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在鐵路運輸企業資產中占據極大比例的固定資產,其核算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就日常固定資產核算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及難點進行分析思考,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固定資產核算的科學、合理。
【關鍵詞】鐵路固定資產核算問題對策
固定資產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的運營和發展。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的復雜性和重要性使得鐵路運輸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更具挑戰性。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實踐,就日常固定資產核算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及難點進行分析思考,并提出相關建議。
一、固定資產核算的不足及難點
(一)固定資產的某些分類核算不盡合理
大型養路機械和為其修理而儲備的高價互換配件在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總量中占據比重較大,按規定兩者分類進行核算。大型養路機械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直接運用于生產,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就是各種高價互換配件依據技術要求和工藝規范的集成和組合,這種組合不但是物理上的,更是價值上的。高價互換配件作為大型養路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脫離大型養路機械單獨運行,它的價值體現在通過與大型養路機械部件互換而參加價值的生產,兩者的關系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現行辦法卻將兩者并列劃分為兩大類,互不交叉,分開核算,因兩者在物理上和經濟上具有同質性,高價互換配件作為大型養路機械的周轉部件及物理延伸,將其分開核算顯得不夠合理。
(二)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與實際背離,折舊方法過于單一
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辦法所規定的折舊年限,與某些屬于技術進步型的固定資產如計算機、對講機、車載電臺等設備的實際使用壽命相差甚遠,辦法規定其折舊年限為5年,而由于相關技術的迅猛發展,此類設備2年到3年就需更新,有的甚至已面臨淘汰,故現行規定的折舊年限與實際存在著相背離的狀況。加之目前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一律使用直線法計提折舊,使得某些固定資產的價值無法在短期內得到補償,更難以轉化為貨幣資金。這一方面導致企業固定資產凈值不實,另一方面致使企業更新改造資金嚴重不足,設備老化,跟不上鐵路快速發展對生產資料的更新需求。
(三)固定資產減值的確認計量標準難以確定
從實際工作來看,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類別、型號繁多,加上鐵路企業專用資產不存在完全開放的市場,技術更新嚴格受到國家發展影響的特殊性,因此在某個會計期末對大量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做出判斷,對財務人員及資產管理部門來講都是具有較大技術難度。首先對于如何判斷一項資產是否存在減值的規定不明確,其次對于資產減值準備計量的規定也不具體,對于計量的關鍵可收回金額的確定并沒有詳細的說明。像部分機車、車輛的互換配件,只有當其被應用于機車、車輛上時,根據機車、車輛的整體可收回價值的才能確定其各部分價值。
(四)固定資產的披露過于簡單
固定資產構成了鐵路運輸企業全部資產的較大部分,是反映財務狀況的極為重要因素。固定資產價值的變動,使用年限的延長與縮短,對鐵路運輸企業的經營績效有顯著的影響。而在我國鐵路運輸企業目前的會計報表中,與固定資產信息披露有關的報表主要包括固定資產表、固定資產無償調撥明細表、更新改造支出表。其對固定資產的信息披露極為簡單,僅有固定資產原值和累計折舊兩項,而且在報表附注中基本沒有相應的披露,這種披露現狀與固定資產的重要程度不大相稱,也未能提供充分的決策相關信息。
二、固定資產核算的建議
針對上述核算不足及難點,對鐵路運輸企業如何科學有效地核算固定資產,提出幾點建議。
(一)同質性固定資產合并分類進行核算
前述物理上和經濟上具有同質性的大型養路機械與其高價互換配件分開核算不夠合理的狀況,建議將大型養路機械高價互換配件的固資大類歸屬于大型養路機械所在的機車車輛目錄下。由于歸類上的合并統一,兩者相應的使用年限和殘值率也隨之統一,以此解決現實中性質相同而歸類不同的矛盾,體現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
(二)折舊方法多種并用,折舊年限適當縮短
企業的折舊政策一經確定是不能輕易改變的,但如果新的折舊政策更能真實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時,就應當考慮變更。選擇合理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計提折舊,對于足額補償固定資產損耗,保證固定資產再生的順利進行均有重要意義。針對鐵路運輸企業目前只采用單一的直線法計提折舊,雖然簡便易于核算,但不能真實反映資產的實際損耗狀況,建議同一企業的不同資產,可以采用不同的折舊計提方法,對企業重要的生產設備如機車車輛、機械動力設備、運輸起重設備等采用加速折舊法,以便為設備的更新快速積累資金,而對于房屋、建筑物等不動產則采用直線法提折舊,多種方法并用一方面不至于使企業利潤下降過多,另一方面又可比較真實的反映資產的實際損耗。另外,適當縮短技術進步型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以保證與其實際使用壽命相符,從而達到更新及時的目標。
(三)選擇適合我國實際的固定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標準
關于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標準眾說紛紜,每一標準都有它存在的價值,也都有缺陷,我們應該選擇適合我國實際的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標準。目前國外的成熟做法是,由政府權威機構制定資產指導價格目錄,比如給某一類固定資產指定一個參考價格,供上市公司及執業會計師在相關工作中參考。具體針對我國鐵路運輸企業,本文認為在確定固定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標準時,我國鐵路運輸企業應盡量與其他工業企業確認減值和計量的標準統一,使其更具可比性。對部分鐵路運輸企業特有的固定資產由鐵道部統一制定固定資產價值標準體系,每年定期公布,視其特征合理確定其價值,如:技術更新快的固定資產,適當考慮技術更新因素對其價值的影響;無法獨立運營的資產,可將此項資產與其共同作用進行運營的其他資產作為減值準備的測定對象,測定整體的減值額,再根據各個資產的具體情況采用比較合理的方法分攤到各項。
(四)關于固定資產的披露
鐵路的跨越式發展注定鐵路運輸企業的市場化,從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出發,固定資產信息的披露應全面:財政部在《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中規定,固定資產的披露應包括所有有關固定資產的信息。包括減值、固定資產的標準、分類、計價方法、使用壽命等內容,以及固定資產調節項目的金額,對固定資產所有權的限制及其金額,暫時閑置的固定資產、提足折舊而繼續使用的和已經報廢準備處置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等方面的信息。如:對于固定資產的標準、分類、使用壽命的披露,可將不良資產部分排除在資產項目之外,有利于正確反映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對于減值的披露有利于提高固定資產的價值,防止會計信息失真,提高會計信息的科學性等等。
隨著鐵路跨越式發展的進行,對固定資產核算管理工作的要求將更高,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還將日益凸顯,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與研究,以實現固定資產價值的真實反映。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辦法[M].中國鐵道出版社,2005.
[2]徐曉陽.關于鐵路運輸企業國有資產監管的難題及原因分析[J]北方經貿,2006(04).
[3]陳穎盈.對加強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鐵道財會,2009(3)
作者簡介:劉虹(1978-),女,漢族,山西太原人,現供職于太原鐵路局財務處,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