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光
一個外形怪異,看起來極不規則的樟樹根可以做什么?一個巴西花梨木做成的復古辦公桌可以用藝術進行如何包裝和升級?對普通人來說,這些都是不容易解決的問題。然而,對蕭社和來說,這些問題都如家常便飯,他的工作便是賣家具、“搞”藝術,他用藝術提升了自己的家具品位。
8月10日,記者采訪了蕭社和,并參觀了他一手創辦的“大涌美術館”。在美術館里,記者看到了琳瑯滿目、風格各異的紅木家具以及款式多樣的藝術品,不禁有些疑惑:能讓普通家具走進藝術的殿堂,蕭社和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企業家呢?
曾覺得藝術很“奢侈”
蕭社和,出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一個普通的家庭,現任中山市“和業居”家具有限公司總裁、中山市大涌鎮商會會長、中山大涌鎮美術館館長等職。由于兄妹多,蕭社和小時候的生活比較艱苦,在讀完初中的時候,一向喜歡學習的他就放棄學業外出打工了。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木匠。做木匠很辛苦,而且需要心靈手巧,平時活潑好動,善于動手和思考的他正好符合了這一要求。在做木匠的過程中,蕭社和不斷向一些有經驗的前輩學習,并積極摸索和創新,很快,他就掌握了一手不錯的木匠手藝,并結交了很多朋友。
八十年代初,在改革開放大潮的影響下,廣東經濟社會率先出現了快速發展的局面。當時未滿20歲的蕭社和覺得這將是一次很好的機遇,在1983年,他毅然選擇了創業,并且選擇了與木匠工作互通的家具生產這一行。
蕭社和介紹說,在他從事木匠這一份工作以及創業初期,“藝術”這個東西在他眼里一直都是很高尚、很奢侈的,甚至有些可望而不可即,他從沒想到過自己會跟藝術結下不解之緣。“當時我確實對藝術很感興趣,喜歡去了解一些藝術品,比如一些名家字畫。”蕭社和說。
創辦美術館傳播藝術
1983年創業以來,經過20多年的打拼,蕭社和的“和業居”家具有限公司如今辦得有聲有色,“和業居”家具已經成為大涌鎮400多家上規模家具企業中的佼佼者。目前,“和業居”擁有員工數百人,并擁有自己的工廠,生產、研發和銷售的團隊相當完善。企業壯大,與各行各業的人才交流機會增多,蕭社和與“藝術”接觸的機會也多了起來。
“在管理好企業之余,閑暇時我比較喜歡欣賞一些名家藝術品,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慣。”蕭社和說。據他介紹,在他的客戶和朋友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藝術愛好者和藝術品收藏者,因此,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愛上了藝術。
20多年的創業生涯中,蕭社和收藏的字畫、木雕等藝術品的數量在不斷增多,如何擺放這些藝術品成了一個問題。蕭社和一直以來都喜歡與有緣人交流藝術,分享藝術,因此,他突發奇想,何不在自己的企業里創辦一個美術館,讓過來的客戶、友人包括大涌鎮的廣大藝術愛好者都有一個學習和欣賞的平臺?
2010年11月20日,經過多方的努力,占地兩千多平方米、收藏著種類繁多、檔次各異的藝術品的中山市第一家公益性美術館“大涌美術館”揭牌了。此后,短短的兩年時間里,在“大涌美術館”舉辦的大小書畫藝術展達到了十多次。具有代表性的有《方勝從藝五十年書畫篆刻展》、《“回望中國”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書畫精品展》、《中國國家畫院楊長槐工作室師生中國畫作品展》、《共鑄輝煌》第二屆中國當代水彩畫名家邀請展、《第三屆中山水彩畫展》以及《“燕趙風·河北名家美術作品邀請展”》等等,廣東省高校第六屆水彩畫展也是由蕭社和全額贊助的。
“大涌美術館”平均不到兩個月舉辦一次上規模的藝術展,其舉辦次數之多、參觀和受益人數之多,在中山市乃至整個廣東省都是少有的。“在一個鎮級美術館能達到這種規模,參展頻率能如此之高在廣東省是屈指可數的,其影響范圍已不局限在中山了,它的落成對中山市的藝術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傳播藝術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大涌鎮副鎮長周長甫給予很高的評價。
賣家具更是“賣藝術”
在美術館里,記者看到很多富有藝術性的家具和藝術品,其中有用樟樹根雕成的茶幾,樹根的各個菱角、枝丫,以及凹凸不平的表面被充分的利用,經過完美的加工,茶幾顯得別具風格。記者還看到一幅極具美感的油畫。“這是我們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幅油畫,單單一幅油畫或許稍欠單調,我把它鑲上最好的巴西花梨木花邊,外面再鑲嵌一圈珍珠,這樣,油畫就栩栩如生,顯得非常高檔精美了。”蕭社和對此津津樂道。
其實,諸如這種經過藝術創作而成的家具和飾品,在美術館里不勝枚舉。而最具代表性的,也許要數美術館里的3.3米豪華大班臺了。這張用巴西花梨做成的大班臺顏色鮮艷,線條流暢,將傳統的國畫《萬馬奔騰》以及“龍”的各種雕刻技藝融化到桌子的外表設計中,顯得大氣而又不失細膩,高雅而不至于過度夸張,桌子中的“肌理”美通過國畫尤為注重的線條展現得淋漓盡致,堪稱藝術和設計結合的代表之作。
“西方油畫厚堆的功能和極強的可塑性是其他畫種無法比擬的,它的這種特性使油畫在觀感上產生出能與人們思想情感共振的節奏與力度。”采訪中,說到自己的家具和藝術品,蕭社和顯得興致勃勃,“紅木家具的設計恰恰需要油畫所具有的那種神奇的感染力,油畫的可塑性在紅木家具的設計中起到了相當大的指導作用。”
蕭社和告訴記者,中國書畫藝術則恰好相反,線條是中國畫的精髓,是表達物象結構的骨架,是主觀意識、情感的表現手段,是中國傳統繪畫最簡練、概括的基本藝術語言。“在傳統紅木家具設計當中,尤其是復古紅木家具的設計,線條美是設計的一大準則。只有在家具中充分的展現出線條美,用獨具藝術的線條美體現家具的美,才算是設計的極致。”
據了解,“和業居”家具還是中山市第一家擁有“身份證”的紅木家具,這套識別“系統”一直都是蕭社和引以為豪的。說到成功的關鍵,蕭社和卻道出了更深的感悟:“藝術不但對家具設計靈感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對自身性情也有很好的陶冶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者購買的不再是單純的家具,而是具有藝術感的家具,是一種精神的享受。”
“接觸藝術之后,我的思想不再受到禁錮,對家具的款式設計、使用理念等觀念的轉變都有很深的影響,而對藝術的熱愛,更是我在商場打拼的源動力。”蕭社和說,“賣家具,更是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