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商會《章程》是商會的治會綱領,他的作用類似于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商會《章程》的地位很高、權威很強、作用很大。盡管如此,目前許多商會的章程比較陳舊,不符合新時期商會發展的現實,一些商會領導對商會《章程》的認識還不夠到位,因為無可行的《章程》中的依據,商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矛盾也在所難免。
商會雖然歷史悠久,在明清時代就有商會,但是,我國商會的快速發展時間僅有十年左右,也就是90年代初期至今。
商會的《章程》多數是照搬照抄發展時間比較長的協會的《章程》。由于商會對許多人來說還是新生事物,大多沒有經驗和研究,所以商會《章程》的滯后和不符合現實發展需要的現狀也很難以改變。
商會《章程》存在的普遍不足
商會的定位不準。其中如商會的宗旨和業務范圍還是協會的宗旨和業務范圍。商會的定位不準,導致許多商會“瞎忙”和“窮忙”。
《章程》中缺少會員自律條款。協會的會員多是政府機關、文化事業單位的在職人員居多,而商會的會員都是經商的商人,從自身的素質來講,許多會員沒有足夠的政治覺悟,也缺少自我約束的自制力。許多商會的“雜音”和“噪音”也就在所難免。
商會的組織架構和核心領導機構設置不夠合理。目前,許多商會《章程》中規定的商會領導集體都是會長辦公會成員,由于副會長人數眾多,商會的重大決策,“民主”過甚,“集中”很難。
會員大會制度的名存實亡。由于許多省級商會都有許多分支機構,眾多會員都分散在各個地區,同一時間召開會員大會不是不可能的問題,根本就不現實。而會員大會又是商會組織體系中的最高權力機構。另外,由于眾多會員平時參與商會活動和管理甚少,沒有條件行使會員代表參與管理的權利。
現有《章程》中對會長和秘書長的正確定位不夠明確。商會的會長和秘書長是商會發展過程中兩大關鍵性人物。會長和秘書長的人選事關商會的發展大局。這兩個角色的準確定位是商會的關鍵的關鍵。
《章程》中缺少換屆的主要條款。事實證明,商會的換屆工作很重要。關系到商會發展的承前啟后,目前,《章程》中缺少換屆的內容,導致換屆工作無章可循。許多商會的換屆工作都是由少數人臨時制定一些換屆規則,很容易有偏面性和缺乏公正性。
總而言之,目前許多商會的章程過多的是形式,一些影響商會發展的綱領性條款嚴重欠妥和缺失。商會章程的修改和完善已是一項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商會《章程》必要條款
商會職能的準確定位。目前,我國的商會已定性為社會組織,與過去相比,已淡化“民間”身份,更多突出的是“社會性”,因此,商會的職能應突出“社會性”和“組織行為”。
商會是非營利性質的社會組織,主要職能是社會管理,而不是以商養商的商業行為。
商會的主要職能,一是橋梁和紐帶作用。既是聯系政府和政府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也是職系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同時也是會員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二是為會員企業提供信息咨詢和維權服務。三是引導會員企業遵章守法、誠信經營和科學發展。四是引領會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會員的準入門檻和退會制度。商會的主體是素質參差不齊的民營企業主。由于會員的成分相當繁雜,對入會的態度和動機又千姿百態。商會雖然是一個組織,但會員的紀律性往往很差。從商會的長遠發展考慮,商會的會員資格審查一定要嚴,應是嚴進寬出的入會退會制度。同時為了規范管理,一定要有會員自我約束的《會員自律條約》。
商會要有志同道合、有實力、有魅力、有魄力、有能力、有奉獻精神、有思路的領導核心團隊。
領導核心5人、7人或9人,組成形式類似于政府的常委班子。
應發揮會員代表大會的作用。由于會員都是經商的商人,平時商務非常繁忙,要開一次會員大會很不容易。所以,用會員代表大會作為商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比較科學和可行。
會長和秘書長要有任職資格和任職職責。 《章程》規定,商會會長一般任期不超過兩屆,時間每屆3到5年。會長就職時要有就職演說和商會發展規劃。換屆時要有工作述職報告。秘書長必須為專職。
換屆的程序和選舉辦法。換屆的時間、程序和選舉辦法等必須寫入商會的《章程》,以便確保商會換屆的合法性、公正性和穩定性。
商會的智囊團隊的職能定位。商會的名譽會長、顧問和相關黨政機關離退休干部,作為商會的決策咨詢人員,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做到服務到位不越位。
商會《章程》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商會的發展方向和自身建設。商會一定要把《章程》的完善和執行作為立會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