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的發展在給各地提供更好的條件時,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招商引資的問題在政府部門中顯得至關重要,招商引資工作在火熱進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主要討論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現狀與遇到的各種問題,對解決招商引資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招商引資政府環境
一、緒論
近年來,由于科技經濟的突飛猛進,我國各地都將招商引資工作擺在了重要位置,無論政府或是企業,在招商引資這一塊都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因受到我國經濟體制的影響,招商引資的重點主要還是落在政府方面,由政府出面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及先進理念等,從而積極推動地方經濟的加速發展。在市場環境的支持下,招商引資走到今天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同時,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各投資商對投資環境的要求也正在改變,招商引資的道路也逐漸陷入一種困局,針對市場的發展改變優化投資環境,提高創新意識,增強競爭力,搶奪市場先機。
二、招商引資環境的基本情況
根據國家在建設、拆遷、征地等方面做出的調整,大部分政府在建設規費項目方面顯著減少,各級政府部門嚴查審批收費項目,使得各門類收費項目大幅度縮水,這樣的調整不僅能極大提高各地投資商的積極性,還能為本地企業減輕負擔,在招引外資的同時推動當地企業的發展,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政府加大對重點項目的干預,無論是市或縣,對涉及本地經濟發展的項目都非常重視,甚至出現領導包保責任制,在給政府領導施壓的同時也有力抑制了企業的不法行為。一些地區政府針對投資商出臺了多種優惠獎勵措施,給投資商“扎根落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招商引資方面的政策正逐步完善,由于政府的維護,許多地區的市場經濟環境明顯好轉,市場秩序與風氣得到一定的轉變,為吸引投資商進入打開了一扇大門。政府部門在招商引資中開始轉變職能,以服務意識為地方經濟引進新鮮血液,解決投資商在該區遇到的問題,給投資商以充分的信心。
三、招商引資工作中的問題與不足
(一)服務方面
政府雖然在服務一塊制定許多優惠項目,給出眾多承諾,但執行力較低,兌現率不高,很多服務項目只流于形式,一旦投資商進駐,對后期產生的問題解決效率低,許多具體步驟仍存在梗阻現象,各部門間配合程度不高,辦事拖延,難以打破條框形式。
(二)政策方面
為了成功招商引資,政府針對投資商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有時甚至出現鄰近地區政府相互比拼的情況,無形中造成地方財稅的流失。尤其是涉及到土地征用方面,雖然國家對工業用地有嚴格的規定,但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投資商,對此全然視若無睹,大方對投資商拋出“特別”優惠政策。
(三)思想方面
部分地方政府在思想認識方面存在不足,時常產生諸多效率問題。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領導并未完全認識到優化投資環境的重要性,對優化環境的各種措施無法全部落實,辦事效率較低;還有一些則認為成功招引了一批投資商即可“高枕無憂”,從而安于現狀,對其他招商引資項目持以輕忽態度,在面對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選擇時做出錯誤判斷。
(四)執行方面
目前在一些政府部門中依然存在許多弊端,在利益與金錢的誘惑下,雖然有明確的規章制度表明一些政策已廢止,但只要與他們的利益相關,一些部門仍有枉顧規章制度擅自執行的現象。一些可行政策有待健全和完善,關鍵還是政策的執行方面,投資優惠政策難以落實,項目競爭黑幕時有發生,項目建設與政府的政策執行有所出入,不僅給投資商帶來極大的困擾,對地方經濟的長遠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
(五)質量方面
為了快速提高地區經濟的發展,部分政府在招商引資時完全不考慮引進的項目是否可行,對地區經濟發展是否有推動作用,是否對地區造成其他影響,對投資項目的審查馬虎,求量不求質。由此引發的種種問題,不僅不會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有時甚至會起到拉后腿的作用。例如審核不嚴對地區環境產生不可治理的污染,而投資商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將產生的各種問題棄之不理,一些政府部門在政績的掩蓋下對此也予以默認。還有投資商實力考察問題,因急于招引投資商進駐,對一些投資商的資金鏈是否能接上核實不嚴,以至于出現工程在建設中因資金短缺問題導致工程廢棄,給政府后期處理造成很大影響。
四、對招商引資環境優化問題的建議
招商引資不單能引進大量資金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并且還能吸引眾多高技術人才,改善落后的管理理念,在推動經濟的同時也利于當地科學文化的發展。所以,為使招商引資健康發展,針對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改進服務態度,加強服務質量
政府各部門都需要改進服務態度,加強服務質量,必須充分行使自身的行政服務職能,健全行政服務中心的規章制度,對招商引資工作端正好服務態度,抓好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水平,堅持服務原則,杜絕各種拖沓現象。此外,還需加強各部門間的配合力度,以工作為中心切實辦好實事,不可隨意采取敷衍態度或是放空話,堅持實事求是,一切按照規章制度行事。
(二)嚴審優惠政策,優化投資環境
各級政府在對外招商引資時,要嚴格審查拋出的優惠政策,不可枉顧地區政府與群眾的利益,無限制“討好”投資商。為吸引外資落戶,可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各種地區工作,適當對投資商開出優惠條件,在確保不會損害群眾利益的前提下保證投資商的利益,同時做好政策落實工作,取信投資商,為未來招商引資工作打好信譽基礎,優化投資環境。
(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
對政府各部門做好思想工作,讓其對招商引資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調動積極性,重視招商引資的環境優化工作。采取多種宣傳方式同時展開,使每個部門都能正確把握招商引資的關鍵點,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以長遠的目光看問題,以實踐證明思想的可行性,為招商引資打造良好的氛圍[1]。
(四)提高執行效率,改善政策環境
政府的各部門要提高工作執行效率,擺正位置,面對招商引資時轉變職能,切不可將“重重關卡”進行到底。要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服務一方,在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同時,還要把權力適當還給企業與市場[2]。改革落后制度,精簡工作程序,將眾多繁瑣步驟進行“剪切”,減少辦事時間,切實做到從繁入簡,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完善各項收費標準的規章制度,拿捏好公正與公平兩桿稱,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
(五)核實投資信息,重視社會環境
各級政府必須重視社會各方面的安全治理,對各種不良現象,如破壞正常市場秩序、惡性競爭等行為實現嚴格檢查應予以打擊,保證市場的公正公平性,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保護社會環境。對各種損害投資商合法利益的情況要嚴肅查處,確保投資商的經濟權益與各種合法權利不受損害。除此之外,對投資商的信息也必須做好核實工作,嚴格審查投資商的投資項目及建設能力,該項目是否可行,是否能確實負擔起該項目的建設,以免出現半吊子工程,對地區經濟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六)完善基礎設施,強化硬件環境
各區政府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必須提高重視程度,加大建設資金投入,完善各種設施功能,強化硬件環境,提高地區環境整體水平,以良好的硬件環境吸引投資商,從而達到引進外資的目的,加速發展地區經濟[3]。在建設硬件設施的同時,還需要加強服務意識和地區的各項管理,如衛生、治安等,消除安全隱憂,建立長效機制,確保各項設施的正常運作和服務質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對我國招商引資環境進行優化,不僅需要各級政府在思想上進行轉變,還需要從行動上做好切實調整。在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政策提倡下,政府部門在積極對外招商引資時需要注意多種問題和情況,要在保證政府、民眾的合法利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做好優化工作,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用實力打造地區的優質環境,以健全的環境設施,良好的服務質量調動投資商的積極性,增強經濟競爭能力,加快地區經濟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劉廣明.發揮宣傳職能作用營造招商引資環境[J].紅旗文稿.2004(03)
[2]黃盛.開發區招商引資的營銷學探討[J].國際商務研究.1999(04)
[3]王秉杰.做好以環境優化經濟增長這篇大文章[J].遼寧經濟.2006(07)
作者簡介:丁杰(1983-),男,漢族,湖南常德人,發改委科員,研究方向:國內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