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麗莎 曹璇


科學研究在于“?!?、“精”,也在于“博”,一位科學家能在某個研究領域有所建樹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而在多個領域均有涉獵并有成果、同時還擔任教育培養下一代人才的任務,更屬于了不起的成績。一屆屆學生評價他講的課,稱道其高尚的品德,高深的學問,高超的技藝。這其中言說的正是安徽師范大學的孫益民教授。
專業學術之路
孫益民教授是恢復高考制度后首屆大學生,就讀于安徽師范大學化學系,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母校的化學系物理化學教研室從事《物理化學》等專業課的教學工作,第二年起擔任了化學系的實驗室主任一職。
孫益民教授兢兢業業,教學和科研工作兩手抓,兩方面都作出了突出成績。由于精湛的專業技術和深厚的學術功底,1987年國家教委將他派往到四川外國語學院學習,隨后前往瑞典皇家工學院物理化學系學習,從事計算機在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工程教學與研究應用的課題研究。在瑞典學習期間,進行了包括紅外、紫外可見光譜、質譜、核磁共振、X射線、化學分析電子能譜等多項內容在內的波譜學及波譜儀器的使用維修理論和技術研究工作,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回國之后的孫益民教授返回母校工作,擔任化學系物理化學教研室的講師、副教授,從事多門課程的教學事務,同時還承擔了學校的多個科研項目,與此同時,他也沒有停下自己在科研道路上不斷求索進取的腳步。自1994年起他在北京科技大學物理化學系攻讀工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是“稀土金屬鹵化物相圖計算與模式識別評估”,在此期間參與了兩項國家重點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其中“冶金物理化學若干前沿問題探討”為重大項目,同時還在“無鉛焊料研究”課題項目中擔任了神經網絡計算焊料的表面張力研究工作。
1996年至1998年,孫益民再次出國深造,就讀于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工學院,主要攻讀方向為材料熱力學研究。1998年10月份返回北京科技大學,就讀于冶金學院,1999年6月份以優異成績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之后回到安徽師范大學,歷任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科研副院長、教授、博導等專業技術職務。
回首孫教授的求學歷程,扎實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治學精神為他今時今日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用心培育人才
孫益民教授在國內外的權威學術刊物上發表了數十篇各類學術論文,在材料科學、物理化學、稀有金屬有機化合物物理性質研究、超臨界流體提取技術系統研究等多個專業領域均有不凡的建樹,但是談及自己,他對自己的身份定位始終有著“大學教授”這一項,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科技人才既是夢想,也是他從未曾偏離的堅持。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大學畢業初期,那個時代的大學生是時代的驕傲、社會各行業都緊缺的人才,孫教授就已經選擇了留校任教,從事緊張繁重的科研實驗工作的同時還擔任了化學系“物理化學”和“物理化學實驗”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在瑞典皇家工學院學成歸國之后,回到安徽師范大學的孫益民作為科研中堅力量承擔起多個縱向和橫向研究項目,同時他依然沒有放松教學工作,擔任了“化工儀表自動化”、“分析儀器使用及維修”,用英文開設“物理化學”等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
雖然因為繼續求學的原因,孫益民有五年時間分別在北京科技大學和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度過,取得博士學位回到安徽師范大學后的他研究工作更加繁忙、研究任務也更重,但是教學工作始終在他的工作當中占了相當的比重。他堅持在教學的第一線培養青年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在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先后擔任研究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多年來,已經為祖國培養出了多位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學有所長的青年人才。
研究碩果累累
孫益民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了材料熱力學的優化與計算、天然產物提取的物理化學機制研究、金屬有機化合物物理性質計算的應用研究、多組分共存物系濃度同時測定計算應用研究、相圖模式識別構筑、新型結構材料改性研究、微波法制備納米材料、熔鹽化學與技術、中藥現代化研究、農作物脫農殘研究、醫用復合材料研究、生物質殺菌劑研究、超臨界流體提取有效成分群工藝系統研究、活性炭綠色生產工藝、重金屬同時檢測及脫除、農藥殘留快速同時測定、大米脫農殘研究等多個領域的項目,2010年提出室溫(常溫)瀝青概念,為節能減排二氧化碳做出貢獻。
研究項目當中,其中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和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高校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不少已經獲得了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其中的醫用復合材料已經開始了有規模的產業化生產。
累累的研究碩果為孫益民教授贏得了榮譽,先后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國高??茖W技術進步二等獎以及安徽省教育廳優秀教學成果獎等多個科研和教學獎項。
工業技術優化
孫益民教授集三十年從事高等教育經驗,二十多年的科研經歷以及十多年的工業實踐,在數據采掘、神經網絡應用、非線性科學、材料計算設計等領域的探究,以及在化學化工領域、工業技術等方面積累的經驗知識,在21世紀初自主研發了多因素多水平多目標可視化分析m?VA方法??梢暂^為有效地解決實驗科學和工業技術優化的“多因素多水平多目標問題(m?)”這一世界性難題。2005年起被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聘為諮商專家,諮商領域為材料科學、天然產物科學、物理化學、計算化學。
M3VA方法在多個工業技術領域方面得到了成功應用,確實解決了很多困擾各類企業的技術難題。如常溫瀝青、瀝青混料研究、高分子材料改性研究、中醫骨傷外固定材料、大米脫農殘、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群系統研究、化工工藝優化、多元物質混合焓神經網絡模型研究、重金屬同時測定研究等多個工業領域中的問題。孫益民教授多次出訪美國、加拿大,2011年1月又隨安徽省新能源團去德國進行技術學習交流。在國內,孫益民教授一直堅持免費為企業提供工藝優化設計。
目前列入推廣的工業化技術有:I?S-MH (中藥-保健品原料工業信息化系統);TOMDO(新材料設計與優化技術);TOSMAS(一步法瀝青混料技術);I?S-C (化工工藝優化技術);ACIP(活性炭精深加工產業化);I?P-1 (高分子材料改性系統技術)。
孫益民教授常教導學生與青年科技工作者科學研究要系統化??萍嫉哪康牟皇菍懳恼?,是為了創造和發展生產力。從產品和工藝上看科研。讓中國工業成為不缺鈣的健康巨人。
過往的榮譽凝聚了孫教授的心血,如今,他仍然在科研和工業優化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求索著,為祖國建設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