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類節能產品推廣獲財政補貼或將拉動消費1500億元
近日,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決定將高效節能臺式計算機、風機、變壓器等6類節能產品納入財政補貼推廣范圍。
據悉,此次納入財政補貼范圍的6類節能產品包括高效節能臺式計算機、高效節能單元式空調、風機、水泵、壓縮機、變壓器等。推廣政策執行期暫定為一年,力爭將高效節能產品市場份額提高到40%以上。為此中央財政將增加補貼140億元,預計拉動消費1556億元,實現年節電約313億千瓦時,以更好地起到擴大居民消費與深入推進節能減排的政策效果。
點評 這是繼今年6月我國啟動實施高效節能平板電視等5類節能家電推廣財政補貼政策后,國家對節能產品推廣實施的又一重大促進政策,也是當前“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抓手,將會更好地發揮財政政策促進擴大消費的作用。
兩大電網全部介入風電開發產業格局將二次洗牌
南方電網控股子公司南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近期發布消息稱,由該公司牽頭,聯合明陽風電、粵電集團,以及國內能源和相關領域的8家知名企業共同出資的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這也是繼國家電網成立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染指風電項目開發后,南方電網正式進入風電開發領域。至此,中國兩大電網全部介入風電開發。
據了解,南方海上風電的成立主要依托珠海桂山海上風電場新技術示范項目,該項目是2010年國家能源局首批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難產后新近批準的可以進行前期工作的兩個海上風電項目之一。該項目分198兆瓦海上風電場工程和海島智能微電網工程兩部分,項目總投資44.5億元,資本金約為9億元。其中,按照該項目資本金總額的10%,粵電力A等8家企業需出資9000萬元,其首期注入資本金600萬元,剩余資本金根據項目開發建設進度和資金需求情況,按照相應股權比例分批注入。
點評 電網關注新能源發電項目是電力行業的一個重大動向。電網參與風電開發,可降低并網消納的風險,降低企業成本。但由電網主導并參與項目開發,與電力行業“廠網分離”改革要求顯然相悖,而且公司匯集全產業鏈,極易形成內部關聯交易,特別對于處于深度調整期的風電產業,或將形成二次洗牌。
多國重啟稀土開采全球稀土供應格局或將改變
近期,在歐美日通過WTO訴訟對中國稀土政策施壓同時,一些產稀土國家稀土開采重啟計劃也進入了實質階段。包括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家在內的稀土礦山開發和冶煉等多個項目運行非常順利,預計下半年將會陸續投產,主要集中在輕稀土方面,不僅產量可觀且成本非常低廉。其中,澳大利亞萊納斯公司在馬來西亞的稀土廠在建規模超過10個包鋼稀土的規模,并且已經獲得政府頒發的安全生產許可證,一期項目的產能為2萬噸。美國鉬公司在2012年底將構建年產1.9萬噸的稀土產能,到2013年中期,鉬公司的稀土產能將達到4萬噸,其在馬來西亞的礦區還擁有重稀土資源。南非邊遠公司也在開發Zandkops.drift稀土項目,預計2015年投產,產量2萬噸,且根據測算,其產品單價很可能會低于2010年我國稀土出口的平均價格。
點評 據悉,目前全球有200個稀土項目計劃即將開發,今年國外市場新增稀土供應近2萬噸,明年國外新增稀土供應或超過8萬噸。2011年,中國實際合法生產稀土礦產品為8.49萬噸。如果中國的產量維持不變,2013年,美國的稀土資源將達到中國的一半,世界稀土資源由“中國單一供應”的格局將發生巨變。對此,國內稀土行業應未雨綢繆,及時做好應對準備。
外資悄然撤離中國樓市全年投資或現腰斬
近日,素有美國頭號房企之稱的鐵獅門開始低調叫賣囤在手中的中國地塊。據悉,此次鐵獅門想轉手的是位于上海新江灣城的兩塊地,一塊為43畝商辦用地,總建筑面積11.4萬平方米,樓板價14000元/平方米,總價約16億元。另一塊地126畝,樓板價17000元/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9.47萬平方米,土地款約32億元。
從今年初開始,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到位資金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利用外資額從1至2月同比增長24.2%,一路下降。前3個月至前7個月的利用外資額同比降幅分別為22.4%、42.9%、36.8%、53.9%和54.3%。以前7個月228億元的利用外資額計,平均每月房地產開發利用外資額32.6億元,按此推算,全年或在400億元左右,其同比跌幅可能接近“腰斬”。
點評 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外資房企和投資基金或轉讓已有地塊,或降價促銷,或跑量回款,正悄然從中國樓市撤退。但愿外資的悄然撤離不會給正在逐步降溫的中國樓市造成太大沖擊。
農產品逆差劇增玉米進口量為去年同期15倍
據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近期公布的數據,今年1-7月份,我國的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逆差急劇擴大,達298.1億美元,同比增長75.0%。而在在所有的農產品種類中,大豆和玉米的進口量尤為引人矚目,大豆到7月份已進口3492.0萬噸,同比增20.1%,而玉米的進口量達到312.7萬噸,為去年同期進口量(20.9萬噸)的15倍多。一向進口量不多的大宗谷物今年上半年進口也出現暴漲情況。1-7月,我國谷物共進口868.2萬噸,同比增261.3%;進口額29.8億美元,同比增220.0%。其中,小麥進口244.6萬噸,同比增268.4%。玉米進口312.7萬噸,為去年同期進口20.9萬噸的15倍;稻谷和大米進口141.3萬噸,同比增238.4%。
據有關專家預計,2012年中國大豆產量為1300萬噸,進口量預計為5500萬噸。棉花方面,去年進口331萬噸,國內總產量660萬噸。植物油去年進口674萬噸,國內產量則在1000萬噸左右。
點評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糧食產量一直在不斷增加,但其增長步伐依然跟不上需求的增長。在目前我國耕地面積相對緊張的情況下,要求農產品全部實現供給,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適當糧食增加進口是形勢所迫,是必要和必須的。而且目前我國的糧食進口主要是出于補充國內缺口和儲備目的,不會在大范圍對國內的糧食市場造成替代性沖擊。
上半年B2B電商交易規模2.95萬億但增速明顯回落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監測報顯示,截止到今年6月,中國B2B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2.95萬億,同比增長13%。此外,各類B2B電子商務企業的營收規模為74.5億元,同比增長20%,整體增速放緩明顯。B2B電子商務服務商營收(包括線下服務收入)份額中,統計的八大服務商市場份額共為67.1%,阿里巴巴繼續排名首位,但因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多重利空及自身因素影響,市場份額呈下降趨勢,僅為41.5%。
點評 盡管上半年B2B電子商務的發展增速有所放緩,但作為一種新興的業態模式,其未來的增長潛力將是巨大的。按照《電子商務“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突破18萬億元。其中B2B交易規模超15萬億元,占總交易額的83.3%。
風投投資過冬策略轉向中早期投資
2012年以來,中國VC/PE投資迅速降溫,投資數量及投資規模相比2011年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互聯網投資活躍度下降尤為明顯,風投業開始更多轉向中早期投資。
根據ChinaVenture投中集團統計,2012年第一、二季度中國互聯網行業分別披露投資案例35起、30起,投資總額3.07億和2.80億美元。其中,第三季度投資數量及投資規模相比2011年同期分別下降65.1%和89.3%,達到2010年第二季度以來最低水平。清科集團的數據也顯示,2012年上半年,中國創投市場共發生投資案例401起,其中披露金額的322起共涉及投資總額為25.11億美元,投資數量同比下降48.6%,環比下降44.7%;投資金額同比下降63.1%,環比下降59.5%。
與此同時,風投開始把目光轉向中早期投資。如同創偉業今年已經完成一個早期基金的募集,同時也構建了一個創業孵化器“同創夢工廠”,專門投資種子早期項目,投資范圍為TMT、生物醫藥、通訊以及新材料。
點評 風投主要靠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套利的時代恐怕將一去不復返了!投資人轉向早期投資,關注成長性,既是一種“正本清源”,更能催生一批真正的創新型企業!
全球車企關閉 歐洲工廠御寒我國汽車工業迎大考
受歐洲經濟危機拖累,全球汽車企業近期醞釀了一波在歐洲關閉工廠、裁員的御寒風潮。據不完全統計,已有9個汽車集團選擇了關閉歐洲地區的工廠和裁員,以斷臂求生。按照計劃,PSA將在2014年關閉位于法國本土的歐奈蘇布瓦工廠,并將裁員8000人;歐寶將在2016年關閉德國波鴻工廠;三菱汽車以“1”元的價格拋售了位于荷蘭Nedcar工廠,1500名工人面臨失業;來自德國的曼卡車品牌也計劃裁減900人;大眾、福特也紛紛醞釀裁剪歐洲員工的計劃。如果上述計劃成為現實,那么到2017年,將會有16家位于歐洲的工廠關閉。
相比之下,中國不僅是這些汽車企業的市場重心,未來三四年后,更將成為他們的全球制造中心,這對于正處于結構升級過程中的中國汽車產業是一次不同尋常的考驗。
點評 要想擔當起全球汽車制造中心的重任,中國汽車工業必須加快結構升級的步伐。而結構升級和產業轉型,對于中國汽車工業來說,面臨的考驗并不比“入世”時輕松。
山東重工海外疾進 再購德國叉車巨頭
繼收購意大利豪華游艇制造商法拉帝(Ferretti)75%控股權之后,山東重工集團在歐洲再下一城。此前,山東重工集團旗下的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已與德國叉車巨頭凱傲公司(KION Holding GmbH)簽署合作協議。濰柴動力將以增資形式投入4.67億歐元(約合5.84億美元)收購凱傲25%的股份,并以2.71億歐元(約合3.39億美元)收購凱傲下屬液壓業務(林德液壓)70%的股份。這兩項投資互為條件。
據悉,凱傲公司是全球第二大工業叉車制造商,也是中國叉車市場領先的國際制造商,旗下六大品牌分別為林德、斯迪爾(STILL)、芬威克(Fenwick)、歐姆-斯迪爾(OMSTILL)、寶驪和沃特(Voltas)。2011年度凱傲公司經營收入約44億歐元,虧損9292.6萬歐元,今年上半年已扭虧為盈至2574.1萬歐元。如果該收購順利完成將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德國最大的一筆直接投資。
點評 山東重工此前曾表示,集團的目標是在未來3-5年內,實現海外出口額占營業收入1/3的目標,沖刺世界500強。而收購凱傲公司股份將使山東重工集團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公司又近了一步。
水土不服 家得寶關閉所有在華門店
家得寶中國公司授權新聞發言人9月17日披露,家得寶公司已經于14日正式關閉在中國大陸市場僅余的7家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7家門店分別包括位于天津的4家門店、西安的2家門店,以及鄭州的1家門店。至此,家得寶中國公司關閉了所有在華12家門店。
據悉,家得寶在美國是僅次于沃爾瑪的第二大零售商、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零售商,2011財年全球門店數達到2248多家,銷售額達704億美元,盈利達到39億美元。2006年底,家得寶高調收購天津家世界12家家居門店,成功登陸了中國市場。很快,家得寶中國的門店版圖遍及北京、天津、西安、青島、鄭州等7省市。但6年來,家得寶在中國的零售業務并未實現盈利,每年虧損均在數千萬元。
點評 不是家得寶不努力,而是家得寶敗給了商業模式的“水土不服”。在中國市場上,家得寶依然采用的是基于美國消費者DIY的家裝消費習慣而打造的傳統商業模式,而中國家裝市場的消費和購買習慣與美國消費者有著根本的不同,但家得寶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入鄉隨俗”對于“洋品牌”也概莫能外!
百思買借道天貓重返中國進入方式另辟蹊徑
在宣布撤出中國市場一年半之后,美國電子消費零售巨頭百思買此前宣布,與天貓合作構建的百思買天貓箭魚旗艦店已經正式營業。
2011年2月份,在關掉上海的最后一家門店之后,百思買宣布全面退出中國市場。而在此后的一年時間里,百思買遭遇了持續動蕩,創始人辭職、高管頻繁更替、業績下滑。
今年6月底,百思買突然宣布在中國市場引入百思買移動品牌,并稱將在五星電器門店中開設首批14家“店中店”。此次與天貓合作的箭魚是百思買旗下自有品牌,創立于2006年,產品線涵蓋電子連接線材、移動電話配件、游戲電腦配件等消費電子周邊產品。兩個月內,百思買通過線下“店中店”實體零售以及線上電子商務兩個渠道形式,重新殺回中國市場。
點評 一年前的退出,讓百思買多少有些心有不甘!此次,百思買趁著目前國內家電市場群雄爭霸之際借助電商再次搶灘中國消費電子市場,進入方式可謂“獨具匠心”!
華為增加對英國投資130億元意在開拓當地市場
華為公司此前在倫敦宣布,該公司將新增投資13億英鎊(約合130億人民幣)擴大其在英國的業務規模。
根據該計劃,在未來5年中,華為將投資英國的移動寬帶等項目,給英國帶來700個新的就業機會。其中,直接投資6億英鎊,另外6億英鎊的投資,主要通過采購方式完成。
據悉,從2001年進入英國,到去年拿到英國最大移動運營商Everything Everywhere的訂單,華為用了整整十年時間。目前,華為在英國有800名員工,英國電信(BT)、沃達豐等運營商都是其客戶,并且還與這些運營商建立了聯合創新實驗室,為當地逾1000萬家庭提供了光纖覆蓋。
點評 華為如此大手筆的投資顯然是出于戰略考慮。華為看重的是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市場,并希望通過投資使英國成為中國產品和服務進入歐洲市場的橋頭堡。目前,華為的這一戰略已初見成效。英國主要移動網絡運營商EE此前宣布,未來幾周將推出新一代超高速移動寬帶服務。而在該公司推薦的可使用新服務的產品目錄上,華為的3種產品就位列其中。
中投境外投資差強人意入股黑石五年浮虧達50%
截至9月上旬,在紐交所上市的黑石公司的股價依然徘徊在13美元/股上下,距離五年前中投公司以每股29.605美元/股的投資價依然差了接近60%。而即便算上2008年中投以9-10美元/股增持的2.5%股權,如今浮虧也依然達到50%。
同樣,中投對摩根士丹利的投資,損失也依然巨大。按照9月6日的股價16.25美元,股來看,無論是最初認購的48.07美元/股,還是隨后以23-27美元/股不等的價格進行平攤成本的投資,都處于浮虧狀態。
據中投公司7月公布的《2011年年度報告》披露,2011年中投公司境外投資組合的全年收益率浮虧4.3%。
點評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對中投來說,由于是替國家理財,投資更應三思而后行。
擔心難獲蒙古政府審批通過中鋁放棄收購南戈壁
由于蒙古政府的反對,在連續兩次延期之后,中國鋁業無奈宣布其對南戈壁的收購失敗。
中國鋁業此前發布公告稱,經慎重考慮,公司與艾芬豪礦業均認為,擬進行的部分要約收購交易在可接受的時間內取得必要監管批準的可能性較低。因此,雙方已終止鎖定協議,包括終止公司發出部分要約收購的義務。
據悉,注冊于加拿大的南戈壁,在蒙古國境內接近中國邊境的位置擁有煤炭資源,主要業務是對這些煤田進行勘探和開發,并向中國供應煤炭產品。今年4月4日,中國鋁業宣布,擬出資不超過10億美元,向艾芬豪礦業等股東收購其持有的不超過60%但不低于56%的南戈壁普通股,以推進公司煤鋁業務整合。然而,4月17日,蒙古礦產資源局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宣布暫停由南戈壁的附屬公司擁有的若干許可證的勘探及開采活動。中國鋁業的收購計劃因此受阻。7月3日,中國鋁業公告,該要約收購將延期30天。8月2日,該要約收購再度延期一個月至9月4日。但期限到期后,而事情仍無進展,中國鋁業無奈只能放棄。
點評 隨著蒙古政府對境內資源控制的日益加強,中國企業在蒙古的并購活動屢屢受挫。此前神華集團參與競購蒙古塔本陶勒蓋的開采權也因蒙古政府的反對而被駁回。此次中國鋁業收購南戈壁同樣受到了蒙古政府的阻撓。中國鋁業主動選擇退出既是無奈之舉,又是明智之策。
阿里巴巴76億回購雅虎股份巨額融資受投行追捧
阿里巴巴集團9月18日宣布,集團對雅虎(YH00.NASDAQ)的股份回購計劃已全部完成。
該計劃共耗資76億美元,包括63億美元現金及價值8億美元的阿里集團優先股,回購雅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團股份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團20%的股份。與此同時,阿里集團將一次性向雅虎支付技術和知識產權許可費5.5億美元現金。
據悉,除了自有資金5.5億美元之外,此次阿里集團海量回購規模涉及到巨額融資59億美元,其中20億美元為銀行貸款、價值20億美元的普通股發售以及19億美元優先股的出售。
點評 此次阿里巴巴巨額回購雅虎股份的59億美元巨額融資受到投行的熱捧。僅20億美元的銀行貸款一項,有意參與貸款的銀行就高達19家之多。最終被確定參與貸款的銀行為9家,除國開行作為唯一一家來自中國的銀行外,另外8家均為全球知名的外國銀行。
投行之所以踴躍,最根本的是看好阿里的發展前景。業界普遍預測阿里IPO規模將攀上千億美元,而回購之前阿里集團估值約為350億美元。
聯想9億收購巴西電子制造商CCE在拉美的市場份額將拓展
聯想集團此前發布公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Lenovo Brazil將以3億巴西雷亞爾(約9.35億人民幣)收購巴西最大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CCE公司100%的股權。后者主要從事個人計算機及消費電子產品的制造、分銷、市場推廣及銷售業務。此舉將助力聯想進一步拓展巴西乃至整個拉丁美洲的市場份額。
根據協議,本次交易涉及的資金將分為兩部分支付,其中包括發行46,875,000股聯想集團股票,發行價格是交割日期前30天內聯想集團的平均股價;其余部分聯想將以現金支付。本次交易中新發行股份占聯想集團現有已發行股份的0.46%。
據悉,CCE公司是巴西消費電子產品的最大本地制造商之一,在巴西已經有近50年歷史,主要從事個人電腦及消費電子產品的制造、分銷、市場推廣和銷售業務。
點評 目前,CCE和聯想在巴西PC市場份額分別位于第六位和第七位。而收購完成之后,兩家公司共同市場占有率將達到14-16%,排名第三位,僅次于POSITIVO和惠普。收購CCE或將成為聯想進一步拓展拉丁美洲的市場份額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