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芳華

朋友從一家公司辭職后,幾乎成了祥林嫂,逢人便訴:自己在公司如何辛苦,對工作鞠躬盡瘁,對老板忠心耿耿,像頭毛驢耕耘自家的地一樣兢兢業業,可到頭來卻落得兩手空空……很是理解朋友的失落,當年他放棄了優越的工作,義無反顧地來到這家私企,只為專業對口、老板賞識,以為可以施展一番抱負。轉眼,十幾年過去,在朋友及其同仁的努力下,將那老板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攤男送入了成功人士的行列,可其當初的許諾一個都不曾兌現,員工的工資甚至還在原地踏步,于是,人們都失望而去。朋友是堅守到最后的,在糾結于“我把青春送給你”之時,難免心生怨忿。我把朋友的表現歸結為“職場受傷綜合癥”,或因在職場上付出與得到不成正比而導致,或因職場中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和職業本身的壓力而起。
無獨有偶,另一位朋友不甘心整日在工廠中與油膩的機器打交道,毅然跳槽出來尋夢。憑手中的筆,她寫出了自己的一片職業天空,先是在一家小報打工,后幾經輾轉,終于躋身本地一家主流媒體,完成了她在職場中的華麗轉身。我們喚她“無冕之王”,每日見她風風火火地在大街小巷奔波,連朋友聚會都是來去匆匆,一副“我不是在寫新聞,就是在找新聞的路上”的架勢。大家都很為她感到高興,以為她很熱愛很享受這份職業。然而,在一次聊天時她吐露心聲:這份職業并不像人們所見的那樣光鮮,首先,收入不高,壓力卻非常大,時刻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危險;還有內部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總是讓不善周旋的她喘不過氣來,現在她甚至害怕面對那一切……
每種生活去除表象都有它不堪的一面,換言之,每種職業也一樣。有人形容職場中的人如同磨道上的驢,拼命拉磨的同時,總難免被有形無形的鞭子所傷。有的出于無意,有的卻是有心。像上述兩位朋友,各有各的隱忍,傷心總是難免。如此說來,職場真是個讓人既愛又怕的是非地,卻沒有人能躲得開。
那么,這世上有沒有不傷人的職業,思來想去,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其實,職業本無所謂傷人,但皆因事在人為,既是人為,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思維,千差萬別的認知,所以難免混亂打架。農村有句諺語:人多了胡搗亂,雞多了不下蛋。也從另一側面說明了這個問題。如此說來,職業本是無辜的,令人受傷的總歸是人為操作。比如那些私欲,那些擺不上臺面的你傾我軋、勾心斗角,使得職場到處硝煙滾滾,不再清凈。
想起以前在一家私企工作時,老板連我們私底下的玩笑話都一清二楚,一時間,同事們人人自危、噤若寒蟬,一度以為辦公室里安了竊聽器,以至于找遍了角角落落,也未發現蛛絲馬跡。后來,水落石出,是有人打小報告,每日給老板遞紙條,匯報一干人等的言行舉動。你看,職場就是這樣一個江湖,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沒有辦法不讓老板監視員工,也沒有辦法阻止某些人迎合老板的做法,怎么辦?總不能把自己變成啞巴,連正常的交流也沒有了吧。后來,大家都想通了,干脆不再謹小慎微,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心底無私天地寬。我們稱之為“說自己的話,讓別人匯報去吧,讓老板琢磨去吧”。結果,事情反倒簡單了,條子也不飛了,老板再也沒提過這事。這就是職場,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
所謂職場即人場。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挨了刀怎么辦?武俠小說里人厭倦了爾虞我詐尚可退隱江湖,離開是非地,現代人卻不能也不敢,因為職場是每個人的飯碗,關系到身家性命。除了捂住傷口躲在無人的角落療傷之外,可不可以擦亮雙眼,像歌中唱的:借我一雙慧眼吧,把這世界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說白了,我們要學會遵循職場規則,形成職業化的態度。職業就是一份換米面油的載體,不要把它當成一種信仰,毫無保留地投入全部情感。只有拿捏有度、進退有余,在被人突如其來釜底抽薪、趁火打劫、借刀殺人、無中生有的時候才不至于亂了分寸、傷心欲絕。
每個人都曾被職場所傷,可每個人都仍斗志昂揚的在職場上拼殺,雖說職場如戰場,可畢竟這種戰事是不會死人的,所以我們大家都在前赴后繼樂此不疲。那么何不灑脫一些,仗劍吹簫,笑傲職場這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