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賽
一年前,我在美國一個中部城市出差,和幾個在美國生活多年的中國人吃飯。席間談起《絕望的主婦》,對方一副很不屑的樣子:太夸張了,謀殺、通奸、秘密……美國人的郊區生活哪有那么驚心動魄的?
他們也住在郊區,平常上班下班,周六一整天的時間都得花在修飾門口的一大片草坪上。在美國,門前的草稍微長得高了點,就有人上門抱怨。周日,為了與祖國人民的精神生活保持一致,夫妻倆在網上追看《步步驚心》。
《絕望的主婦》中的這些女人有房、有車、有男人、有孩子,還有漂亮的花園與籬笆,卻個個身陷絕望的深淵。即使身為女性,也忍不住想要問一句:“女人到底想要什么?”
據說弗洛伊德生前一直沒搞明白這個問題。到了今天,他大概會更糊涂。女人不再靠婚姻當長期飯票。如果婚姻不快樂,大可以離婚。她們可以選擇是否生孩子,或者什么時候生。她們可以在職場上和男人公平競爭,也可以在家務上要求男人一起分擔。但是,比起50年前的女人,今天的女人卻并不見得多快樂。事實上,她們得抑郁癥的概率比50年前高出10倍。
女人在婚姻中的一切麻煩,多少都源于這樣一個事實:男人和女人很少真正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也很少是平等的。事實上,我們生活中的絕大多數關系是不對等的,友誼卻是一種罕見的對稱關系。它建立在純粹自愿的基礎上,有聚有散,可合可分,不受任何限制。一段友誼要維持下去,雙方的付出與獲得必須是平衡的,包括時間、精力、關注、耐心……一個人甚至可以在朋友身上找優越感,但也必須在另一方面容忍對方的優越感。在女性之間,這種平衡關系顯得尤其微妙,一旦遭到破壞,友誼也就很難維持下去,甚至反目成仇的可能也是有的。
400多年前,蒙田曾斷言,女人的靈魂不夠堅強,承受不了友誼這種把人久久束縛的親密關系。但現代科學發現,女性之間的友誼很奇特。當男人遇到壓力時,通常只有兩種反應:逃,或者戰斗。當女性遇到壓力時,大腦會分泌后葉催產素,緩沖“逃或者戰斗”的反應,鼓勵她照顧孩子,或者尋找友情的慰藉。也就是說,女性之間的彼此關照,是一種源自動物性的本能。
最新的動物研究發現,閨密其實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生物學現象。科學家在非洲大象、田鼠、肯尼亞藍猴、新西蘭野馬等動物身上,都發現了雌性之間持久的互惠互助關系。當一匹新西蘭雌野馬遭遇非心儀的雄性侵略者時,閨密們會自發地聚在一起,共同抵抗那位蠻橫的不速之客。即使在老鼠的世界里,無論是否有雄性老鼠在場,雌性老鼠們都會互相幫助,處理日常生活里的壓力。
從最實用的角度而言,閨密情誼是女人應對生活壓力的最佳武器,尤其是當她們從自己苦心經營的婚姻和家庭無法獲得相應的回報時。在《絕望的主婦》中,婚姻與家庭似乎更像是一個戰場,只有回到她們四個人的牌桌上,才能得到片刻的休憩。
關于女性友誼的現代研究中,最有趣的結論是,聊天是女性友誼的基石。聊天不僅讓一個女人感覺到安全感、被接納,而且提供了探索自我的可能性。根據神經學的研究,聊天所產生的快感是除了高潮之外,你能獲得的最大的神經快感。
(摘自《三聯生活周刊》,有刪節)
(實習編輯張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