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小青
按照中國官員的正常收入,大部分人應該沒有能力購買奢侈品。公眾沒有渠道了解自己創造的財富是否被少數人攫取,奢侈品就成為官員財產公開的消息樹。透過官員對奢侈品的擁有,也可對國人追逐奢侈品的狀況窺斑見豹。
戴包包、名牌主任、時尚貪官、煙票局長、天價煙局長、奢侈品博物館……這些都是公眾給那些落馬官員的稱謂。
奢侈品顯然在中國的一些貪官中流行,一些官員因為奢侈品而落馬,還有一些官員在查處后被發現擁有大量奢侈品。
名牌仕途
“皮鞋要經常保養,買支幾百塊的滋潤霜擦下嘛。”
重慶市沙坪壩區征地辦官員丁萌,在給審理他受賄案件的女檢察官“上課”。此時的丁萌囚服里穿著一件800元的耐克T恤,這是他檔次最低的衣服。
“我的西裝沒有一萬元以下的,我喜歡的是意大利的諾悠翩雅,像幾千塊的金利來、堡尼等,我是不會去看的,最貴的一套是卡沃奇的,四萬多塊……”
丁萌一點也沒有吹牛。辦案人員在他的家中搜出了200余雙名牌皮鞋,100多件名牌衣褲,全部都是阿瑪尼、范思哲這樣的世界頂級品牌。
“1000元以下的鞋我認為是垃圾,看都懶得看。”這是丁萌的“成名”豪言。
2009年,經法院審理查明,被稱為“最時尚貪官”的丁萌受賄161.4193萬元。這些不正當財產,大都用于丁萌消費的奢侈品。
和“時尚貪官”絕配的就是被譽為“名牌主任”的林嘯。
1970年出生的林嘯大學畢業后,在臺州市規劃局工作。2004年,林嘯出任臺州市建設規劃局路橋規劃管理處主任。
這個年輕的主任熱愛奢侈品,這一點圈內的朋友都知道,房產業老板也知道。
2006年中秋節前夕,一個房產公司老總打電話約林嘯到中盛百貨會面。林嘯挑了三萬元的衣服,那個老總埋了單。每年春節,林嘯都會收到各種各樣的服飾購物券。對于這些房產公司,林嘯都會在驗收上給予關照。
“一表人才的林嘯,每天穿戴名牌,生活過于奢侈。”這是林嘯給身邊朋友留下的印象。最終林嘯也被檢察機關鎖定目標,經查處入獄六年。
這樣的例證實在太多。
十年前被香港記者揪出一身世界名牌的沈陽市原市長慕綏新;酷愛奢侈品、打扮光鮮入時的國足領隊蔚少輝;為情婦一擲千金,香車豪宅名牌包隨便挑的雷淵利……顯露在貪污受賄認罪書里的奢侈品消費,是官員落馬不正當財富的最好證明,而在這些黑色財富背后,躲藏的是權力衍生出的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
權力的權利
在接受法院審理的時候,林嘯為自己辯護。
林嘯說自己只是接受一些朋友送的小禮物,是一種“禮尚往來”。
“官員的不正當財富,真正的來源是其手中的權力。建立在權力基礎上的官商勾結、權錢交易使得公共財產被不公平分配。”消費社會學專家王寧認為,官場上的“禮尚往來”根本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你手中無權,誰會和你禮尚往來?”
王寧說:“落馬官員身上,總能發現這樣的特征,他們掌握著關鍵的權力,他們的背后有一張官商勾結的大網,既得利益者通過這張大網攫取公共財富。”
家里猶如奢侈品博物館的江潤黎懺悔說:“我擔任國土規劃局局長后,送禮的人越來越多……我從開始的心跳到不以為然,開始在生活上追求穿戴,追求名牌,直至不能自拔的地步。”
拉江潤黎下水的就是需要通過她拿到土地審批的撫順市國土局原局長羅亞平。羅亞平知道江潤黎喜歡奢侈品,為了求得庇護,不停給江潤黎送去商場購物卡。辦案人員到江潤黎家辦案時發現48塊勞力士等名牌手表、253個LV等手提包、1246套高級名牌服飾和600多件金銀首飾。
不透明的財富
王寧說:“官員財產的不公開、不透明,促生了官場里特有的‘黑色消費。”
黑色消費原特指吸毒行為。王寧將官員的奢侈品消費劃歸到黑色消費行列,則是因為購買奢侈品財產的來源不公正、不透明。
王寧說:“價格高昂的小件奢侈品,成為官商文化里權錢交易的新型工具。”但是,無論形式如何隱蔽,都改變不了黑色財產的事實。
天價煙局長周久耕倒臺后,很多習慣了天價煙的官員不再把煙盒肆無忌憚地隨手一放了。他們學會了“韜光養晦”。更有甚者,把天價煙裝進普通煙盒偷梁換柱。有些官員出門一改往日的奢華,“官員現在成了演員,在公開場合,他們收起LV,改拿價格便宜的包,不開豪華車,出門一切從簡。只有在私人場合,官員們才敢把奢侈品拿出來,在小范圍內互相欣賞”。
但是,周久耕們不再戴名表,不再抽天價煙了,就真的沒有天價煙局長了嗎?
幾個月前,一塊價值17.9萬元的手表把北京市國土資源局順義分局副局長劉寶拉下了馬。
事實上,掌握權力的人不恰當地擁有大量奢侈品,本身就是對公眾的傷害。
“群眾對于官員使用奢侈品的敏感是完全合理的。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渠道去了解官員財產的來源是否正當。”王寧這樣解釋公眾把奢侈品作為反腐工具、甚至偶有誤傷的情況,“實際上,奢侈品僅僅是冰山一角。”
但是除了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公眾沒有渠道了解自己的權利是否被侵害,自己創造的財富是否被少數人攫取,奢侈品無奈才成為官員財產公開的消息樹。
王寧說:“用奢侈品詮釋落馬官員的不正當財富是管中窺豹。但官員財產一天不公開,奢侈品就要多充當一天監察御史的角色,去彈劾那些財產來源不明的官員。”
(摘自《中國周刊》2011年第10期)