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嬌
除了具備豐富的人生閱歷、行業經驗和金融知識外,選擇理財師還要考量他們的品行。
當下是一個高通脹的時代,一個多變的時代,更是一個理財的時代。
十年間快速上漲的房價、菜價,幾乎讓所有的人都深刻認識到,錢存在銀行真的會貶值!近兩年,各家銀行推出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期限短、金額起點底、安全性高,培養了全民理財意識:理財產品是每個中等收入以上家庭的一項重要資產。
我自1993年參加工作就進入金融系統,這些年理財產品從未像當下這樣豐富多彩,理財大眾從未像現在這樣有如此強烈的理財意識和理財需求。這實際上是社會發展、財富積累的必然結果。有一本書叫《花旗帝國》,書中雖然是介紹和描寫美國華爾街傳奇人物桑迪·威爾如何白手起家,成為花旗帝國的締造者,但更多的也是一個美國金融服務業發展的歷史縮影。我們當下的時代,與美國30年前非常相似。財富積累,讓人們對理財的需求增加,而且財富越多的人,對理財的個性化需求越強,差異化越大。這也讓我們更能夠理解為什么瑞士的金融服務業發達,因為那里是世界有錢人的聚集地。
面對個性化的理財需求,國家的金融體制、機制需要調整。我們看到,監管當局正在積極倡導金融改革,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包括公募基金也都在積極尋求金融創新模式,服務于高凈值客戶的獨立財富顧問公司在近年也大批成立。但所有這一切問題的背后,依然面臨一個終端問題:為投資者服務的專業理財人才短缺。
曾經跟一個公募基金公司的研究總監聊到什么樣的研究員是合格的研究員,十多年的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讓她得出以下結論:研究員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能夠對上市公司完成基本的調研,初步判斷上市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情況;再上一個層次,是能夠對上市公司的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有客觀獨立的見解,對上市公司業績之外的管理水平、潛在風險有自己獨到的觀點和見解;最高一個層次,是能夠給上市公司的高管提出合理化建議,做上市公司高管的參謀。
其實,一個好的理財顧問也如研究員一樣,只有達到第三個層次,才是一個合格的理財師。而且,不同于研究員的是,一個研究員通常都只研究一個行業,而一個好的理財師要面對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可能會碰到各個行業的客戶,所以,需要閱歷豐富,綜合知識強。
除了具備以上的人生閱歷、行業經驗、金融知識外,選擇理財師,最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標準和原則是品行。一個好的理財師一定時時刻刻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客戶資產的增值保值看待如自己的命運一樣重要。
我們相信,隨著投資理財需求的增加,理財師隊伍一定會漸漸成長起來,而品行與專業并行,是一個合格的優秀的理財師的根本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