,考慮自己的事情多,考慮全村發展少,工作不盡力。對第三類村干部的素質不提高,貧窮落后面貌難改變,即使幫扶脫了貧,也難保不返貧。扶貧要先扶志,應著力加強基層干部教育,幫助他們樹立自力更生求發展的思想,并在選好村干部上多下功夫。只有這樣,在工作組撤離后,扶貧成果才能鞏固發展,才能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隊。
扶持老區建設是篇大文章多做扎實具體工作
■ 楊大欣 (陽江市老促會)
汪洋書記在聽取省老促會工作匯報時,用“重要依托”、“迫切需要”、“內在要求”和“實際行動”等措詞,將革命老區建設工作從認識到實踐闡述得一清二楚。這個“依托”確乎需要我們更加努力。就陽江的情況來說,老區人口達80多萬人,占全市人口近三分之一,只有老區的群眾真正實現了脫貧致富,才能說全市全社會奔上小康,才能說真正意義上的幸福陽江。所以奔康陽江、幸福陽江,如果離開了老區就無從談起。
如何把“迫切需要”轉化為“實際行動”,以鞏固和做強這個民族振興的重要依托?我的意見和建議:首先,全省各地黨政領導一把手,應以汪洋同志為榜樣,重視傾聽老促會關于老區建設情況匯報。其次,建議各級黨政部門將革命老區建設工作量化成指標,納入年終考核內容,使各級時刻記掛革命老區建設工作。第三,老促會要繼續跟進老區交通和衛生院改造建設工作。第四,繼續進一步抓好老區宣傳工作。第五,推動扶貧“雙到”工作制度化、長效化。
總之,我們要深刻理解汪洋同志講話中的“重要依托”、“迫切需要”、“內在要求”和“實際行動”的內涵聯系。革命老區建設是個大題目,是篇大文章,要多做扎實具體工作,切忌文過飾非,努力讓老區群眾與非老區人民一起奔康致富,同享盛世成果。
切實幫助老區解決重點突出問題
■ 馮耀華 (云浮市老促會)
汪洋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對進一步加快老區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均加大了對革命老區建設的扶持力度。云浮市在扶貧“雙到”幫扶的87條村中,有70條村屬于革命老區村。各級職能部門在安排扶持項目時按照“同等優先”的原則優先扶持革命老區建設,這對于加快我省老區經濟發展和老區群眾的脫貧致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少老區自然村目前仍然貧窮落后。但由于村中貧困人口數未達到貧困村的比例,未能列入貧困村的扶持對象,得不到幫扶。另外,由于近幾年來省政府安排扶持老區的專項資金重點用在不具備生產生活條件的革命老區村莊搬遷上,減少了對面上扶持老區村發展經濟的資金投入,導致這些老區村經濟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
學習貫徹汪洋書記的講話精神,加快老區發展,盡快改變老區落后面貌,我們認為,當前應著手做好如下幾項工作:一是建議省老促會最好參與或將老促會的意見反映到省有關部門,做好“進一步加快老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的起草制訂工作。二是各級黨委政府和老建辦等職能部門要按照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按發達、一般、落后三種類型和對革命貢獻的大小,作一次排查,列出重點急需扶持解決的內容。三是建議全省扶持革命老區建設工作,也能像扶貧“雙到”工作一樣,通過組織省直單位、珠三角地區掛鉤幫扶和地方幫扶等形式,切實幫助老區解決重點突出問題,促進老區經濟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要進行一場加快扶持老區建設發展的攻堅戰
■ 韶關市老促會
8月20日,韶關市老促會組織會長、副會長,認真學習領會汪洋書記最近發表的重要講話。我們認為,汪洋書記的講話,重點突出,目標鮮明,舉措務實,顯示了加快建設發展革命老區的客觀性、實踐性、緊迫性,完全符合廣東革命老區的實際。是今后出臺、制定一系列扶持革命老區政策的重要基礎。一旦付之實施,必將產生強大動力、活力,大大推進經濟強省的進程,成為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真正實現科學發展、協調發展,為老區人民贏得更多福祉。
大家建議,應拿出像扶貧“雙到”、“三打兩建”那樣的決心、措施,打一個加快扶持革命老區建設發展的攻堅戰。并建立長效機制,形成常態化、制度化。建議全省各級設立“扶持革命老區建設基金”,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希望省里能出臺老區建設發展的總體規劃方案和一系列剛性的政策措施,為革命老區面貌大變樣作出新貢獻。
努力讓扶持老區建設多項工作落到實處
■ 周子擴 (肇慶市老促會)
最近,汪洋書記聽取省老促會工作匯報后,作了重要講話。肇慶市老促會多次組織學習討論,深入地領會其講話精神。9月5日,肇慶市召開了市委宣傳部、黨史辦、市發展局、市民政局、市農業局和扶貧辦等十六個相關職能單位領導參加的聯席會議,專題學習“講話”。大家一致反映,“講話”精辟地揭示了加強老區建設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老區建設的高度重視,體現了黨委和政府對老區人民的親切關懷,體現了汪洋同志對老促會工作的充分肯定。
當前要貫徹落實好“講話”精神,做好幫扶老區建設工作,大家認為,首先,要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對加強老區建設重大意義的認識,增強加快老區建設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更加自覺地積極加強對老區工作的領導。第二,要進一步發揮相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各部門要切實按照“同等優先、適當傾斜”的原則,在基礎設施、項目布局、資金投放、轉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對老區的扶持力度,增強老區造血功能,加快老區社會經濟發展,盡快縮短老區與發達地區的差距,為老區奔康打下堅實基礎。第三,各級老促會要進一步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在老區建設發展中真正起到橋梁、紐帶作用。汪洋書記對省老促會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老促會同志給予“離休不離崗,退休不褪色”的高度評價,對我們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我們要進一步煥發革命精神,深入老區基層調查研究,反映老區人民心聲,向黨委、政府建言獻策,使老區建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開創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要把扶持老區工作納入省的重點幫扶計劃
■ 李健枝 (懷集縣老促會)
懷集縣老促會的同志認真學習、深刻地領會汪洋書記聽取省老促會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縣老促會會長侯全才認為,進一步加快老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將要出臺,對統一思想,明確對老區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落實政策措施,對解決老區的突出的民生問題、加快老區建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學習領會汪洋書記講話精神,我們結合當地老區的實際,提出以下建議和意見:一、加快老區建設步伐,積極努力爭取,把扶持老區的工作納入省的重點幫扶計劃。二、積極爭取省級財政和全省統籌專項資金,減輕老區欠發達地區財政配套資金的壓力。三、進一步解決老區鎮當前需要解決的生產、生活問題,包括農村水利建設、安全飲水建設、自然村硬底化公路、老區鎮衛生院安居工程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