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丹桂飄香。記者一行從梅縣梅南圩鎮出發,沿著蜿蜒的水泥道路前行約半個小時,來到了九龍村。這里曾是粵東地區最早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地區之一,是眾多革命前輩們浴血奮戰過的紅色圣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一路上,清新的空氣、連綿不斷的山峰、淙淙的流水聲,讓人心曠神怡。
走上九龍嶂,正巧碰見剛剛采茶下山的九龍村村民、種茶專業戶黎陽平。他熱情地招呼記者到他的制茶坊喝茶。黎陽平不到40歲,在回家鄉種茶之前,他一直在深圳某家著名電子廠打工,足足呆了16個年頭。在回家之前,他每個月能領到3000多元的工資。黎陽平告訴記者,萌生回家種茶的念頭很偶然。以前的九龍村道路崎嶇、山路泥濘,而且電壓不穩定,雖然村里人不少都種起了茶,但由于交通不便、機械化制作水平低,效益并不高。2008年,他了解到市縣鎮各級關心老區發展、決心修路拉電改變村里的落后面貌時,他毅然辭職回鄉,加入到了種茶致富的行列當中。
“鎮村每年都會請來農科所的專業人士免費給村里人培訓、到茶田現場指導,傳授種茶技術和炒茶工藝,現在茶葉的產量高出很多,茶葉的質量也提升了,再加上交通便利、電壓穩定、通訊條件改善了,茶葉的銷量好了很多,價格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黎陽平一邊泡著自家產的茶葉,一邊樂呵呵地說。現在,他開辟了30多畝的茶田,建起了一個不大的茶葉加工廠,目前,每年可產茶1000多斤,年收入達10多萬元。“比以前打工好多了!村里不少農戶還養了蜜蜂,聽說產出的蜂蜜供不應求,明年我也準備養幾十箱試試看。”黎陽平滿懷信心地說。
記者從村委了解到,九龍村有110多戶農戶、總人口400多人,因為地處偏遠、山地貧瘠,大部分村民都陸續外遷謀生。近年來,隨著村里各方面條件的改善,村民們大部分都返鄉“再創業”,充分利用九龍村的地理優勢,因地制宜,種茶葉、養蜜蜂,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過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九龍山嶂位于梅縣梅南,那里山巒起伏,奇峰林立,林茂泉清,怪石嶙峋。有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古木參天、鳥語花香,是人們生態旅游的好去處。山峰高處,有一埡口,是通往豐順的要塞。整個山峰,是通往豐順潮汕地區的屏障,為軍事要地。而其距梅州市區38公里,距梅揭、梅河高速公路出入口18公里,交通便利。梅南九龍嶂曾是粵東地區最早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地區之一,是一、二戰時期梅州地區革命武裝斗爭的中心,是著名的革命老區。
具不完全統計,在九龍嶂及其周邊地區戰斗過的老前輩有朱德、陳毅、羅榮恒、聶榮臻、林彪五位元帥;有羅瑞卿、譚政、劉永生、王立朝等11位省部級干部,可以說九龍嶂曾經是眾多有聲望的革命前輩們云集戰斗、浴血奮斗過的紅色圣地。如今九龍嶂還存留有紅軍井、紅軍灶、練兵場、紅軍宿舍、關押所等紅軍遺址。
梅南九龍山嶂正加大力度開發中,憑借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特殊的地理等優勢、還有革命留下的歷史遺跡,有望成為梅縣的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