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


時至入秋,在北京繁忙擁擠的地鐵二號線上,人們發現,漢王動態翻譯掃譯筆的廣告出現在地鐵內的廣告里。漢王,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品牌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平靜之后,又強勢來襲,重新躍入人們的眼簾。
如今,在蘋果公司及其ipad產品的強烈沖擊下,中國有幾家企業以各種方式表達某種“反抗”,比如漢王在其新聞發布會上砸冰蘋果,表面是在“反蘋果”,但明顯可以看出,那個被咬過一口的蘋果,其實正是漢王難以忘懷的奮斗精神。
對于漢王來說,從三年前的爆紅,到2010年股價比高峰期跌落72.55%,再到如今的重裝出擊,漢王可謂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大悲大喜。
記得處在低谷時,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曾說深有感觸地說過:“我們的財報還會更難看,但我對未來充滿信心。”時過境遷之后,劉迎建和他的漢王是否能重領風騷?
完尋求更多國際合作機會
2012巴塞羅那MWC(全球移動通訊大會)上,各種移動新應用、新終端大放異彩,對本次展會的主題“重新定義移動通信”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闡釋。作為國際通信巨頭的三星、諾基亞、LG等紛紛推出手機和平板電腦新品,重新界定手機的概念不只是手機,也因不約而同地為新品配備了手寫筆而成為2012年大會的焦點。
作為三星、LG等知名手機廠商的長期合作伙伴,身為國內自主創新代表的漢王科技,在本屆大會上也攜“多平臺,多語種,多應用”的手寫輸入識別引擎全新亮相,并在現場發布了針對Pad平臺研制的“漢王行云輸入法”。此輸入法在魔格輸入技術的基礎上強化了整句手寫輸入識別能力和40多種語言支持范圍,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體驗,近乎完美的實際操作體驗更是不斷地給來訪者的帶來驚喜。
從一年之前初次小規模亮相MWC舞臺,到2012年成為中國展區的主角之一,漢王當之無愧地成為了MWC上的一匹黑馬,而這也是我們開拓國際市場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家民族企業,漢王科技正在穩固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市場角色也在從“幕后”走向“臺前”。
此外,本次展示的基于OCR技術的漢王動態翻譯技術也令人稱奇:只需將攝像頭對著所需要翻譯的文字,屏幕上就會出現相對應的另外一種語言,實現及時動態的翻譯,這個應用軟件去年已經上線app store,目前能夠提供20多種應用的互相翻譯,引起果粉極大關注,下載量也排在app store商業應用軟件榜的前10名。
劉迎建表示,在鞏固國內市場的同時,漢王也在不斷深入開拓國際市場。目前,漢王在國內市場已有豐富的國際公司合作經驗,現在,這些跨國公司要向更多的國家拓展,而漢王不僅擁有和他們長期合作的基礎,還支持40多種語言,其中不僅包括常用的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還包括許多的小語種,因此漢王在幫助新老合作伙伴開拓國際市場上優勢明顯。
“當然,走出國門之后漢王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為此,漢王也在積極打造國際影響力,并通過參加MWC等國際展會以尋求更多與國際廠商接洽的機會。”劉迎建對記者這樣說。
數字化出版帶來新機會
法蘭克福國際書展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圖書博覽會,為期5天的展會預計將實現全球出版業75%的版權貿易,數字出版可以說是近幾年法蘭克福展會的絕對主題。
“站在全世界的角度看,數字化出版幾年前就很熱。但自從電子閱讀屏幕成為成熟產品,以及亞馬遜和漢王等企業獲得成功后,整個數字化出版產業的脈絡才呼之欲出。可以說,電子書將是未來十年的一場巨大革命,它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有幸的是,漢王科技在這場革命中跟世界幾乎同步,而且沖到了最前列。如果說展會上展出的有現存最早有明確時間記載的雕版印刷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代表了中國這個發明印刷術的古老國家的歷史,那么現在的最新成果的代表就是我們漢王的電紙書。”劉迎建這番話語確實擁有絕對的底氣。
據了解,漢王已經成為僅次于亞馬遜、索尼的全球第三大電子閱讀器生產廠商。目前單是在國內市場上,漢王電紙書占據國內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除了銷量,在產品模型以及技術上,漢王電紙書同樣具有優勢。2009年漢王出品7款模型,遠高于索尼的3款及亞馬遜的2款。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模型,漢王全都是靠自己開發,并擁有眾多專利技術。在本次書展上,漢王更展示了其全新的海外版電紙書系列產品,并分為英文、德文、葡萄牙文等多個版本,內置幾千本正版外文圖書。
據劉迎建介紹,漢王拓展海外市場將采取更為靈活的營銷戰略:“包括注冊適合該市場母語文化的本地品牌,或是與當地出版商合作推出品牌產品,甚至可以提供裸機的OEM方式等。”據了解,目前漢王德國分公司的人員已經到位,已進入版權合作、渠道建設和市場營銷階段。
事實上,劉迎建已經趕赴法國,主持籌建第二家海外分公司,而這不過是漢王海外宏偉藍圖的開端。
為配合拓展海外市場,與國際內容提供商洽談國際版產品合作也是漢王的一個重要任務。在法蘭克福書展期間,漢王已與全球最大的英文書籍出版商之一、美國新聞集團下屬出版集團哈伯柯林斯(Harper Collins)展開全面合作,漢王斥資數百萬美元購買其數千冊英文電子書的使用權,并通過下載次數進行分成。
作為中國電子閱讀的布道者,劉迎建希望充分發揮中國制造的優勢,“漢王的產品現在擁有充分的競爭力,相信將來我們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閱讀市場的中國制造公司。”與此同時,為爭取閱讀價值鏈更大利益空間,漢王將進一步升級產業平臺,建立“閱讀解決方案”。據了解,漢王對此的發展戰略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廣泛采集優秀書籍,第二步是搭建易用的電子書報交易平臺,第三步則是搭建整合性閱讀解決方案平臺。與國際出版集團的簽約合作正是漢王擴充內容來源的戰略之一。
面對電子出版帶來的新機會,雖然受到ipad的沖擊,但是劉迎建仍然強調:“從發展趨勢來看,電子書作為一個品類,已經在全世界站住了腳,這種產品不是過渡產品,而是長項產品。”
在制造中融入創造
劉迎建出生在一個干部家庭。雖然出身干部家庭,劉迎建卻從未有過絲毫的優越感,相反,'混'得要比別人差很多。剛參軍時他分在炊事班,養豬劈柴燒飯。即便在部隊中,劉迎建依然保持著一顆求知的心。1978年恢復高考,劉迎建以西北地區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南京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系,此時他已經25歲。
在部隊時,劉迎建立過許多功,而其中聯機手寫漢字識別裝置研發報告的新課題直接促成了漢王的誕生。當時,劉迎建本著解決所在部隊訓練和作戰上的一些難題,編了一套漢字編碼方案,但他發現了一個很大的難題:一套好記規則只能覆蓋80%左右漢字的拆解,還有20%要靠強記,當時已有的漢字編碼方案有20多種,無論哪種編碼方案都需要進行大量的學習和記憶。
1982年大學畢業分到部隊,劉迎建踏上了解決漢字輸入問題的科技攻關道路。他主持研制了全球第一臺聯機手寫漢字識別在線裝置,通過手寫輸入漢字,開創了全新的漢字手寫識別領域。
在劉迎建看來,世界由許許多多“漩渦”構成,唯有進入“漩渦”,才能找到通往商業天堂的途徑。他所進入的“漩渦”就是全球智能交互領域。在這一領域,識別是關鍵。
“視頻、圖像、聲音、文字,前三個都已經完全數字化了,只有文字,是最后一個未被數字化攻下的堡壘。我們做電紙書,就是在做文字數字化的最佳介質,我們的夢想是做世界500強。”被員工稱作“老頑童”的劉迎建,十幾年來用自己的激情和力量深深地打動著漢王的每一個員工。
超前的眼光,讓劉迎建不僅看到了電紙書這樣一個全新的商機,更在于發現了這個行業的薄弱之處,并找到突破薄弱之處的出的機會。在機會上做好文章,劉迎建強調“在制造中融入創造”,因為只有插上手寫識別技術的翅膀,電紙書掀起的技術革命才稱得上深刻、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