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博園、地鐵14號線、豐臺科技園西進,當地產商們為長辛店鎮近年實施的重大項目而沾沾自喜,準備以這些不斷加碼的投資提升房價之時,長辛店鎮的決策者們卻在為鎮域經濟的發展破題加倍努力。
長辛店鎮位于豐臺區的西南部,面積58.6平方公里,占據著豐臺區1/6的國土面積,最輝煌的時期當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多年的北京采石、水泥、石灰等資源性行業統計中,排名前十的企業內都能找到長辛店的身影,而隨著首都經濟的轉型,生態環保成為新時期發展的主流,長辛店昔日的光環逐漸褪去,經濟復興更須從長計議,當地政府試圖利用各種機會扭轉局面,并盡最大可能爭取到市區重大項目投資落地,主動的轉變觀念,百倍的努力付出換來了園博園這一百年難遇的重大項目。
轉型的長辛店遇到了跨越發展的重大契機,按照“策劃推動規劃、規劃引導項目、項目帶動功能區建設”的發展思路,長辛店鎮適時提出了“打造首都園林文化休閑鎮”的戰略定位,從產業項目、文化項目、基礎設施項目、景觀等多方面,集聚外部資源,全面推動全鎮建設,打造投資和政策洼地。
重大項目的相繼落地、投資活動“一事一議”,市區兩級政府對長辛店發展的厚愛,正讓這個位于五六環之間的區域逐步升溫,而這其中,將于2013年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無疑是長辛店加快發展的重大契機,對此,長辛店又做好了怎樣的應對?
舊貌換新顏
2011年,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調整發展規劃,在空間拓展上提出“東擴西進”戰略,緊鄰科技園的長辛店鎮很自然地進入了其“西進”的視野,兩塊共4000畝具有控規的產業用地被納入了豐臺科技園區發展版圖,這一戰略的實施,使得長辛店借助豐臺科技園區發展新興產業的時代即將開啟。
與此同時,此前一些位置較好、交通便利的成熟地塊,萬年、珠江、中筑、中體、豐臺城建等五大開發商早已完成戰略布局,其開發的項目基本上進入到了二期的階段,特別是隨著以“生態城”聞名的萬年花城長辛店項目建成,長辛店的整體居住環境,正從破舊中完成宜居的重大蛻變。
但這一切都不比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選址長辛店更具影響,這個長辛店發展史上空前絕后的大事件,被各界看作是北京2008年之后惟一可以堪比奧運的國際性盛會,更重要的是,其利用長辛店鎮267公頃的土地,將長辛店原有的大片難以有效利用的閑置土地改建成兩個頤和園大小的園博園。
毫無疑問,舊貌換新顏的長辛店迎來了品質提升的重大契機。事實也確實如此,隨著園博園項目的建設實施,除了項目本身及周邊區域環境極大提升之外,對長辛店基礎設施條件更是一次脫胎換骨式的改造,北宮南路、梅市口路西延、北宮路、京周新線等多條道路,以及河西再生水廠、110萬千伏變電站等項目的建設,無不與園博園有著直接關系,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講,地鐵14號線都是園博園的配套項目。
改變還不止于此,隨著新的城南行動三年計劃、西部轉型、永定河水岸經濟帶等諸多與長辛店相關的市級政策加快實施,政策與資金的加碼仍在持續,長辛店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建設方面加足了馬力。
就眼下而言,為配合市級重點項目開展的大量的、集中的拆遷騰退,也給了長辛店借力發展的重要契機。“一切圍繞園博園。”長辛店鎮副鎮長閆山告訴記者,意欲進一步發展的長辛店,正計劃利用騰退土地布局一些為園博園的建設配套服務設施,比如溫泉度假酒店、綜合商業中心、文化休閑中心、精品家居中心、倉儲配送中心等產業項目。
閆山告訴記者,僅以園博園及豐臺科技園西一區涉及的東河沿村和張郭莊村為例,東河沿村配合項目實施完成了93萬平米非住宅拆遷,張郭莊拆除了非住宅4.1萬平米,拆遷總量史無前例。
而隨著園博園等重點項目的加快實施,其周邊的發展環境早已今非昔比,一個兼具生態、現代等特點的新區正在加速崛起,這已經使得長辛店對社會投資的吸引力驟增,在這樣的土地上進行投資,不僅可以進一步完善園博園的服務配套,對投資商而言,更蘊藏著未來巨大可期的經濟價值。
其實,長辛店如此盤算也有另外一層深意,實施重大項目對村集體的經濟補償,讓村集體在短時間內資金迅速膨脹,但拿到錢后的村集體并不敢急于把錢分給當地村民,因為均分到個人之后,并不算太多的資金可能在不長的時間之內就會被農民花光,到那時沒有了后續資金來源的村民還得求助于村集體。
在這樣的背景下,是將補償款均分,還是政府營造一些投資熱點,引導這些閑置資金投入經營性項目,為農民創造持續的經濟收益,后者顯然更切實際。
獨辟蹊徑
園博會將于2013年5月開幕,歷時六個月,據測算參觀游覽的人次將達1700萬,即便是會議結束之后,仍可為長辛店留下永久性的園林遺產,其對長辛店的長遠影響不可估量,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一發展契機,長辛店將視野拓展到了全鎮域,大量的農林用地蘊含的投資價值被逐步發現。
是否可以利用現有的農林資源及土地空間,與豐臺區對長辛店生態旅游休閑區的定位相結合,同時又能借勢園博會舉辦實現經濟發展?換個角度審視近年不被重視的農用地,一個全面盤活農地資產的設想開始醞釀。
如同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地位北京西南淺山丘陵地帶的長辛店,永定河穿境而過,既有現代園林的經典園博園,又有4A級的北宮森林公園,還有大量的成片林地,是北京五六環之間極其稀有的集“山、丘、水、園、林”為一體的絕版區域,具有發展生態旅游休閑產業的極大潛質。
而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生態旅游休閑產業,恰恰又可與園博會舉辦形成互補,又能讓長辛店從中獲取不菲的收益。
一個充分利用農林用地的綜合性開發規劃迅速在長辛店的決策層形成共識,閆山告訴記者,通過摸底調查,鎮政府最終選定了十大生態休閑農業項目,并把大棗、草莓、梨、蔬菜、藥用植物等確定為重點發展的特色產品。
“這些都是長辛店的特色農業,比如大棗,長辛店有占地千畝的中華名棗園,加上周邊村莊的大量種植,有著近萬畝的種植面積,長辛店白棗曾經榮獲北京奧運會特供果品一等獎,并獲得了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的國家地理標志,是北京市第七個也是北京城六區惟一獲取殊榮的農產品,還有借助北京大面積造林工程實施的300余畝藥用植物林,如今也是長勢良好。”閆山表示,十個生態農業園各具特色,平均每個園子占地約為500畝,總量達5000畝之多,在北京城六區有如此規模的生態休閑農業集群也實屬罕見,如果都能實現很好的運營,完全可以建成離北京城區最近的生態養生園。
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的優勢是,近5000畝的農林用地發展生態休閑產業,基本不涉及拆遷,且土地都集中在村集體手中,又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開發運營。
“我們希望吸引到一些從事生態旅游、農產品加工、商業、酒店服務業等企業進來,盡可能在園博會開幕之前,形成一些特色的生態旅游休閑區,并生產出一些特色旅游商品,屆時可與園博園遙相呼應又差異互補。”閆山說。
生態旅游休閑讓長辛店的農地高效利用豁然開朗,也讓閆山的思路大開,他甚至對位于園博園周邊閑置的近3萬平米連棟溫室也有了設想,“在園博會舉辦期間,可以將長辛店的特色農產品在溫室進行集中展示,同時招商一些北京乃至全國的特色名優農產品,形成一個特色農產品的博覽會,以此為園博會提供一些錯位服務,還可利用園博會效應增加經濟收入。”閆山表示,如果現在有投資商樂意投資,半年的時間足以完成溫室的升級改造和產品招商。
由此展開,若能將設想變為現實,長辛店立足自身優勢,將借助園博會契機開拓一條全新發展路徑。
這一點顯然不容置疑,因為一旦有多個有志生態休閑旅游開發的投資商大肆進入,長辛店不僅可以形成北京城六區最具規模的農游結合示范區,還可為所在村莊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對閑置勞動力的就業安置也將是一大利好。
如今,長辛店已經做好了迎接投資的準備,相信市區政府也能在政策上予以一定支持,只待更多的價值發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