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
在市場漲勢持續性沒問題時,弱化指數本身,專注于公司成長性可能更重要,有確定性的部分成長股反而是該關注的對象。
市場的上行沒什么新意,5月總體盤升的格局基本是確定的。這里面有政策面的推動,也有饑渴的資金嗑藥似的興奮。但是,這只是市場結構中所應表現出來的東西,而當這個結構沒有走完之前,即使有利空,也不會馬上逆轉。總有些人是預期好了還要更好,而當這部分人占上風時,你應該做的事就是順應其勢,假裝相信他們的小牛市論。
我們注意到,近期的政策均是將資金朝藍籌股中驅趕。這么做的原因,前面我們說過,對于長期投資肯定是有好處的。但是,它可能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在市場增量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過多地消耗市場的存量資金,從而導致政策藥效減弱之后,市場再度回歸。而受打壓的另一方,是高市盈率的中小市值群體,在退市制度出臺之后,遭市場無情地拋棄,可誰又能說它們是真正無價值的?既然是新興戰略產業,必然就要有新興產業的溢價。這種溢價本身,表明了人們對社會發展方向的樂觀態度。假如不由分說地一棍子打死,未來中國的創新何在?如果從上證指數的波動結構講,自2009年8月之后,它就是處于一個超大級別的盤整市中,而且,至今為止,它仍然沒有走出這個框架。這里面的內在原因,是我們的整個宏觀經濟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就處于一個產業結構的轉型期。事實上,從國家管理層的角度看,任何經濟政策的調整,都是希望產業的轉型能夠平穩過渡。我們必須注意到,前幾年經濟過熱的根本原因還是源于過度超發的貨幣,這些貨幣大約達到25萬億。所以,我們看到在國家壓抑地產業之后,市場的貨幣出現了泛濫,各類資產價格膨脹得非常厲害。而進入信貸收縮期之后,市場的增量資金減少了。在這種大環境下,證券市場本身的增量資金是很有限的,而要讓有限的資金支撐起整個市場,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所以,市場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一部分股票的上漲,必然要以另一部分股票的下跌為代價。而這種背離現象,即是大盤整市的最大特征。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們認為本次的上漲行情,僅僅是政策推動做多所產生的資金幻覺式上漲,它并沒有改變市場大盤整市的本質。但因資金的沖動勁尚待消化,所以,這個過程中市場繼續以震蕩盤升的形式上行,是一種慣性思維的作用。只要暫時不出現另類的黑天鵝事件,這樣的上行就仍然會以小陰小陽的形式持續,但我們不能保證在上證指數上行至上方密集成交區下沿時,還能保持持續的上攻動力。
總體上,目前市場的指數環境仍然很健康,即使未來出現小級別回拉,也暫不改變上行趨勢的結構。按本波結構的走勢,上證指數未來的上行,即使挑破去年11月高點也很正常。相反,我們認為,在市場漲勢持續性沒問題時,弱化指數本身,專注于公司成長性可能更重要,有確定性的部分成長股反而是該關注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