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目前整個圖書館界的當代發展看,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和投入加大,加之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全國各系統的圖書館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面對新形勢,高職圖書館應加大服務創新的力度,結合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實際,闡述在高職圖書館工作的新特點、新局面和新舉措。
【關鍵詞】高職圖書館創新
一、新時期圖書館服務的特點
創新服務、延伸服務成為圖書館提高服務質量、充分體現其價值的發展之路,如在公共圖書館界開展的總分館服務模式、24小時圖書館、流動圖書館等;專業圖書館、科學院系統圖書館開展的學科館員管理制度、學科化服務等??梢哉f,新時期,我國圖書館界為了促進圖書館的發展,都在各自的服務領域開拓創新,思考發展之路,作為我國圖書館中堅力量的高職圖書館必須尋求適合自己發展的創新之路,以跟上全國圖書館界的發展趨勢。
二、提高圖書館服務的措施
(一)加強數字化資源建設
圖書館數字化資源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教師最常用的信息資源類型。其中,對電子期刊資源的需求量最大。而直接購買相關數據庫是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的最主要途徑,可以在短時期內極大充實圖書館的虛擬館藏,更加廣泛地為教師提供各種電子信息服務。
同時,有條件的高職圖書館還應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和聯機數據庫、光盤數據庫、網絡搜索引擎、電子出版工具等豐富的信息資源,結合學校重點學科的研究方向以及用戶信息需求的重點,整合館內已有數字化資源,建立相關的專題數據庫。高職圖書館在確定建立某種專題數據庫之前,要對相關數據庫開發現狀及本校教師的需求進行全面的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根據本館的館藏特點及教師需求的特點,對建立某學科、某專業的專題數據庫進行科學論證。在確定建設某一特色數據庫之后,圖書館就要加大資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持之以恒地進行開發建設,使數據庫在內容方面具有系統性、完整性和特色性,同時,還應注意數據庫的更新,保證數據庫內容的新穎性和時代性,只有這樣才能適應高職教師個性化和專業性的信息需求。
(二)建立以人為本的圖書館管理機制,提高圖書館管理的科學性
圖書館現代化最重要的標志就是其服務能力,圖書館的服務應以讀者的需求為依據來開展,以讀者的滿意度來衡量圖書館的服務質量,這就是要求圖書館員要充分認識到服務的重要性。首先,服務人員要加強和改善與讀者的關系,尤其是站在讀者服務前沿的流通、閱覽部門的工作人員,通過自身的不斷完善,以熱情真誠的服務,為讀者架起一座通向知識的大橋。其次,圖書館要改變傳統的“等客上門”的被動服務方式,改變圖書館服務于社會需求和市場經濟脫節的現狀,主動走向社會,圍繞讀者的需求,開展市場調研,改進服務項目,以保障滿足社會的多方位、多層次的信息服務要求。
(三)規范管理,明確崗位職責
建立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管理制度,明確學生館員職責。各部門都要根據不同的崗位需求制訂學生館員管理細則,包括相應的工作任務、崗位責任和嚴明的紀律要求。并配備專門的老師負責管理學生,按照學生的不同學科來分配工作內容,不只是做圖書入庫,還要讓他們參與信息技術的工作,使他們對工作內容更有興趣。工作人員要對學生多做督促和指導,并定期對學生館員進行考核,使勤工助學的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積極肯干,服從管理。嚴格考勤,準時到崗并在出勤表上簽到,做好考勤記錄。遵守工作紀律,做到不遲到早退,不消極怠工,不玩忽職守。
(四)利用現代行為科學的原理,改善高職圖書館的組織行為
由于通信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圖書館的發展需要開發和利用人力資源,為了充分調動與發揮圖書館員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使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得到開發利用,可以采用如下措施:第一,認真分析圖書館員的需要層次,根據館員組成結構,既要找出共性需要,也要找出個性需要,并針對不同層次的需要,采取相應措施;第二,了解館員的個性特征,安排其在恰當的崗位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位館員的才干;第三,為館員積極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既包括和諧、友善、融洽的人際關系,讓館員人心情舒暢,在友好合作、互相關懷中愉快地進行工作;也包括良好的工作環境與條件。第四,在圖書館中合理設置崗位,建立公平的獎懲制度,拉開獎金等級,把報酬與工作量掛鉤,吸引更多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圖書館工作。
(五)參與日常的讀者服務工作
日常的讀者服務應包括流通服務和閱覽服務、及一般咨詢服務。這些部門都是圖書館工作的前沿陣地。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由這些部門的服務質量決定。然而,工作繁忙與人員緊張往往影響了他們工作的開展。在這些服務工作中可以大量使用學生助理管理員,如讓他們負責新書及還回的圖書上架、移架、整理等具體工作,將會有效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解決人手不足而存在的矛盾,從而提高服務質量。具體而言:一是借助學生助理管理員協助做好圖書館圖書外借工作。學生到圖書館借閱圖書一般是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因此,在這一時間讀者最多,工作量最大。這個時間段圖書館利用學生助理管理員協助做好學生外借書庫的開放借閱工作。二是借助學生助理管理員協助做好圖書館閱覽室的開放工作。學生管理員主要工作是維持閱覽室的秩序,整理好閱覽室內的期刊、報紙,給其他同學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覽環境。
(六)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
開展網絡資源共建共享,對用戶有需求、而本館沒有館藏的紙質圖書、期刊等文獻通過館際互借實現互惠閱覽。館際互借的實現途徑有兩條:①利用省內高職通用借書證,用戶可以在省內各高職院校圖書館進行圖書、期刊等紙質文獻借閱。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館際互借,但同樣可以達到滿足用戶需求的目的。②校內用戶向圖書館提出的借閱申請,系本館未館藏的文獻,圖書館接受申請后向協議圖書館辦理借閱手續,在物流的協助下完成圖書館間的借閱。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館際互借。目前,僅限于區域高職聯合體之間開展的服務。
參考文獻
[1]范圣眉.淺析中學圖書館學生助理管理員的培養與管理實踐.2011-12.
[2]張崢嶸.淺談我國高職圖書館服務創新趨勢研究.2011-12.
[3]楊玉婕.淺析網絡環境下高職圖書館開展信息服務的思考.2011-12.
[4]陳昕.淺談高職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的現狀與思考.12-01.
[5]李福芳.淺論信息時代高職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提高,11-12.
[6]戴世明.基于用戶需求的高職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研究2011-11.
作者簡介:葉惠玲(1978-),女,漢族,湖北黃岡人,圖書館員,本科/學士,研究方向: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