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區交通開放可以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但是大量過境交通涌入社區會給居民帶來一系列不利影響,如何緩解兩者之間的矛盾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交通寧靜是一種通過各種物理措施來減少和控制機動車負面影響的技術。交通寧靜技術在國外已是相當常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過調研交通寧靜在國外的發展歷程,系統分析國外交通寧靜技術對交通的影響并對國內常用的幾種措施的效果進行分析,發現交通寧靜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社區內機動車對社區居民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交通寧靜; 社區開放; 社區車速; 交通量;
1概述
《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近日印發,其中提出,加強街區的規劃和建設,分梯級明確新建街區面積,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1。一方面開放社區道路會形成 “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布局,有效地緩解城市道路擁堵問題,另一方面小汽車大量涌入居住社區,會對社區內居民的居住環境、人身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2交通寧靜概述
美國運輸工程學會(ITE)關于交通寧靜的定義如下:
本著道路安全、人居環境及其它的公共目標而施行的,旨在降低車速、降低機動車交通負面影響的措施與技術,它通常包括道路線形的改變、安裝隔離設施,或其它的物理性交通工程手段2。
目前,在國內外較為常用的交通寧靜措施包括以下幾種。
(1)各種標志標線
道路交通標線標志是為道路使用者及時提供道路有關情況的無聲語言。最常見的交通寧靜技術為減速標線和限速標志等。減速標線對車速影響較小,但是可以在車輛通過時,會產生一定的振動和聲音,以提示駕駛員注意安全。
(2)路面鋪裝
路面鋪裝是通過改變路面材料或路面顏色來引起駕駛員的注意,提示其已進入特定的區域,可以有效的降低車速,提高非機動車的安全性,還可以增加道路的美感。
(3)路段縮窄
在主干道上實施路段縮窄可以有效地降低主干道上的車速,同時對其通行能力影響較小。路段縮窄尤其適用于某些易超速的路段和存在安全隱患的路段。
(4)減速彎道
減速彎道通過改變道路線形,減少街道的直線段長度以降低路段的車速。減速彎道可以根據道路限速的不同靈活設定不同的彎曲半徑。
(5)安全島
安全島是一般是在道路中央設置一個綠化島。它在縮減行人過街距離的同時也降低了機動車速度。
(6)減速拱和減速墊
減速拱是通過抬高部分路面以限制車速。根據路面情況和限速的不同可以設置成不同高度和寬度的減速拱。一般減速拱和減速墊應用于支路和一些生活性道路上。
3國外主要交通寧靜措施應用及效果分析
不同的交通寧靜措施會對當地交通產生不同的影響,以下通過對國外已實施的交通寧靜措施對機動車車速、交通量、社區居民和環境等的影響進行效果分析。
(1)車速
降速是交通寧靜要達到的主要目的之一。從以往各國實施的措施來看,一些交通寧靜措施在降速方面是非常有成效的。Greibe和Nilsson對丹麥、荷蘭和英國的交通寧靜措施對速度的影響作了研究。通過對丹麥的21個城鎮上的干道的交通寧靜措施的研究表明,在交叉口處設置環島,將比傳統的四路交叉口的車速降低大約30km/h。英國運輸研究實驗室研究了不同交通寧靜措施對主干道車速的影響,包括減速拱、抬高交叉口、減速彎道以及環島、抬高人行道。研究發現車速平均降低了18km/h,同時還發現安裝措施后大部分的道路車速會降低到限速以下。通常情況下減速拱、減速墊等縱向措施對車速的影響是最為明顯的。
(2) 交通量
交通寧靜措施的效果也反映在它對社區交通量的影響上。然而,措施對交通量的影響不會像對車速影響那樣非常明顯。因為對于大區域來說,總的交通量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而交通寧靜措施所做的是將部分交通量重新分配,降低部分生活性道路的過境交通量。
(3)社區居民
事實上實施交通寧靜技術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行人和騎自行車者這些交通弱勢群體在交通行為中感覺更加安全與舒適。交通寧靜技術對交通弱者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交通事故數量的下降。通過降低車速,提高駕駛員的注意力,交通寧靜措施可以降低區域內的事故發生率。
(4)環境
交通寧靜技術對環境的影響可以從噪音水平和空氣污染水平中反映。通常認為一些縱向措施如減速拱、減速墊使車輛頻繁的加減速會增加噪音。然而從實際調查來看,由于措施使車輛速度和數量都會有一定的下降,噪音也會有所下降。在San Jose,安裝減速拱后,平均噪音從77dB降低到75dB;在Esslingen,設定交通寧靜區后噪音下降了4dB。Buxtehude測試了實施交通寧靜措施前后汽車排放物的變化值。調查發現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20%,碳氫化合物減少10%,氮氧化物減少33%。
4國內主要交通寧靜技術應用分析
因為國內大部分單位、居民社區屬于封閉式社區,內部道路基本不對公共開放,故國內對交通寧靜措施的研究和應用還停留在特定的一些區域例如在校園、居民區內部為了降低車速保障行人安全而采用的物理措施。有些新型社區通過交通寧靜技術預防交通事故以及降低過境交通的負面影響,例如無錫太湖某社區利用減速帶、標線等交通寧靜措施將社區內機動車車速控制在30Km/h以內,同時發現應用交通寧靜技術以后住宅區內針對噪音和空氣污染的投訴減少,居民對社區交通環境和生活環境較滿意3。交通寧靜技術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應用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對生態城內部道路進行交通寧靜設計,使得社區內主干道速度降為40km/h,支路車速控制在30km/h左右4。同時通過將交通寧靜措施與道路設計相結合,還達到了美化社區接到環境的目的,最終通過交通寧靜技術塑造了交通與景觀和諧、交通與居住和諧、交通與安全和諧的街道宜居環境。
5 結語
通過對國外交通寧靜技術應用的分析,發現交通寧靜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過境交通對社區的負面影響,而且國外已有相當成熟的交通寧靜技術應用體系,而國內對于交通寧靜技術的應用大多停留在采用減速墊和減速標線等一些簡單的方法,對于開放式社區的交通寧靜技術應用,需進行系統的規劃以擴大交通寧靜技術的應用范圍和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新華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全文, [EB/OL]. [2016.2.22] http://www.sh.xinhuanet.com/2016-02/22/c_135119227.htm
[2] Ewing, R. (1999) Traffic Calming State-of-the-Practice.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s, Washington, D.C.
[3] 程海波,周驪巍.交通寧靜化在中新天津生態城的嘗試[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0(10):15-17.
[4] 肖飛,黃潔.宜居城目標下的交通寧靜化實施策略——以無錫市太湖新城為例[J],2011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420-424.
作者簡介:
王曉芳(1984-),女,內蒙古烏蘭察布人,碩士研究生,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6C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