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先華
在我們的地球之外,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嗎?有人相信有,有人認為這只是科幻的東西,也有些人說那是無稽之談。
是的,討論外星人的問題,往往會讓人產生一種摸不著邊的感覺,甚至會認為這是無聊的、不切實際的事情。然而,地球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實現遨游太空的夢想,需要利用不斷進步的科技手段對宇宙進行研究。而有關外星人的問題,也就成了一項嚴肅的科學探索任務,科學界也因此開始認真對待有關外星人的問題。
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聲望最卓著的科學期刊之一——英國的《皇家學會哲學會報A》,罕見地刊登過17篇學術論文,專門探討“地外生命的發現及其對科學和社會的影響”。科學界對地外生命的關注,使得熱愛探索地外生命的人感到鼓舞和興奮。他們想到了美國地外生命搜尋研究所(SETI)在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艾倫望遠鏡陣列,想到了摩爾定律,于是樂觀地認為,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會和地外智慧生物相遇。
真的值得如此樂觀嗎?我們不妨先來思考以下的問題。
什么是人
“人是沒有羽毛的兩足動物”,這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對“人”曾經做出的定義。他的一位同事于是開玩笑地在市場買了一只去掉毛的鵝,回到學院說,這就是柏拉圖的人。
在地球上,人類經歷過發展過程,對人的定義也發生了變化。人在生物分類上屬于人科,也叫人的系統,被認為是一種高級動物。
人的特點是具有特別發達的大腦,他的重要特征是能夠兩足直立行走,能夠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有社會、意識、語言和自覺能動性。又或者說,人是能夠使用語言、具有復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水平的生物,尤其是能夠建立團體與機構來達到互相支持與協助的目的。
人是“萬物之靈”,也是動物之一,人與其他動物一樣同屬于生命。地球上已知的組成生命的化學元素,其中有常見的碳、氫、氧、氮、硫、磷,其次是鈣、鈉、鉀、氯、鎂、鐵,再就是鉬、鋅等微量元素。而組成生命的元素,它們在細胞中以各種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這些化合物又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無機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種元素的化合物,例如水、食鹽、硫酸和石灰,以及少數簡單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鹽等。組成生命的無機物主要是水和無機鹽。有機物是含碳化合物或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總稱,例如核酸、蛋白質、糖類、脂肪等。
以上的描述只是我們對地球生命的認識,如果外星人和外星生命如同地球的情形一般,那就是說,宇宙中生命起源的模式是類似的,在宇宙中存在著與太陽系相似的生態系統,外星人與地球人在生物學意義上也是大致相同的。
然而,這種概率有多大呢?在宇宙中,如果生命的起源和存在不是地球獨有的特權,生態系統究竟是單一的還是多樣化的呢?
我們曾經認為,生命只能存在于水沸點以下的溫度,如果超過了沸點。蛋白質就要解體,生命也就不復存在。然而,“第三類”生物“楊氏產甲烷球菌”的發現,打破了原有對生命生存環境的局限。既然在地球上有“第三類”生物生活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那么,外星球是否也存在著另類的“第三類”生物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生命,首先應該是一個生態學的概念,而后才是生物學的概念。然而,我們對宇宙中不同星系的生態系統并不了解,因此,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地外生命在起源、演化以及生命特征上與地球生命具有同一的或類似的模式。地球生命的多樣性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與其生態系統有關,生命的多樣性則表明了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可能,外星生命的元素組成也就未必如同地球生命中常見的化合物,它們的生物特征也具有另類的可能性。
生命是由核酸、蛋白質等物質組成的生物體呈現的特殊現象,新陳代謝和自我復制是生命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最基本的生命現象。這只是地球上的生命現象,由于宇宙中生命的多樣性,外星生命可能并不一定都是由我們目前已知的物質所組成。作為一種生命體,是某一生態系統中具有生物學意義上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功能的成員。
普遍認為,直立行走的必然結果是手腳的分工,這使得人的視野開闊,有助于大腦的發育。因此,古人類學家把直立行走看成促進人類進化的重要因素和人類誕生的重要標志。然而,生命是自然界中由生物物種這個大家庭所體現的生態現象。由此可想,地外生命與外星人并不是同一的概念。而且,從生態學與生物學方面客觀思考。外星人與地球人在“人”的特征方面也不一定是相同的。
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的看法是,在宇宙的很多其他地方,外星人肯定是存在的,不只在行星里,還有可能存在于恒星的中心,甚至還可能飄浮在星際空間。這種觀點的理由是,宇宙大約有1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含有數億顆恒星,因此,地球不可能是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我從數學的邏輯來思考,只是這些數字就可以極其合理地考慮外星人的存在。我們真正的挑戰是弄清楚外星生命長什么樣子。”
霍金認為,外星生物的外表可能是很稀奇古怪的,以致我們認不出那就是生物,它們甚至可能生存在恒星內部,有的還可能像宇宙塵埃那樣。大部分的地外生物類似于在相當長時間里主宰地球的細菌或者簡單生物,在一些星球上,可能會有兩條腿的食草動物,不過,少數生命形式可能是智能化的人。
在地球上,組成生命的無機物主要是水和無機鹽,外星人也是如此嗎?或許不一定。水是氫和氧的化合物,以我們看來,水是構成生命的重要物質。然而,在外星系的生態系統中,構成生命的物質之中也許是其他的液態物質,例如液氮、液氯或者是我們未知的液態物質。如果我們還堅持原有的認識,找到地外生命的概率就會更小。
作為“人”,無論它們與地球人類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本質特征差異,它們都應該是具有能動的創造、傳播、交流、支配及使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社會合作群體。
宇宙中的地外文明
地外文明指的是地球以外的其他天體上可能存在著的高級智慧生物的文明,所以,地外文明不應與地外生命相混淆。不過,探索地外文明與尋找地外生命有密切的相互聯系。
通過對地球生命的探索,人們意識到生命的存在需要符合很苛刻的條件:所在的天體應有堅硬的外殼,該天體要有適宜的大氣、適合的溫度以及一定數量的水,此外,行星圍繞的天體必須是一顆穩定的恒星。以太陽系為例,金星、火星和地球都符合上述條件,但至今在金星和火星上沒有發現生命,只在地球上出現了生命的演化。于是人們認為,這是因為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間,處于生命繁衍的最有利的空間。至于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它們更不適合生命存在。顯而易見,我們對地外文明與地外生命的探索,對存在生命的條件和環境的認識,目前還只是停留在根據地球生命存在的狀況。
前面提到過,發現極端環境中生存的生物,糾正了我們原有對生命存在環境的認識。所謂的極端環境,那是相對于某一生物群所適應的環境而言的,相對于其他生物群,我們的生存環境又何嘗不是一種極端環境?
地球生態系統的出現,表明太陽系乃至銀河系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認為,太陽系或銀河系以外的星系不存在生態系統呢?
生物多樣化的體現,預示著生命形態多樣化的可能性,也預示著社會文明類型的多樣化。地球上的社會文明經歷過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民族也有相異的文明,至今,有的原始部落仍然不愿意融入現代的科學社會。這多少可以說明,某一文明類型并不是都能得到每一個群體認同的。因此,地外文明有異于地球文明就在情理之中了。
地外文明必須有“人”的出現,只有所謂的“人”才能創造和發展文明。如果構成外星生命的物質有別于地球生命,則意味著其生態系統有別于地球,地外文明的類型和發展模式也就很可能與地球人的社會文明差異甚大。
而對于地外文明最可能以怎樣的類型出現的問題。所有的答案只能是一種假設。或者,它們善于心靈感應。能夠以意志力控制人的思想和行為,發展出類似但更實在、更高級的巫術文化,并且以此作為社會文明的主體;或者,它們像地球現在極個別部落那樣同守著原始時發展的文化,順應自然環境,以天地人合一的純樸思想構建社會文明;又或者如一些學者認為的那樣,在外星系之中存在著地球人所不及的地外文明。
舊城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教融會的地方。幾千年以來,這里一直被奉為神圣之所,因為這里是神最初降臨地球的地點。而所謂的神,很可能就是外星人。所羅門王擁有的魔法戒指和魔毯,那其實是他在外星人那里獲得了特殊的能力和宇宙飛船。
此外,在貝魯特東北的巴爾貝克神廟中,其圣殿地基的巨型石頭完美地貼合在一起,它們每塊重800噸—1200噸。如此重的巨型石塊,遠古的人是怎樣搬動它們的呢?為什么要把如此巨大的石塊放在這里呢?有研究者指出,在圣殿出現之前,這里曾經是外星人通往太空的發射平臺。
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山也有這樣的巨大石臺。數萬年前,外星人曾經登陸地球,這里很可能成為早期的星系通道之一,是外星人的一個宇航中心。也就是說,外星人曾經向地球人傳授了神奇的先進技術,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遠古時代來到地球的外星人功不可沒。
倘若如此,有一些問題就值得我們去思考,因為,我們并不知道外星人到底是善還是惡。如果真的有外星人來到過地球,它們來自哪里?它們來到地球的目的是什么?它們在地球留下了什么?它們為什么不公開與我們相見?它們現在去了哪里?它們還會回來嗎?
外星人的善與惡
對于外星人是善還是惡,霍金給人們潑了一盆冷水,他說:“我們只要看看自己,就會明白智慧生物會如何發展到不招人待見的地步。按照我的想象,那些外星人可能已經耗盡了母星上的資源,不得不進入巨大的太空船里生存。這些先進的生物可能演變成了游牧民族,它們會去霸占能到達的一切行星。”他還指出,在地球的歷史上,就曾屢次發生先進文明奴役或摧毀落后文明的例子,如果外星人真的來到地球,其結果就會類似哥倫布登上美洲大陸那樣,地球人的命運會步上美洲原住民的后塵。因此,霍金向大眾警告說:外星人是存在的,但是地球人應該避免跟它們接觸,因為結果可能是毀滅性的。
如此看來,并不是因為霍金對外星人不信任,而是對地球人類的不信任,這是他對人類自身行為的反思所得出的一種結果。
對于霍金這種外星智慧威脅論的觀點,邁克爾·舍默博士認為是錯誤的。他的看法是,盡管人類在早期文明中表現出不善,但在過去的500年里,人類社會的發展令人樂觀,殖民主義已經壽終正寢,奴隸制度已經奄奄一息,在戰爭中喪生的人數持續下降,犯罪和暴力越來越少,公民的自由權利不斷提高。如果將這個500年的趨勢拉長,擴展到5000年或50萬年,我們就能明白地外智慧生物可能是個什么樣子了。
誠然,地球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現實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在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有競爭,必然有善與惡的較量。但就目前而言。外星人與地球人并沒有發生這種關系,外星人曾經來到地球的說法仍是一種推測。
如果說我們的遠古文明與外星人的協助有關,如果說宗教文獻和神話中所述的神和顯示神跡的主角真的是外星人,那么,外星人實在是令人可敬可畏。
現在,讓我們假設外星人到過地球。如果說外星人是善良的,那為什么它們不露面呢?難道是它們害怕地球人?抑或是地球人在某方面后來居上超越了它們?如果說外星人是邪惡的,為什么它們對地球人不采取行動?難道它們在等待著什么時機?
關于地外文明和外星人是否存在的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探索。然而,如果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們應該循序漸進,首先把重點放在太陽系生態系統多樣化可能性的探索和研究。這是因為,無論外星人是善是惡,我們都難以表示樂觀或悲觀,對外星人的搜尋更是值得審慎。即使尋找到外星人,并成功與它們建立了聯系,其結果是福是禍仍然難以預料。
總而言之,尋找外星人,地球人準備就緒了嗎?
(盛文娟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