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安 曠榮 王自成
為什么景致極佳的酒埠江景區卻留不住游客的腳步?為什么攸縣諸多優惠投資條件卻不能“引雀筑巢”?筆者認為,要實現株洲市政府提出打造酒埠江AAAAA景區,要實現攸縣縣委鄺書記提出的“切實加快景區建設,不斷提升景區品位”的目標,要改變旅游開發“溫而不熱”、“開而難發”的被動局面,就必須調整開發戰略,全力推進旅游區大建制鎮建設。
大建制鎮;旅游開發;基礎設施;投資
酒埠江旅游區經過近十年實施大旅游開發戰略,已擠身于國內知名景區行列。
一是確立了旅游開發大戰略定位。攸縣縣委、縣政府把旅游開發建設列為攸縣經濟社會發展三大戰役之一,表明了攸縣決策層對縣情的高度前瞻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精準把握。
二是景區的基礎設施初具規模。開發了地質博物館、酒仙湖、白龍洞、仙境樂園、寶寧寺、仙人橋、天蓬巖、九疊泉瀑布、桃花谷等系列景點;完成了連接景區的網酒公路、S315線拓寬硬化改造以及在建岳汝高速和待建旅游環線等交通配套項目,極大改善了景區的交通條件。
三是樹立了旅游品牌形象。攸縣申報取得了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濕地公園、湖南省森林公園、湖南省風景名勝區的掛牌。
四是景點投資規模擴大。除上述景點外,攸縣政府還立項資建攸女仙境、寒婆坳觀光帶,并啟動寶寧寺后續景點項目的開發。這些項目的建成,將奠定景區開發堅實的基礎。
酒埠江旅游區奇山勝水、深洞怪石、幽雅古剎、珍稀植被,風景殊勝,享有“西有張家界、東有酒埠江”美譽。酒埠江景區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當得起一個“奇”字而無纖毫愧色。令人難堪的是,擁有精美絕倫景觀的酒埠江旅游區卻遭遇尷尬:一是旅游升溫戰“溫而不熱”。攸縣縣委、縣政府殫精竭慮開發旅游,投資數億開發景點與基礎設施建設,卻始終未見到旅游熱潮出現;二是旅游景區建設“開而難發”。攸縣眾多優惠政策始終難以促成旅游招商投資氣候,攸縣政府始終未擺脫唱旅游建設投資“獨足戲”的角色。
1.酒埠江深度開發面臨的困境
旅游開發要升溫,就必須找準病,對癥下藥。
缺重鎮依托。酒埠江旅游區主景區所在地酒埠江鎮系老工業基地,受產能政策調整和國企改制影響,該鎮經歷了由盛到衰的歷程,境內存活企業半死不活,難以為繼。受之影響,該鎮市政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滯后,基礎設施薄弱,市政功能日益褪化,無法承載大旅游功能服務。加上鎮區布局不合理,呈南北區分割狀,人口分散。整體上講,該鎮的市政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尚待復蘇,缺乏投資活力,與其所承載的大旅游之重極不匹配。
人口是軟肋。酒埠江鎮總人口297310人,其中農業人口241542人,鎮區常住人口5000余人,且鎮區人口疏散在六、七個平方公里土地上。這樣的人口總量與人口密度如何支撐大旅游功能產業的生存?原酒鋼賓館與富安酒店經營一年多倒閉,印證了人口軟肋制約的殘酷性。可以說,在人口、經濟、市場條件均缺失的酒埠江投資旅游產業風險極高,其風險足以讓投資者卻步。
功能性配套設施缺位。整個酒埠江景區無星級與規模酒店,擔當景區接待任務的只能依賴農家樂及私家旅館。出于接待功能極端弱化原因,酒埠江旅游區始終無法破解“當日游”、“洗澡游”的魔咒,絕大部分游客無法享受“多日游”、“全景游”的快樂,絕大部分景點無法同步發揮效益,不能說不是酒埠江景區之“痛”。
投資熱難顯現。由于酒埠江鎮缺失人口、經濟與市場條件,攸縣縣委、縣政府所著力的旅游招商步履艱難,已招項目投資商也顧慮風險遲遲不敢動土。
上述因素的存在,始終影響著旅游區的深度開發,因此必須調整旅游開發思路,實施旅游區大建制鎮戰略。
2.旅游要發展,大建制鎮勢在必行
深度開發酒埠江,大建制鎮建設是前提條件。
大建制鎮建設是深度開發的必然選擇。據了解,國內聞名的旅游區均以重鎮建設為依托,走出“以鎮(區)活景(點),景鎮同步開發”建設的旅游開發之路。如:南岳以衡山縣為依托,張家界以張家界市為依托,廬山以九江市為依托。酒埠江是旅游區的主景區與門戶區所在地,學習知名旅游區成功經驗,走知名旅游區成功之路,把酒埠江鎮建成整個旅游區的依托重鎮,建成景區游客吃住玩樂園,將酒埠江鎮打造成與網嶺工業重鎮并駕齊驅的攸縣中東部經濟“雙子樓”,是旅游深度開發的必然選擇。
大建制鎮建設是深度開發的必然要求。其一是有利于“一鎮二區”的整合。酒埠江鎮區為“一鎮兩區”的自然布局,北為東塘商圈,是以鎮政府為中心的商區;南為酒江商圈,以電站為主體的商圈,中間被鋼廠、水泥廠、瓷廠破落企業區隔,各商圈自成體系,人為分割,大建制鎮將極利于兩區整合。其二是有利于“一鎮兩景”一體化。酒埠江鎮區兩大主景,一是東塘商圈寒婆坳景觀,以地質公園、寒婆坳觀光帶為主體的景點;二是酒江商圈的大壩景觀,以酒仙湖、全國大型土夯壩堤、泄洪道、人工湖、船閘為主體的景點。兩景均為景區主景觀,加速其一體化建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旅游開發效果。
大建制鎮建設是增強旅游投資活力的有力措施。旅游開發建設投資大,靠政府單一投入杯水車薪,必須依靠社會力量建設。實施大建制鎮戰略能夠開創出無限商機,增強旅游景區的投資活力,能有效推動引資招商,此舉能扭轉只有政府投資旅游的被動局面。
大建制鎮建設是推動旅游開發升級的有效手段。一是能有效實現人口擴張。酒埠江鎮區人口少、經濟基礎薄弱是旅游投資的“死穴”,破解之道就是通過大建制鎮建設,快速推動人口擴張。二是能有效推動城鎮擴容。大建制鎮戰略的實施,能夠消除阻礙一鎮二區發展的自然障礙,實現一鎮兩區的自然鏈接組合。三是能有效推動旅游開發升級。大建制鎮建設能夠促進旅游投資開發向市場化、社會化、多元化轉化;能夠優化投資結構,推動旅游開發升級。
3.大建制鎮的構想及對策
A.大建制鎮設立的優勢條件
區位優勢明顯。酒埠江地處攸縣中部,距縣城45km,北接黃豐橋南村煤區,東連巒山漕泊,西毗鄰工業重鎮網嶺,是北上南下西進的交通樞紐地;酒埠江鎮有大壩與寒婆坳地質公園兩大主景,是旅游觀光的主游區;酒埠江又是景區的總大門,地理位置格外重要,在景區發揮著承上啟下的功能作用,其優勢不可替代。
用地優勢突出。酒埠江鋼廠、水泥廠、瓷廠均屬耗能與環保污染企業,是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對象,企業轉型成必然之勢。規劃引導企業用地可為大建制鎮建設提供約1.33km2的用地支持。
環境優勢獨特。酒埠江蒞臨景區,自然景觀豐富,氣候宜人;境內民俗純樸,古風猶存;景區莽莽森林,飛禽走獸,千年古剎,神奇溶洞神奇百出,是人類居住休閑的風水寶地,把酒埠江建成黃蘭煤區與網嶺工業園區后花園,是不二選擇。
B.大建制鎮的構想
下轉第022頁
上接第005頁
建立副縣級旅游行政區。將巒山、湖南坳、酒埠江鎮劃歸旅游區,建成總人口過十萬,近期常住人口過萬,中期人口三萬,遠期過五萬的攸縣東部中心城鎮。
建成宜居重鎮。充分利用景區獨特的水主體文化和自然環境優勢,合理布局,優選規劃,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可將酒埠江旅游區建成具江南水鄉特色的旅游休閑宜居重鎮。
建人文景觀重鎮。挖掘地方旅游文化,累積景區文化底蘊,厚積文化競爭優勢,是旅游開發和大建制鎮建設的永恒主題。酒埠江旅游區的文脈是水文化,與“攸水”、“攸女”、“大禹治水”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因此,大建制鎮建設要兼顧旅游與文化的雙重屬性,從規劃做起,高標準建設,把建制鎮本身做成景觀、宜居、文化、休閑、旅游的有機結合體。
C.建立大建制鎮的對策
將“經營城市”理念引入大建制鎮建設。大建制鎮的建設說到底就是旅游區城市化建設的過程,因此,建設中引入管理城市的理念和經驗,力求高效優質造城快速增人,走快速科學發展之路。
大規劃引導大建制鎮建設。科學規劃是大建制鎮建設成功的關鍵。因此,要以大規劃總攬大建設,要以規劃管理投資,要以規劃引導旅游招商。大建制鎮規劃不僅要考慮城市性功能要求,也要融合景區的旅游特色與旅游文化,還要考慮到景區長遠發展,力求規劃穩妥、全面、科學,避免規劃失誤。
盤活企業用地,以地募資推動大建制鎮建設。旅游區內的企業均系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的能耗污染企業,如何引導企業轉型,用活用足國家產業政策,如何盤活企業用地,通過土地置換與土地流轉募集社會資金,對大建制鎮建設意義非常重大。
設立旅游特區,用優惠政策引資加速大建制鎮建設。繼續落實攸縣縣委、縣政府出臺的招商引資各項優惠政策,設立旅游建設項目特惠窗口,為深度開發旅游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行政支持。
大力發展旅游特色地產,促進大建制鎮建設。大建制鎮建設不能缺位地產,旅游區的經濟更需要地產來振興。可以說,旅游地產發展好壞決定大建制鎮建設的成敗,因此,必須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充分利用環境優勢,把大建制鎮地產做成享譽全省的旅游特色地產。
大建制鎮建設是對攸縣大旅游開發的戰略調整,事關攸縣旅游開發成敗大局,也會觸及各種深層矛盾,無疑充滿機遇和挑戰,如何平穩推進,將考驗著攸縣人民的智慧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