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 鄧漢喜
一個從小癱瘓的孩子,又遇左眼失明的劫難,卻自學日語達到翻譯水平,并開辦語言學校,如今他已桃李滿天下——
一問沒有裝修的宿舍里,擺放著一張大課桌、十幾張椅子,一群青少年圍坐在一起,仔細聆聽一個響亮的聲音……循聲望去,一名中年男子坐在輪椅上,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正精神飽滿地授課。
他叫邱漢強,自幼因小兒麻痹癥導致雙腿和左上肢完全癱瘓,在床上挪動一下都異常艱難。少年時他一度想到了此殘生,是巨大的母愛和父愛,使他選擇了堅強。
面對乖張的命運,他自學成才,以驚人的毅力拿到日語、俄語、世界語三門外語的大專函授證書,達到可以從事文字翻譯工作的水平,還在家中辦起了日語班,帶出200余名學生。他用一顆熾熱的心,溫暖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
堅強母親教他人生第一課
1963年8月19日,邱漢強出生在武漢市江岸區一個鐵路職工家中。4個月后,不幸便降臨到這個家庭:小漢強持續高燒不退,被確診為嚴重的小兒麻痹癥,四肢癱瘓。從此,邱漢強的童年幾乎都在床上度過,他只能羨慕地看著同齡孩子滿地奔跑。
經多方手術治療,他的脊背才能勉強支撐身體,右手恢復了2/3的功能。為護理他,母親放棄工作,一家8口人全靠父親的工資為生。
9歲時,居委會開了一個掃盲班,母親不識大字,卻每天堅持背他上課。一個冬日,大雪紛飛,父親一大早上班去了。當時他正發燒,中過風的母親硬是咬咬牙,冒著刺骨的寒風,背著他上路了。
“母親裹過小腳,一出門,就摔了一個跟頭。我搖著頭說,不要去了。”邱漢強回憶說,“母親爬了起來,拍落我身上的雪,深一步淺一步地繼續前行,100米路竟摔了6個跟頭。我不明白母親為什么這么固執,一堂課值得如此付出嗎?”事后,母親告訴他:孩子,再大的困難,也要堅持到底。
母親的舉動和話語影響了邱漢強的一生。一次,小漢強想用家中的廢紙釘成本子,他讓母親幫忙。可母親只遞給他一根針就走開了。小漢強只好委屈地張開嘴銜住10余張紙,用半殘的右手拿起針線,一針一線地將本子裝訂起來。母親看著他滿嘴被針扎出的血,一把將他拉進懷里,眼中涌出了淚花:媽媽不是不幫你,只是想讓你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后來,母親身體狀況開始惡化,他輟學了。第二年,慈祥的母親匆匆離開了人世。接連的打擊使13歲的他感到人生變得黯淡無光,整整4年,他的情緒一直很低落。是父親接下母親的重擔,照料起他的日常生活,并鼓勵他學日語。
父親的字典
打開他沉寂的心
那一年,武漢人民廣播電臺第一期日語講座開播了,邱漢強決定利用這次機會自學日語。講座要求自學者具備初中以上文化,年長的孩子們笑話他:“連小學二年級的水平都沒有,還學日語?”他沒有回答,決心卻越發堅定。
為了鼓勵他讀書,父親在拮據的生活費里擠出10元錢,從垃圾站淘回一本《日漢字典》,讓邱漢強欣喜若狂。每天早上6點多,他先要用半殘的右手花半個小時穿衣起床,隨即做聽課前的準備。8點半和中午12點半聽講座時,他不理會任何人,好像整個世界只有收音機的存在。由于沒有錄音機,學習時他要當堂聽老師講發音要領,反復模仿,課后勤做練習,抓緊時間查新華字典、日漢字典。老師的講義,每次他都要速記、抄寫、訂正,至少反復3遍,每次的抄寫量少則三四千字、多則五六千字。
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他卻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寫字時,他只能用下巴或頭部來幫助固定書本,用半殘的右手緩慢書寫。寫字時間稍長,殘手就不聽使喚。他的腰部不能長時間久坐,學習時只好盤起雙腳,將身子趴在病床上。這樣,病殘的雙腳就被痛苦地壓到了胸脯下,長時間受壓的殘腳日漸萎縮、彎曲、變形。然而,正當他在自學道路上艱苦跋涉時,又一個不幸降臨了。
一個清晨,他感冒臥床,父親出門買菜了。他慢慢地在床上挪動著身子準備聽課,收音機和教材在書桌的另一端,當他艱難地爬到床沿,想撿根木棍將其撥到手邊時,身體從床上重重地摔到地上,左眼正撞到桌角,痛得當場昏了過去。他醒來時,左眼已紅腫得睜不開了,家人要送他上醫院,他卻直喊:“完了,時間過了!”就是不肯上醫院,堅持聽當天中午12點半的重播。
哪知,他的左眼視力變得越來越模糊,后被診斷為外傷性白內障。他想,手術治療稍有閃失就會急劇影響右眼視力,還可能損傷大腦,嚴重影響他以后的學習,最終謝絕了家人的規勸,幾年后,他的左眼失明了。
正所謂“天道酬勤”,邱漢強以超常的毅力堅持跟電臺自學3年,終于學完了北京外國語學院編的日語教材,隨后又跟武漢電臺自學了復旦大學編的日語廣播教材,先后參加了大連外國語學院日語函授、武漢新華世界語函授、武漢大學俄語函授學習,并都拿到了結業證書。
由于當時沒有日語考級測試,經殘聯推薦,他找到江漢大學女老師王皓鑒定日語水平。王老師聽了他的口語后說:“我是大連外院本科畢業,也就是學到這個程度。”此后,他被推薦到武漢科技翻譯中心工作,后因身體原因只好放棄。
十幾年來,他記錄了約100萬字的讀書筆記。他的奮斗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先后被評為省市優秀殘疾先進個人、江岸區殘疾人自強模范、武漢市“新長征突擊手”。
論衙上授課回報社會
1996年,在當地市領導的關心下,經街道干部多方努力,他辦起一個電話亭,閑暇時,他仍不忘日語學習。
“邱叔叔,你能不能教我日語啊?”有一天,鄰居小姑娘前來求教。他輔導3個月后,小姑娘的日語水平大有見長,附近不少家長聽說后慕名而來。2002年,已是湖北省翻譯協會會員的他,在家門口開辦起“漢成日語培訓部”。居委會為他專門爭取了一間空房子作教室。
在他的授課輔導下,不少學員已出國留學,有的還擔任了日語老師,一名學員參加了世界范圍的實用日本語3級考試,在1600人中考出了第12名的好成績。學員們的優秀成績讓邱漢強感到無比欣慰。現在,慕名而來的除了初高中生,還有外企老總,大學英語專業、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旅行社的導游。
“沒有他,就沒有我的今天。在他那里,我學會了什么叫堅強。”邱漢強的學生、武漢財貿學校日語老師王虔說。
邱漢強則說,一路走來,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他要盡自己所能,為社會做一些有用之事。
他說其實他很感謝上帝,因為所謂殘疾,只不過是上帝在創造一個人的時候,過于寵愛,所以在放手之前咬了一口。
責編: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