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慶衍 袁明婭 李天恒
摘要:對甕安縣2012年上半年存欄生豬豬瘟普免情況進行抗體監測。隨機抽查36個規模豬場和256戶散養戶的2 650頭生豬,共采集血清2 650份(母豬血清1 325份、仔豬血清834份、育肥豬血清491份),規模豬場、散養戶免疫抗體合格血清分別為2 100份和550份,抗體合格率分別為94.0%、84.9%。從監測結果看,規模豬場和散養戶的豬瘟免疫抗體合格率均達到了農業部規定的要求(≥70%)。
關鍵詞:豬瘟;監測;對策;甕安
中圖分類號:S858.2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2)10-0020-02
對豬瘟抗體的實時監測是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畜產品有效供給和農民持續增收的緊迫任務;是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認真組織和規范開展豬瘟抗體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通過病原監測全面掌握豬瘟的分布和流行趨勢,及時消除疫情隱患;通過抗體監測有效評估豬瘟的免疫效果,為科學免疫提供監測依據;定期分析評估動物疫情,把握疫情動態,科學判斷防控形勢,開展預警預報工作,為科學防控提供技術支持[5]。上述措施對于積極推進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工作以及凈化豬瘟起著重要的作用。
2012年3~6月,對甕安縣生豬豬瘟普免情況進行抗體檢測,采用隨機抽查的方法,對甕安縣36個規模豬場和256戶散養戶所飼養的不同年齡、不同用途、不同條件豬群進行隨機抽樣采血,共計采集母豬血清1 325份,仔豬血清834份,育肥豬血清491份。對豬瘟免疫效果進行抗體監測。
1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按照國家標準及要求進行ELISA抗體檢測。監測試劑來自國家許可的廠家或研究所生產的診斷液[采用武漢科前動物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豬瘟病毒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生產批號:100406)],以間接ELISA法檢測血清抗體,樣品OD630 nm≥0.35判為陽性;OD630 nm﹤0.35判為陰性。
2樣品檢測
4分析與對策
監測結果表明,整體上甕安縣豬瘟的免疫狀況較好,以豬瘟抗體間接血凝效價在1∶32以上時能抵抗強毒感染為參考[6],大多數豬場和豬群能達到該水平,但也有部分規模豬場的少數豬及部分散養戶飼養的豬的抗體滴度低下,不足以抵抗強毒侵襲而發病或成為隱性帶毒者,威脅易感豬群。這可能與豬瘟疫苗免疫程序不合理和免疫質量不佳等有關。筆者認為應采取如下對策:
(1)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切實、有效的豬瘟免疫程序,嚴格執行免疫措施,對所有豬場制定的免疫程序進行一次完整的抗體跟蹤監測,以掌握該免疫程序的抗體消長規律,并制作標準的抗體消長規律曲線圖[1]。
(2)制定嚴格的定期檢疫制度和群體免疫效果監測制度,以隨時掌握本地區的疫情和免疫抗體水平[2]。
(3)對種公、母豬及后備種豬逐頭進行活體采扁桃體,以豬瘟免疫熒光抗體法或其他診斷抗原的方法進行豬瘟陽性帶毒豬檢查[3]。對檢測出的豬瘟抗原陽性豬及時淘汰并進行無害化處理。
(4)嚴格控制使用疫苗的質量。
(5)建立豬場生物安全防護制度,加強科學化、制度化和標準化的飼養管理,實行定期消毒和全進全出制度,確保群體健康。
(6)建立完善的豬瘟監測體系。對豬瘟進行監測,不但是超前預防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科學預防的重要途徑,監測可以掌握豬瘟流行的動態和免疫的效果[4],因此對養殖場(區)飼養的種豬、仔豬和育肥豬應采取豬瘟重點監測,把常規監測和集中監測結合起來,并根據豬瘟流行病學制定出監測豬瘟的時間、種類、數量、范圍和單位,對監測的結果要進行及時科學的分析,有利于早期診斷和早期預防[2]。
參考文獻:
[1]蔡寶祥. 當前我國豬瘟防制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畜牧與獸醫,2002,34(11):1-4.
[2]孫廣力. 黑龍江省全面實行種豬場疫病監測和凈化措施[J].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0(4):13.
[3]許海撫,王生祥. 關于動物疫病監測技術探討[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05,35(2):54-55.
[4]董全忠,郭學智,梁玉順,等. 豬瘟窩防免疫程序[J].中國獸醫科學,1986(9):33-34.
[5]陳冬祥.豬瘟防疫的再認識及對策[J].畜牧與獸醫,2002,34(10):29-30.
[6]韓慶功,崔艷紅,張智勇. ELISA檢測技術在豬瘟診斷中的應用[J].生物技術通報,2007(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