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紅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優化了課堂教學環境,提高了教學效益,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創造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科整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是當今社會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教育領域更為重要。新課改下,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整合,是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有效提高教學效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手段,更是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實現“雙贏”的一種教學模式。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很多學生害怕學習數學。特別是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更是對數學失去了興趣,喪失了信心。在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優化了我們的數學教學,使數學由抽象變為了生動、有趣、直觀性強的學科,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促進了學生由被動的、機械的學習方式向主動的、積極的學習方式的轉變。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
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強大的內驅力,學生對所學內容是否感興趣,直接關系到整堂課的教學效果。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形聲兼備的特點,在營造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具有獨特的效果。特別是在課堂導入的起始階段,在教師的啟發下,如果再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合理、新穎、恰當的導入方式,如展示圖片、動畫、競賽活動、故事吸引、聯系實際、游戲導入、簡筆畫導入、創設情境導入等,那么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活動中去,自然、和諧地轉入新知識的學習。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
對數學這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如果僅靠傳統的教學手段很難完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難點。教學中,抽象的數學素材如果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以圖片、動畫等形式把以教師口授難以讓學生理解接受的難點問題形象逼真地展現出來,讓學生身臨其境,眼腦并用,就會化難為易,變復雜為簡單,變抽象為具體,從而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深刻性,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縱深發展。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空間想象能力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空間形式進行抽象思維的能力。蘇聯數學家柯爾莫戈羅夫說過:“在中學,空間形狀的直觀想象是特別困難的一件事情?!笨臻g想象能力的培養最艱巨,一個空間想象能力差的學生很難學好數學。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把立體圖形轉化為平面圖形,把空間想象的圖形轉化為直觀的圖形,化難為易,直觀感知,就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規律,促進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發展。
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形聲兼備的特點,它與學科的整合使學生觀察問題更直觀,接受知識更敏捷,獲得知識更迅速;同時,也為學生自主獲取知識拓寬了渠道。這就為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善于從新舊知識的聯系中捕捉質疑點,從已掌握的知識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會大膽猜想,敢于打破陳舊的思維定式,嘗試標新立異的創新精神,按照自己對情境的感知,多層次、多角度地想象,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開闊思路,盡可能多地產生學習遷移,發展學生的潛能。
五、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數學的有機整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為學生創新能力和信息素養的培養營造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在新的學習環境下,學生對知識和信息的獲取已不只停留在課堂上、教科書上,他們能自覺地利用互聯網這一工具去拓寬信息渠道,探尋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扮演好導航者,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知識的探索者,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具體到數學就是讓學生由傳統的“聽數學”向“做數學”轉變。也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不斷提高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數學的整合,把抽象復雜的數學概念變得生動形象可視化,隱性的數學關系顯性化,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全方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對于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