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名:新白發魔女傳
原著:梁羽生
導演:黃偉杰
編劇:梁志明/韓佩貞
主演:吳奇隆飾卓一航、馬蘇飾練霓裳、樊少皇飾岳鳴珂、郭珍霓飾何萼華、葉祖新飾辛龍子、郭柯彤飾唐家碧、岳躍利飾鐵飛龍等
播出時間:9月14日
播出平臺:湖南衛視第一周播劇場
梁羽生寫的《白發魔女傳》是他的武俠小說中改編影視作品最多的一部,從1958年李化執導的香港電影到2002年內地最新播出的《新白發魔女傳》,共有十部。《白發魔女傳》是梁羽生于1957年—1958發表的,故事以武林紛爭下,武當派未來的掌門人愛上魔女練霓裳而展開。
無論改編后的影視作品與原著有多大的差別,有一個主題永遠不會變的:正派與邪派的愛情,掀起了所謂江湖正義之士和邪教之間明與暗,善與惡的血雨腥風。而小說中所體現的反抗與自由的精神——那個時代的精神,也是改編很多的《新白發魔女傳》中所傳承下來的。
相比于金庸以主人公在武林一連串的奇遇推動情節的方式,梁羽生筆下的法則是“性格決定命運”。如果像張無忌一般不濟的脾氣,到了梁羽生這自然只有卓一航的下場。練霓裳命運的轉折,也是因為她的剛烈和暴脾氣,不給自己和對方半點余地。《白發魔女傳》中的人物都有些瘋癲的氣質,愛情也面對更多殘酷的考驗,卻比《神雕俠侶》中十六年忠貞不渝的愛情可信得多,因為有彷徨,有真正的誤解,有現實的桎梏。梁羽生筆下的英雄兒女們,無論身份地位,一個個都是在大義面前如飛蛾撲火、前赴后繼。相比金庸和現實和古龍的寫意,梁羽生則真正讓他的主人公秉承了中國古典武俠小說的傳統,并轡馳騁淡化情愛,有相忘于江湖、一笑泯恩仇的氣度,他也將自己的一股傲氣融進作品里,比如《白發魔女傳》里的天山,是令人忘記一切煩憂,看淡一切功名利祿的大草原。他寫情,結局多為千古遺恨,也就理解了為什么練霓裳在卓一航幡然悔悟之后,卻說相守已經沒有意思,不如留點美好的東西彼此懷念。對于善良樂觀的讀者,這樣的結局實在令人沮喪。
電視劇《新白發魔女傳》與以往作品不同的地方,是看重人物角色之間的各種感情與欲望的制衡與博弈。內容極大地擴充和延展,這是以前張國榮和林青霞主演的電影在內容上沒法相提并論的。該劇在武打場面上下足了料,吳奇隆、樊少皇等主演盡力呈現了一個能打會打的武林。在風格上,該劇在《流星蝴蝶劍》之后,又帶來一個久違的蕭殺的江湖。劇中卓一航和練霓裳的結局如何尚且不知,不過刀光劍影,倒是個不錯的消遣。
劇中最值得書寫的是兩個人物,卓一航和岳鳴珂。卓一航本是個苦哈哈的人。他的身份被夾在官宦貴公子與綠林草莽之間,像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他一開始畏首畏尾,優柔寡斷,最終雖然掙脫了一切的枷鎖,仍然喚不回心灰意冷的玉羅剎。《新白發魔女傳》中把他武功低微、懦弱無能等特點都轉化為正能量,因為卓一航的缺點,是很多人的通病,但他的優點,也讓絕大多數人望塵莫及。樊少皇飾演的岳鳴珂無疑是劇中最熱血澎湃的一筆,,是以錦衣衛千戶身份出場,周旋在東廠、錦衣衛、武當派和白發魔女之間,在外人看來立場相當神秘,而他高超的武藝,卓一航都很難招架,這是和原著精神相符合的。
吳奇隆 身手 出品人 趕工
《新白發魔女傳》是吳奇隆主演兼第一次擔任出品人的電視劇。據說拍這部劇他足足攢了三年的錢,但在拍攝的時候舞美和置景就已經超出了幾百萬。《新白發魔女傳》從開拍到湖南衛視突然播出,制作時間只有五個月,因此被人評價為“逆天”的劇。吳奇隆也因為壓力大時常發火。“正式要跟大家見面了,五個月逆天般的速度,讓許多伙伴們不分晝夜不眠不休,青絲變白發,這份堅持跟熱情成就了奇跡。”吳奇隆說。
小說里卓一航出來時十九歲,你覺得自己的年齡是一個問題嗎?
年齡都已經是成熟的年齡了,成熟到可以談戀愛,然后還沒有孩子的年齡,跟我現在的年齡挺像的。年齡不是問題,我的身手比同齡人應該好很多很多。
為什么時隔七年之后又拍武俠戲?
因為我欠打啊,而且我覺得我現在保養的還不錯,身手還不錯,再不打過兩年就不能打了,所以今年動作戲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在片場你的常用的東西是什么?
第一樣是扇子,也是劇中的一把武器。片場五十度,衣服穿得太厚,自己的肚子出現不少小紅點,很熱不舒服,朋友就送了我一個急速冷凍劑,會幫你迅速降溫。我不太吃零食,但是有個辣椒醬,天氣熱沒有胃口,就吃口味重一點的東西。有時候就光是辣椒醬拌飯吃就很好了,剩下最多的就是跌打藥。
作為出品人,感覺如何?
是一個挺累的過程,確實跟做演員會不太一樣,要經歷的東西,工作量大很多。演員基本都是我找的,我挺滿意的,一些衛視電視臺看過片子覺得馬蘇的表現很驚艷,是他們從沒見過的馬蘇,我覺得這個戲對馬蘇也是個很大的突破。還有郭珍霓,他們都會去做新的嘗試,你會看到我們以后會有陸陸續續的合作。片尾曲和插曲是我演唱,也找了嚴丹藝來寫歌。
有預算超支所帶來的壓力嗎?
很多人在拍攝中為了節約預算,在相關部門上的資金有所調整,我就不希望做這樣的戲,反而是一邊拍一邊增加預算。開拍前其實我跟合作方談過這個問題,比如在拍攝中哪些部分需要加強,就要增加投資,我希望雙方心理有一個數字是大家可以承受的范圍,現在還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圍,不能擔心,擔心就不要拍了。
這部劇這么快上檔會有質量問題的質疑?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加緊趕工的原因,為了上檔的速度,我們多找了兩三家不同的后期公司來最配合,都是緊鑼密鼓,對整個團隊都是很大的考驗。
郭柯彤:粉絲 師妹 俠女
劇中明月峽頭號個性打女“唐家璧”的扮演,是新人郭柯彤。劇中她的造型是個短寸,大大咧咧,但和馬蘇比氣場,她直言自愧不如。她和很多80后一樣,小時候是小虎隊的鐵桿粉絲,最“粉”憂郁的霹靂虎吳奇隆,所以受到《新白發魔女傳》劇組的邀約后,她推掉幾部戲約,就是為與偶像一聚。
第一次和吳奇隆演對手戲,是怎樣的情景?
總想笑。因為小時候就喜歡隆哥,但現在我都二十好幾了,他卻還跟常青樹一樣,就像從那時候的照片里走出來的,這簡直太嚇人了!他在片場從來不注意形象,能搞則搞,擠眉弄眼、調侃惡搞都手到擒來,而他也用這種特有的方式讓許多新人演員放松下來,他把壓力都留給自己,把歡樂帶給了大家。
對樊少皇的印象是?
我上學的時候我的老師天天拿他最優秀的學生跟我們‘顯擺,他激勵我們說他有個學生在香港做演員,這位大師哥每天練幾百個基本動作,不怕苦,不怕累,說得我們耳朵都快長繭子了。當我們劇組劇照老師問起我是不是也在徐州學戲的時候,我才覺得事有蹊蹺,跑去問樊少皇,我們原來是出自同一位老師門下,這個世界太奇妙了,后來我們在片場進行了一場非正式“兄妹相認”儀式。
你演的這位“明月峽少主”是馬蘇的心腹,可以說是個性俠女?
我是中性打扮,這個角色在原著里就是個男孩。每當走戲時,隆哥都會發揮他的搞怪本領,呼叫我——“哎!七龍珠!你過來!”我第一反應根本不知道他在叫我,等看到現場工作人員全都沖我笑時,我才緩過神兒來,心想,怎么就糊里糊涂地變成七龍珠了?馬蘇還給我起了外號——“海爾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