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沖 金升藻 劉欣
摘要:近年來犬蠕形螨與真菌混合感染的病例呈上升趨勢,該病主要癥狀是患部脫毛、劇癢、感染、化膿,其特點是治療周期長且容易復發,結合自身經驗,通過采用病理檢查、清潔去痂、重復用藥、消除病原、提高免疫的方法進行診斷和治療,以為廣大畜主提供診治參考,減少該病的發生。
關鍵詞:犬;蠕形螨;真菌;混合感染;診治
中圖分類號:S858.29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2)10-0026-02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犬已成為一個新的熱點[1]。犬蠕形螨病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皮膚病,主要是蠕形螨寄生于犬皮膚內部所引起的,其主要寄生部位是皮脂腺、毛囊、趾間、耳道,該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脫毛、皮膚發紅且增厚、大量皮屑脫落、形成膿皰,散發特殊臭味,無癢感或輕微癢感,抓撓不明顯;犬真菌性皮膚病主要是小孢子菌屬、毛癬菌屬等病原菌感染皮膚所引起的一種皮膚病,該病主要臨床癥狀是病變部位脫毛、皮膚損壞、潮紅、形成痂皮、瘙癢。蠕形螨與真菌混合感染可加重患犬病情。據文獻報道[2],康寧曾進行犬皮膚病調查,其中螨蟲病和真菌混合感染比例達38.6%。由此可見,近年來犬蠕形螨與真菌混合感染的病例呈上升趨勢,診治該病迫在眉睫。
1流行病學
各年齡和品種的犬只均可感染該病,但以幼犬感染為主。其主要是通過健康犬和病犬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春季、秋末較易大規模暴發。飼養環境差、飼喂食物不合理、缺乏營養、高溫、高濕等因素促進了該病的傳播。
2臨床癥狀
2.1鱗屑型蠕形螨與真菌混合感染
患犬趾間、面部、肘關節等部位有明顯脫毛、該處皮膚潮紅、色素沉著、大量皮屑脫落、外觀痂皮樣,有明顯真菌性炎癥反應,癢覺根據所感染真菌種類不同(小孢子菌屬或毛癬菌屬)而分別表現為劇癢和輕微癢覺。
2.2膿皰型蠕形螨與真菌混合感染
患部一般在腹部或陰部附近,患部與健康部位有明顯界限,呈擴散狀,皮膚變厚、變硬、潮紅、發熱、炎性浸潤,呈丘疹樣,進而演變成膿皰,破潰后形成潰瘍,癢覺明顯,患犬躁動不安且經常啃咬患處,散發出特殊的臭味。
3診斷
以該病的典型癥狀和流行病學作為診斷依據,以此為基礎作出初步診斷,但確診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檢查過程中應注意與類似疾病相鑒別。
3.1蠕形螨病的病原檢查
鱗屑型:用已消毒的手術刀沾取50%甘油水溶液,刮取患病部位,重點是刮患部與健康部位結合處直至出血為止,在載玻片上滴加1~2滴甘油水溶液充分吸收手術刀上的病料,鏡下觀察是否存在蟲體或蟲卵。膿皰型:應用膿液鏡檢法,即抽出患部膿皰內膿汁鏡檢是否存在蟲體。
3.2真菌感染的病原檢查
最常見的病例是犬小孢子菌屬的感染。①伍氏燈檢查法。通過伍氏燈照射患區,在皮屑、皮毛等處觀察到黃綠色熒光,即可診斷該處感染有犬小孢子菌。②病原菌檢查法。采集患病部位的皮毛,將毛根部放在顯微鏡視野下觀察,毛干呈管套狀,犬小孢子菌呈菱狀、帶刺、壁厚;石膏樣小孢子菌形狀多呈橢圓狀、帶刺、壁薄、并且含有多個分隔;另一種病例為毛癬菌感染,用以上方法鏡檢,如看到毛干外呈鏈狀的分生孢子則診斷為毛癬菌屬感染。
3.3真菌微生物培養檢查
將病料均勻涂抹于普通瓊脂培養基上,在37℃恒溫培養箱內培養24h,觀察培養結果,看培養基內是否有真菌斑塊,鏡檢是否觀察到絲狀真菌。
4防治措施
該病具有頑固性、易復發性、治療周期長等特點,常使犬主蒙受巨大經濟損失并浪費大量時間,筆者多年來共收治該類患犬86只,其中治愈83只,治愈率達96.5%(未治愈患犬主要原因是由于患病時間較長,同時繼發多種疾病,病情極其惡化)。現總結出了以下治療方法。
(1)清潔藥浴:應用碘酊對患處去污去痂,全身藥浴。第一次用甲硝唑1∶200溶液外洗浸泡,7d后用大黃五倍子洗劑(主要成分為蛇床子、五倍子、地膚子、大黃)1∶100溶液外洗浸泡[3]。兩種藥交替使用進行藥浴,每7 d藥浴一次。
(2)涂擦:患部涂擦“癬螨凈886擦劑”,每日2次。
(3)注射:“癬螨凈888注射液”按0.1mL/kg體重皮下注射,每隔7 d用藥1次,根據病情注射2~3次。
(4)口服:灰黃霉素按20mg/kg體重口服,每日1次,根據病情緩解程度,適當時間停藥,安貝復合維生素B片按說明服用,如患犬癢覺劇烈每日加服撲爾敏1~2片。
(5)環境消毒:保持犬活動與休息場所的通風、干燥及衛生,定期用5%來蘇兒溶液對環境進行消毒,患病犬與健康犬隔離飼養,加強營養,提高免疫力。
5小結
(1)該病又稱頑固性皮膚病,主要是由于該病具有治療周期長且容易復發的特點,單純的蠕形螨感染一般只有輕微癢覺或無癢覺,一旦與真菌混合感染常伴有劇癢,此病主要是兩方面共同作用,犬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和周圍環境存在傳染源。因此該病的預防一方面應加強營養,食物中添加適量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提高犬的自身免疫力;另一方面盡量杜絕與病犬接觸,正在治療的患犬應在未被螨污染的地方飼養,治療用過的器械須徹底消毒[4]。盡可能不帶犬去潮濕地方或草叢里玩耍,加強犬舍清潔,保持通風干燥,發生非季節性脫毛、體癢等癥狀應立即去正規寵物醫院就診[5],患犬所攜帶的蠕形螨和真菌均可感染人,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加強自我保護。
(2)當前大部分殺螨劑對于螨蟲成蟲、幼蟲有很好的殺滅效果,但是對于蟲卵難以殺滅,7 d后即有大量蟲卵孵化出,因此在治療此病時需要每隔5~7 d再次用藥,連續治療2~3次,將螨蟲徹底消滅。其次,每日的給藥時間也應該固定,在夏季早晚涼爽時螨蟲較活躍,所以要合理選擇藥浴時間[6]。
(3)以往治療該病,伊維菌素的使用都成為必不可少的環節,但由于長期反復使用,蠕形螨對其已產生明顯耐藥性[2],而且容易引發伊維菌素中毒,本文中應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多方位給藥治療,降低了藥物毒性,提高了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祥生,于燕,王德昭,等.犬常見皮膚病診斷及防治研究[J].動物醫學進展,2001,22(2):92-94.
[2]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小動物醫學分會第四次學術研討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外科學分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卷[C].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9.
[3]汪陽.獸醫寄生蟲學(第3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219.
[4]鐘奇興.犬疥螨病防治技術[J].中國動物檢疫,1999,16(4):21-22.
[5]廖智慧.淺談幾種常見寵物體表寄生蟲病的防治[J].中國動物保健,2012,14(4):58-60.
[6]趙霞.犬蠕形螨病臨床治療方法比較[J]. 湖北畜牧獸醫,200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