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依麗?盛海輝
最近召開的中央扶貧工作會議明確了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隨著《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頒布實施,全國各地扶貧開發工作迎來了新的起點。如何進一步加強“大扶貧”中的革命老區工作,12月15日,本刊記者專訪了省扶貧辦主任莫定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老區建設
《源流》:莫主任,您好!我省共有2532萬老區人口,分布在96個縣(市、區)。廣東省委、省政府歷來十分重視老區建設,2008年,汪洋書記明確指出對老區要“高看一眼,厚愛三分,同等優先”。省“兩辦”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革命老區建設工作的意見》,提出“十項扶持”措施。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近年來我省老區建設的發展情況。
莫定偉: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都認真貫徹落實汪洋書記的重要指示和省“兩辦”文件精神,加大工作力度,抓住“雙轉移”、扶貧“雙到”的機遇,推動老區發展,解決老區民生問題,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到目前為止,全省修建了3萬公里的老區鎮通行政村的路,99%以上的老區行政村實現了公路路面硬底化;老區村通電率達到99.8%;扶持3888所老區小學危房改造;扶持解決了190多萬人的飲水難問題;改造建設580所老區鎮衛生院。
開展扶貧“雙到”工作以來,省里對屬于老區的2396條貧困村、25.08萬貧困戶進行幫扶,共投入資金53.85億元,扶持發展村集體項目7961個,改善農田水利,受益面積103萬畝,幫助4.3萬農戶解決住房難問題,各類技能培訓66.87萬人次,已有近15萬戶實現了脫貧。
《源流》:2011年11月中旬,全省開展了老區建設工作專項檢查,您能介紹一下嗎?
莫定偉:這次專項檢查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加強老區建設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我省老區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進一步幫助老區群眾脫貧致富、開創我省老區建設新局面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扶持老區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做好“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時期全省老區建設的基礎工作。
通過專項檢查,全面摸清省“兩辦”《關于進一步加強革命老區建設工作的意見》([2008]8號文)的貫徹落實情況,總結主要成效、做法和經驗,在此基礎上,看看革命老區工作還存在哪些薄弱環節、問題和困難,做一些系統的研究,提出建議,為召開全省革命老區工作會議和制定新的扶持政策創造條件。目前,調研基本結束了,我們正在梳理情況,包括數據的統計、材料的整理,然后向省委作出報告。
《源流》:聽說您也參加了這次省里的大調研,能談談您的感受嗎?
莫定偉:這次調研規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有省的四套班子領導參加,省委副書記朱明國、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小川、副省長劉昆、省政協副主席覃衛東分別帶隊進行檢查,說明省委、省政府對老區工作的高度重視。
前段時間,我到了梅州、河源、汕尾等地調研,這次檢查我去了惠州,參觀了東江縱隊總部紀念館,深入到老區村莊進行調研,聽取了當地黨委、政府的情況介紹,也傾聽了當地老區群眾的心聲,感觸非常深。近幾年來,老區的面貌的確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與珠三角和其他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比,老區還顯得相對貧困落后,有些老區自然村的生產、生活條件仍未得到根本改善,農田水利等基本建設欠賬多;行路難、看病難、讀書難、飲水難、住房難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還有部分老區經濟發展緩慢,財政困難等等。
扶持老區發展,幫助老區人民走向脫貧致富道路,是我們扶貧部門的重要工作職責。通過調研,使我更加感到,老區工作任重道遠,意義重大,既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同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歷史責任,必須帶著感情和責任做好老區工作。
幫扶老區要求更高
《源流》:據我們了解,2009年6月開始的全省扶貧“雙到”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請問這次扶貧“雙到”是否涵蓋了革命老區貧困鄉村?
莫定偉:根據調查,全省有51185個老區自然村,2532萬老區人口,分布在96個縣(市、區)。廣東扶貧“雙到”涉及全省3409個行政村,交叉、覆蓋的老區行政村就有2396個,占了全省扶貧“雙到”村的70%左右。比如,汕尾的貧困村基本上都是老區村,惠州的也全部是革命老區村。
《源流》:準確核實貧困戶數,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瞄準機制,實行“靶向療法”,實現定點清除貧困,這是廣東扶貧開發“雙到”工作中的一個很好的經驗。
莫定偉:對,“靶向療法”,好像射擊一樣,瞄準目標,這很有針對性,很有特色。對幫扶對象實施“靶向療法”,定點清除貧困,保證了扶貧資源整合配置到村到戶,提高幫扶效率和質量。相較以往的做法,扶貧“雙到”的效果更加顯著些。這是扶貧開發雙到的成功經驗,要很好地總結推廣。
《源流》:那么,接下來省里會不會進一步核定扶持老區縣、鎮、村貧困戶的數字,并像扶貧“雙到”一樣,組織省有關單位對口扶持,逐步解決老區困難?
莫定偉:我們現在正在開展全省革命老區情況專項檢查,對全省老區基情況進行摸底,核實相關數字,為下一步研究出臺新一輪的扶持老區發展政策措施提供依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結合自身職能,研究落實相關優惠政策,對未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的,要抓緊制定;對已經制定相關優惠政策的,要抓好落實。 要以幫扶老區為己任,動真情,用實招,統籌資源配置,盡可能地把人力、財力、物力和項目向老區傾斜,并建立起長效機制,通過加大扶持力度,讓老區盡快脫貧致富。
《源流》:有一種說法,“以抓好扶貧工作為突破口,來全面推動老區加快發展。”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莫定偉:這方面我們也在探索,我們就是帶著這些問題去調研,去思考。飲水思源,反哺老區,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職責,對扶貧和老區工作,我們都是帶著深厚的感情去做的。目前進行的扶貧“雙到”工作,主要是解決貧困村、貧困農戶的脫貧致富問題。老區工作要求會更高,涉及面更廣,包括對老區區域經濟發展層面、基礎設施建設層面、扶持老區村發展、解決好老區民生問題、對老區精神的弘揚和傳承、對革命文物的挖掘和保護,等等。在扶貧“雙到”工作中的許多好做法、好經驗都可以應用到老區工作中。
《源流》:在廣東很多地方,扶貧辦和老區辦都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您怎么看扶貧工作和老區工作兩者之間的關系?
莫定偉:省扶貧辦的工作職責不僅是扶貧工作,也肩負著老區建設工作。從目前我省扶貧“雙到”工作上看,被幫扶的貧困村大部分是老區村,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在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的同時也在促進老區工作。通過廣泛動員社會力量,使扶貧開發工作形成合力,共同促進老區發展。老區工作通常會比扶貧工作要求更高一些。因此,扶貧辦、老區辦作為一個整體,做好扶貧工作的同時,我們要把老區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統籌規劃,合理調配資源,強化服務意識,為貧困地區服務,為老區人民服務,使扶貧與老區工作互相協調,互為促進。兩項工作都做好了,老區群眾高興了,貧困地區群眾高興了,我們也高興。
變“輸血”為“造血”,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
《源流》:扶貧扶志(智)、更新觀念、提高貧困群眾整體素質、增強脫貧致富技能是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舉措。“扶貧先要扶志(智)”,為被幫扶對象提供脫貧條件,您能談談這方面的意義嗎?
莫定偉:扶貧,首先要把貧困戶的志氣扶起來,使他們轉變觀念,克服“等靠要”、怨天尤人的思想,擺正位置,端正認識,變“要他脫貧”、“要他致富”為“他要脫貧”、“他要致富”,充分調動貧困戶的主動性、積極性,自力更生,勤勞致富,這樣才能使幫扶工作取得實效。
第二是扶智。有些偏遠老區、山區,教育條件比較差,民眾教育程度比較低,掌握的技能比較少,這是致貧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們扶貧要有針對性,加強在科技培訓、教育扶貧、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工作,使貧困戶掌握一技之能,為轉移就業創造條件。培訓要為老區群眾量身定做,對不具備外出打工的貧困戶,進行農業科技培訓,掌握種養技術,發展農業產業。有些年齡大的,你讓他去學電腦不大可能,但他可以學技能,如學習做一些編織,經過技能培訓,他在家就可以編,編好后人家上門來收購,運到珠三角,運到國外去。我最近下鄉時,發現有不少地方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有必要在其他地方推廣。所以說“扶貧先扶志(智)”,效果會更好。
《源流》:也就是說,扶貧工作在適當“輸血”的同時,要著眼和著力于增強“造血”功能。
莫定偉:對,“輸血”、“造血”要很好地結合起來。既要“輸血”,更要“造血”,建立起扶貧的長效機制。通過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科技扶貧、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真正有創業意向的,我們支持他、幫助他。比如小額貸款,金融扶貧,幫助貧困村、貧困戶提高生產創業能力,讓他脫貧致富,再去帶動村里的貧困戶。
在梅州五華縣紅山村,當地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幫扶了一個貧困戶,孵化雞苗,養殖肉雞,她脫貧后又帶動村里43戶養殖肉雞,為他們提供種苗、飼料、藥物。對這樣的大戶,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幫扶,然后讓他們帶動一大片。在這個基礎上再結合當地的實際,通過龍頭企業把產業抓起來,帶動力會更強。在“雙到”過程中,我們還成立協會、合作社,把散戶組織起來,形成產業鏈條。通過這些方式,幫助老區群眾更新致富的理念和致富的路徑,最終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根本轉變,從而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
共同努力,使老區人民盡快過上好日子
《源流》:中央扶貧工作召開后,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更多的低收入人口將納入扶貧范圍,廣東在這方面會作新的調整嗎?
莫定偉:按照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精神,適當提高扶貧標準,這是一個動態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
廣東2001年扶貧標準是1500元,2009年“雙到”的扶貧標準是2500元。可以預見,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整體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縮小貧富差距,扶貧標準也會相應提高。總的來說,會按照中央要求,結合廣東的實際情況,按照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一定比例來制定新的扶貧標準,出臺新的扶貧措施,這對今后的扶貧工作和老區工作都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源流》:廣東在扶貧開發和對老區的扶持上,下一步會不會有新的舉措?
莫定偉:關于老區建設工作,今后一個時期,我省要進一步研究制定新的扶持老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大資金投入,結合各地老區存在的問題,制訂針對重點區域和解決突出問題的總體規劃,在內容上規劃會區分輕重緩急,突出解決好交通道路建設、“兩不具備”村莊搬遷、老區鄉鎮衛生院建設、飲水安全和群眾增收問題;在責任上,會形成責任明確的工作機制,黨政領導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明確部門責任,層層抓好落實;要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弘揚革命傳統,弘揚老區精神,弘揚紅色文化,在全社會營造有利于發展的氛圍;進一步加強老區工作隊伍建設,完善工作機制,確保老區建設各項工作的落實。
《源流》: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新年在即,您有什么話想讓《源流》雜志轉達給廣東老區人民的?
莫定偉:我們會帶著對老區人民深厚的感情,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以飽滿的熱情,踏實地工作,努力落實好汪洋書記對老區工作的指示,不辜負省委、省政府對我們的重托,不辜負全省老區人民對我們的殷切期望。讓我們共同努力,使老區人民盡快過上好日子。祝愿廣東老區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吉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